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刘彻的第一次微服私访

作者:爱因斯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最新的一批报纸出版了。

    董仲舒本以为刘大海会在其拥有的版面对儒家进行批斗。

    他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从始至终没有提及到儒家。

    这周报纸第七版块轮到了农家使用。

    农家同样没有提及到其他任何一家,通篇都在讲述自从土豆出现之后,这两年天下农人生活的变化。

    董仲舒稍微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应该不是刘大海所为,而是来自于刘氏庄园的那几个大农。

    第八板块让董仲舒没有想到的是,刘大海没有反驳公孙弘之言。

    而是齐以一种新颖的视角,讲述了元朔县学堂学子对大汉国的认知,和他们读书的目的。

    虽然字字不提刘大海之名,但又通篇都在讲述刘大海的功绩。

    董仲舒在读了两遍之后,叹息一声。

    刘大海没有对他们反击,而只是陈述着事实。

    陈述着他这些年对大汉国做出的贡献。

    相比于让公孙弘在朝堂上指责刘大海,显然刘大海的手段更加高明。

    他不用去解释什么,只需把自己的功绩拿出来,天下人就知道该站在谁那一边了。

    既然这份报纸能够出现在他手里。

    那就说明陛下已经亲自阅读过这版报纸了,而且,并没有否认这上面所写。

    陛下对华夏理工亦十分重视。

    董仲舒陷入了两难,儒学毕竟是倾向于士子的学问。

    对方直接搬出普通人来,他们毫无胜算啊。

    刘大海被卫青叫去了,说是好久不见想和其说说话。

    虽然刘大海十分纳闷,不过还是同意了。

    一同前往的还有曹襄。

    骑都尉每天都在进行着训练,而刘大海和曹襄则相对训练较少。

    因为霍去病已经决定,不让他们二人跟着其冲锋陷阵。

    相对而言,刘大海和曹襄更适合充当他的后军,为他提供粮草。

    如果和他在一起,真到了战场上,霍去病会担心自己分心。

    虽然刘大海和曹襄的训练减少了,但牛二没有。

    自从听闻了刘大海所言的重骑兵后,霍去病就认为,牛二是一个合适的听指挥的重骑兵人选。

    日后他肯定会组建一支重骑兵队,保护自己的后方。

    刘大海不知道卫青这个时候叫他去叙一叙是干嘛。

    但是曹襄知道,因为是他和卫青同时接到的任务。

    他舅舅想化身底层民众,去看看元朔县那些底层人的生活。

    如果元朔县底层人都生活的很苦,那天下可想而知。

    在刘大海和曹襄离去之后,刘彻就乘着马车进入了元朔县。

    和刘彻一起的自然还是隋离。

    刘彻没有特意安排其他护卫。

    元朔县的治安他还是很相信的。

    闹事的概率比长安城都要小。

    刘彻没有去元朔县的繁华区域,那里没什么好看的。

    在隋离的带领下,刘彻来到了元朔县很普通的一条街道。.??m

    这里大多数是一些农人卖着自己家种植的一些新鲜素菜,和养殖的鸡鹅。

    当然,还偶尔能看到一两家售卖猪肉的。

    自从刘彻体味到了猪肉的美味之后,就已经下令准许养猪。

    这种利于天下万民之事,他刘彻可不会因为自身原因而禁止。

    而随着刘氏酒楼一道又一道用猪肉烹饪出的美食,养猪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行业。

    刘彻随意的来到了一家猪肉铺前,然后随口问道:“店老板,你这猪肉怎么卖的?”

    “七个钱一斤肥瘦相间的上等猪肉,客观您看,我家这猪都是自己养的,整天在林子里跑,肉质十分鲜美!”

    刘彻闻言一惊:“这猪肉这么贵啊?”

    店老板闻言笑道:“客观您说笑了,我们元朔县的猪肉已经是最便宜的了,若是其他地方,可能十几个钱一斤猪肉呢!”

    刘彻对此不是很了解,也无法评论,转而问道:“那老板,平日里来你这买猪肉的人多吗?”

    店老板想都不想道:“多啊,有时候生意好了,或者逢年过节,一天能卖出去十几头猪呢!”

    刘彻心道元朔县能吃的起猪肉的人看来很多嘛!

    随即又听到店老板道:“也就是我们走运,搬到了这元朔县,要还是在洛阳,现在连猪肉都吃不起。”

    刘彻心道洛阳虽然不比关中富庶区域,但也是除了关中外,比较富庶的地方了。

    怎么可能连洛阳普通人都吃不起猪肉呢?

    随即刘彻又问道:“难道你们洛阳的猪肉是太贵了吗?”

    店老板闻言笑了笑道:“这位老板,一看你就不知道了,这天下,

    只有我们元朔县,只要你肯劳作,就早晚会富裕起来,其他地方,哪有这么好哟!”

    “就比如说我以前待在洛阳的一个小乡村里,全村人都是靠种田为生,养的起鸡鹅的都算是村里阔户了,

    打下的粮食还得给官府交税,再去除掉自己家里一年消耗的,算下来就没多少了,谁舍得去买肉吃啊!”

    “若是遇到不景气的年月,颗粒无收,家里也没有存粮,我们就只能去挖野菜,啃树皮才能活下来。”

    “我家这还算好的,有的家里孩子多的,或者地少的以及没地的,他们只能依靠乞讨卫生。”

    说到这店老板又笑了起来:“得亏我当初听我们里长念那报纸的时候,打算来这里试试讨生活。”

    “如今那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吃的喝的全不缺!”

    随即店老板还指着身后的这家店铺道:“看见没,半年时间,老汉我就把这间店铺盘了下来,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刘彻闻言陷入了沉思,这天下万民的生活和自己想象的差距那么大吗?

    随即刘彻又问道:“那老板你知道你们老家那还有人会饿死吗?”

    店老板闻言先是有些悲伤,而后又一扫阴霾:“以前的时候,村里每年冬天都得饿死冻死几个,

    但现在不一样了,听我那老乡说,老家那种上了土豆,一亩地能产两千多斤,日子也开始慢慢变好了,这可都是俺们县令和那些大农的功劳啊!”

    刘彻闻言神色这才好了些,自己对这些最底层人民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啊!

    如果不是大海,自己的少府和国库现在可能还是空荡荡。

    自己也许会选择增收赋税来充实国库。

    如今看来,自己这个帝王当的还是有些不够格啊!

    这元朔县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底层人,这回就让他这个帝王,亲眼去看看,大汉国最底层的居民到底是什么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