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4章 拉一车货,全村人上阵

作者:花玉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秦家亲戚来宫家梁拉洋芋,是一片好心。

    可这笔买卖做不成。

    两万斤货运不出去。

    人家真来了,五百块退回去,东西拉不出去谁也没办法嘛。

    宫永全又想了半天,眼睛一亮,让二叔动员另几家堂叔堂爷,肩背牲口驮,五百斤八百斤,先运出去一些。

    大家看他们运货,也就跟着运开了。

    每家运出去五百斤,四十户人家不就运出去两万斤了?

    宫二叔一口拒绝:“不行,现在往出运,他不来拉又得运回来,那把人吃力死了。”

    宫二叔的意思等秦家亲戚来了再说。

    只能干等。

    等得愁容满面。

    叔侄俩嘴里又骂乡里县里区里领导瞎折腾人。

    非要大家今年大面积种洋芋,种上了丰收了,他们不管了。

    也不能全怪上面领导,去年红洋芋相当紧俏,今年大家一股风种。

    路道好的村里种,羊肠小道村里也种。

    种得太多了,路道稍不好的地方,就成了第二年春天往壕沟里倒的东西。

    要能卖掉一半换成钱,那就帮了这个村大忙。

    “二叔,我娃小姨夫那儿肯定吃不上这么好的洋芋,煮一锅全开花,咱想给县里粉条厂运货,可运不出去啊。”

    “县里粉条厂收咱得货?你想的美。”

    黄龙坡这片村子的人去定西县城找领导,说上面一句话误导大家,洋芋种成了又不收了。

    领导也苦不堪言,说不是不收,是粉条厂产能有限,实在收不过来,已经把明年的货都收来了。

    不了了之。

    在二叔家院里发了一会儿愁,宫永全返回自己家。

    眼睛猛一下瞪大,脚步顿住。

    自家门前小坡,秦家小妹夫扛着一袋东西,后面跟着一个大汉扛着一袋东西。

    两个人气喘吁吁走上来。

    秦川眼一抬看见大姐夫,袋子从肩膀放下来,大声喊:“大姐夫,还不过来帮忙?愣着看什么?”

    “哎呀!小妹夫,你俩这…这二十里地背来的?”

    迪生龙摇摇头,一袋子白面累得他呲牙咧嘴:“我说小川,我还以为你是开玩笑,二十里上坡路,真让我扛一袋子面?”

    秦川很不好意思,摸迪师傅脊背:“嘿嘿,迪师傅受苦了受累了,感受一下背洋芋走二十里山路的感觉,就这一次。”

    迪生龙鼻子里哼,这种感受以后不想再有。

    看见大姐夫,秦川一肚子抱怨:“给你拿一袋大米一袋白面还要我俩扛二十里地?”

    宫永全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招呼小妹夫。

    “大姐夫,帮忙扛呀,累死我了。”

    “我扛我扛,这…这还了得,这大米白面的……”

    隔壁宫永全二叔听见外面动静,从自家院里出来。

    宫永全肩膀上扛着大米,一个手拉住他二叔:“你看你看,这位就是我娃小姨夫,这位是他一块的,他俩开着大车拉洋芋来了,我说咱往外背,你就不信,现在咋整?”

    秦天笑着打招呼:“二姨夫,我俩感受了一下往出背东西的辛苦,真受不了,可两万斤洋芋今天要往出运,有什么办法能省时省力?”

    宫家二叔努力直起腰背,激动的不知道怎么招呼。

    “真拉两万斤?你开的货车?”

    “开不进来,停在大路上,二姨夫,全村人一人背一袋子,背两三趟就背够了,只能这么来。”

    一路上,秦川跟迪师傅想这件事,只能发动他们全村人一人背一袋子背到大车跟前。

    宫家二叔拉回来思维,解释道:“永全家有五千斤,我家有一万斤,我七叔家再凑五千斤,这不就有两万斤了?可让全村人帮我们三家背货,他们不乐意呀!”

    进了宫永全家院子,用大海碗喝茶水,商量这件事。

    秦川给他们安顿清楚:“大姐夫,二姨夫,听我安排,你们村能干活能背东西的人都组织起来。

    就背你们三家的洋芋,谁背得多我给谁的工钱多。

    这一趟我拉顺了,我两天拉一趟,尽可能将你们村的多余洋芋都拉出去。”

    宫家二叔转身跑,声音远去:“我去叫村长动员大家。”

    发愁了半天的问题,秦家这小子一句话就解决了。

    谁干活给谁发工钱。

    二十里山路,老人妇人们,能干活的半大小子们都动员出来。

    每人背一趟,两趟就背够了。

    村里闹哄哄腾起一股白雾。

    村长挨家做动员,往大路上背洋芋不但能拿工钱,人家秦老板还说了,每家的洋芋都能拉一趟,大家相互换工。

    秦川的一碗水还没喝完,外面闹闹哄哄一群人进来了。

    拿袋子的背背篼的。

    七八十个能干活的人都被吆喝过来了。

    秦川将自己的意思又给他们说了一遍。

    三十岁男人扛着七八十斤,八岁小孩背着七八斤,老人妇人背三十斤二十斤不等。

    五岁小孩用破衣服包四五个拳头大洋芋。

    抱在怀里走在人群中。

    黄龙坡宫家梁从村口到外面山坡羊肠小道,这一下午热热闹闹。

    刚开始有七八十个人,陆陆续续一些人又加了进去。

    一百多人,在羊肠小道上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

    两个货车师傅一路上能想到这个情景,眼前真出现了,实在难以想象。

    秦川拿出照相机拍几张照片,这片山区的农民怎么苦日子,几十年后的人不敢想象。

    车上拉着几百斤西红柿。

    秦川在各家门前屋后看过去一圈,黄瓜架偶尔看到了几处,没看见他们有西红柿。

    秦川和迪师傅各背着五十斤洋芋袋子回到车子跟前,累得腰疼胳膊酸。

    放平地秤,铁篮筐架起过秤,一铁栏筐过一千斤。

    背来洋芋的人,车子旁边的西红柿随手拿一个吃一嘴。

    秦川拽过来背了一趟的大姐夫,问清楚:“你们宫家梁能拉几车?”

    “每家都有一窖,少说四五千斤,多说一万两万斤,都是县里领导瞎折腾人让种的。”

    “这么多?”秦川呲牙难受,怎么可能拉完?

    刚才村长答应他们,秦老板给每家都拉一部分,每家人都出来帮忙。

    杜主任要一车给的高价,不可能要十车八车啊!

    秦川觉得给自己找了一桩麻烦。

    拉这一车,给干活的人付完工钱就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