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6章 拉格朗日L1

作者:大辉有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鹰酱太空电磁伞。
    夏国天穹。
    欧罗巴之伞。
    三大计划公布后,立刻引发了全球震动。
    媒体热议的同时,各国也纷纷发表声明。
    首先是毛熊。
    毛熊的选择是躺平。
    这个选择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毛熊的面积实在太大,要建立护卫全境的卫星防御,花费将是天文数字。
    这超过了毛熊国力的承受范围。
    同时,毛熊武器设备很多采用二极管技术路线,防护能力比芯片高出一个数量级。
    居然不惧怕太阳风暴的冲击。
    况且太阳风暴这一次光顾我,也下一次就不是了。
    不得不说战斗民族真是皮糙肉厚,心也很大,人家直接选择躺平了。
    另一个是阿三。
    阿三立志做有声有色的大国,自然不甘居人后。
    宣布自己有了计划。
    湿婆之盾!
    而脚盆和南棒此时也回过神来。
    这一次运气好,没被太阳风暴扫到。
    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赶紧入伙吧!
    于是又连夜开始抱鹰酱大腿。
    在各国纷纷发布计划之际。
    杨波已经来到了分厂的天顶星车间。
    对于各国的计划,杨波当然也在关注。
    大概了解之后,杨波就明白,只有鹰酱的太空电磁伞还靠点谱,其他都是扯淡。
    即便是鹰酱的太空电磁伞,能有多大效果也是存疑的。
    不过这不关杨波的事情。
    按照天穹的设计,防护能力可以覆盖夏国两倍面积。
    除了夏国本土外,多出来的防护能力也可以考虑变现。
    在这一点上,杨波和鹰酱思路一致。
    在航天部的会议结束后。
    杨波就获得了夏国天文机构,以及观测卫星的所有太阳活动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天顶星系统中的恒星活动理论模型。
    建立一个精确监测太阳风暴的模型。
    这是进行防御的基础。
    根据模型预测,下一次超级风暴将在一个月后。
    强度还会有所增强。
    而到达蓝星的精准时间,只有在超级太阳风暴形成的那一刻,才能判断。
    蓝星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光速跑过来都要500秒。
    在超级太阳风暴中,带电粒子的速度一般在300万公里/小时,也就是2450马赫左右。
    从太阳出发,到达蓝星大概需要50小时。
    这意味超级太阳风暴形成后,留给人类的预警时间。
    当然300万公里/小时的速度只是估算,实际可能有一定误差。
    那么到达蓝星的时间就不是50小时,而是多几个小时,也可能少几个小时。
    这个可是天壤之别的。
    因为差一个小时,在蓝星上就是一个时区。
    所以,精准监测太阳风暴的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监测卫星,时刻盯着太阳。
    这一点,鹰酱有天然优势,那就是位于拉格朗日点的韦伯望远镜。
    韦伯望远镜本来是背对太阳,观测深空的。
    但只要调转发向,也随时可以成为监测太阳的哨兵。
    如果能得到韦伯的数据,夏国就不用再花费力气造一颗卫星。
    但以鹰酱和夏国现在的关系,这想都不用想。
    夏国在拉格朗日点当然也有卫星,比如杨波的深空一号。
    但深空一号是探月的,监测太阳实在力有不逮。
    因此杨波也没有耽误时间,立刻开始制造监测卫星。
    为了加快进度,杨波几乎夜以继日。
    同时,能采购的部件一律采购。
    终于,三天之后。
    【叮!】
    【恒星监测卫星‘金乌’制造完成!】
    天穹系统的第一台设备——金乌,热腾腾出炉了。
    杨波打了一个电话,把陈沫叫了过来。
    “跟我上一趟太空。”
    陈沫愣了一秒钟,随即点点头。
    杨波一笑。
    陈沫这种什么都不问,刀山火海都跟着去的样子,杨波实在太爱了。
    随即,两人将‘金乌’探测卫星装上卡车,一起来到一个距离厂区不远的秘密基地。
    一个巨大的半地下式机库中,盘古机甲静静地矗立。
    针对盘古机甲,有一个营的部队驻扎保护。
    还专门培训了五组驾驶员。
    但这一次需要飞到拉格朗日点l1,顺道再逛逛l2。
    所以杨波还是决定亲自出马。
    这一次动用盘古,相当于把盘古当火箭用,虽然有点大材小用,但速度更快。
    和一般的火箭发射不同。
    杨波和陈沫两人进入机甲后,盘古巨大身躯缓缓蹲下。
    将数十吨的‘金乌’卫星轻松拿起,便背在了身后。
    随即,腰上伸出两条锁带将卫星固定,好像壮汉在背一个煤气罐一样。
    一旁的基地人员看得直瞪眼。
    这是要反射卫星吗,怎么一种背煤气罐上楼的既视感。
    机库穹顶打开,地面微微一动,盘古随即一飞冲天。
    空中,盘古刚一上天,杨波就把加力开到最大。
    星空之下,盘古机甲身后拖着几公里长的等离子尾焰。
    如同天神飞升。
    盘古的速度开始飙升。
    音速根本不在话下,瞬间就突破了音障。
    10马赫!
    20马赫!
    风驰电掣,盘古机甲很快就拜托地球引力,冲向了太空。
    无意之间,盘古又创造了一个记录——人类飞行器中最快脱离地球引力。
    当然,此时的杨波也无暇顾忌这些。
    拉格朗日l1距离地球和l2相同,都是150万公里。
    按照正常的卫星发射,走一个星期都不稀奇。
    杨波当然没这个时间。
    盘古机甲加力一推到底,太空中,开始史无前例的狂飙。
    50马赫后,依然狂飙。
    最后飙到100马赫!
    这已经是杨波本人的最高记录。
    无论是玄鸟还是盘古,都没与超过100马赫。
    这一次,杨波继续挑战。
    很快,150马赫。
    事实上,在深空中没有空气阻力。
    在大推力等离子发动机的助攻下,盘古的速度上限取决于雷达和防护能力。
    因为,此时飞行器担心的是没有及时发现的太空垃圾。
    100马赫的速度下,哪怕是撞上一粒大米,都是致命。
    在经过10个小时的狂飙后,盘古机甲到达了拉格朗日l1。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