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芙蓉糕带来的好感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太子迟疑着说道:“说是德妃最近胃口不好,想要去给德妃解解馋。”他一脸无奈的轻笑道,“皇阿玛,您别看十四弟年纪小,还真是有孝心。”

    明明是夸赞的话从太子嘴里说出来,康熙总觉得不对味。

    他眉头深蹙,疑惑道:“德妃最近胃口不好?”他怎么不知道?

    德妃自十七年做了后妃到现在已经十五个年头,十五年里她接连为皇室生了六个孩子,其生育之能与荣妃比肩,算得上宫里生孩子最多的后妃之一。

    从生育上也能看出她在后宫十分得宠。..?

    康熙知道,自打生了十四,德妃就落下头疾的毛病,时常发作,暴躁易怒,可要说她胃口不好。

    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再则,石姝瑶只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还是伯府的贵女,她厨艺再如何了得,康熙也不信能比得上沉吟此道十几年、数十年以上的御厨。

    胤礽颔首,“十四弟是这么说的,最近天凉,说是德妃又病了,吃不下饭。哦,差点忘了,皇阿玛,石家七格格送您的平安符您可别摘下来。”

    “十弟说她送的平安符很是灵验,贵妃娘娘佩戴后身体都好转了。十四弟这回去石家也是希望那丫头能帮德妃再求一张平安符保平安的。”

    康熙脸黑了,“胡闹,简直是胡闹。德妃身体不好,不会去请太医。十四小不懂事,她也不懂?”

    贵妃身体好转的事儿他也知道,他还知道贵妃跟人夸赞石姝瑶,言说是她请的平安符起了作用。

    但康熙更知道,这是大家惯用的手段,是给孩子脸上贴金用的,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孝顺的孩子。

    求个平安符真有这么大的作用,要太医院何用?

    平安符的事儿,他问过冯嬷嬷。据冯嬷嬷所言,石家七丫头那段时间每日都要在佛堂跪拜一个时辰,一个多月膝盖磨的又红又肿一声不吭。由此可见其心诚。

    石家丫头毕竟是太子福晋,地位尊崇,他作为皇帝享受对方如此对待理所应当。德妃不过是个后妃,凭她也配?

    别说德妃,就算是皇贵妃提此事,他也会不高兴。

    让太子福晋跪着给她祈福,多大的脸?皇贵妃在高贵,那也不是嫡妻皇后,也没资格让原配的儿媳妇如此。

    更何况是个区区德妃。

    真敢如此,那就是在打元后的脸面。传出去,就连他这个皇帝都会被人耻笑。

    康熙是个极其注重脸面的人,他能不生气?

    太子勾起一个轻微到不可察觉的微笑。

    皇阿玛越生气,他就越高兴,如此才能给十四与德妃一个深刻的教训。当然,利用了皇阿玛,他心里还是有些许愧疚的。

    “皇阿玛您别生气,十四弟也是着急,病急乱投医罢了。或许德妃娘娘真的身体不好,又不想给您添麻烦呢。”

    “儿臣此次从诚安格格府回来,还带了芙蓉糕,石家七格格特意给您做的。您可要尝尝?”

    “不是儿臣自夸,您尝了她做的芙蓉糕,大概就知道十四弟为何如此了?”

    康熙深呼吸,他压下心底的不悦,挤出笑脸,“能让保成如此夸赞,那朕就尝尝?”

    他心里并不以为意,但儿子的面子是要给的。他已经打定主意,哪怕味道一般他也要好好夸奖。

    康熙一个眼神,梁九功亲自去外头,从裴安年的手里接过食盒。

    皇帝入口的东西交给别人太子可不放心,这一路都是裴安年亲自看管。

    与送给贵妃的不太一样,康熙的食盒里同样有两盘点心,一盘芙蓉糕另一盘则是芙蓉卷。

    打开食盒,康熙看了一眼,点头道:‘做工倒也精致。’他捏起一块芙蓉糕尝了口,眼睛亮了。

    康熙赞许道:“不错,难得的美味。”

    芙蓉糕的味道很好吃,让他想起小时候在景仁宫,他额娘还在世的时候。那时候额娘偶尔也会下厨给他做些点心吃,他总是吃的特别幸福。

    额娘过世后他也曾尝试过,甚至他表妹也给他做过糕点,但毫无意外,他再也没吃到过那种味道。

    小时候母亲的味道。

    母亲早逝,一直是康熙心中的遗憾。

    今日他竟然从这块小小的芙蓉糕上,再次品尝出母亲的味道,康熙的眼眶湿润了。

    细细品尝,舍不得把嘴里的美味咽下去。良久,他长出一口气。康熙大手一挥,“梁九功,收拾好食盒,咱们去慈宁宫。”

    “这么好吃的芙蓉糕,应该让皇额娘也跟着尝尝。”

    皇太后虽不是皇帝的生母,康熙亦是十分尊敬于她。小时候若非太皇太后与皇太后护着,也不会有他的今天。

    现在,他亲额娘没了,太皇太后也走了,他的身边只剩下这个嫡母。

    康熙想起自己的亲额娘,想起以前如履薄冰的日子,自然不可避免想起这位同样苦了一辈子的嫡母。

    太后看到皇上很高兴,“皇上你来了,哀家正说要让人去喊你呢。”

    钮祜禄贵妃带着十阿哥给康熙请安。

    康熙大步流星往前走,坐在皇太后右边空出来的座位上,“贵妃今日倒是巧。”

    贵妃道:“回皇上,十阿哥从石家带来了两盘点心,臣妾特意给太后娘娘送了来。”

    看到那两盘一样的点心,贵妃就明白,其中有一盘是石姝瑶想要借她的手送给太后的。

    太后笑道:“石家丫头的刺绣已经让人感叹,哀家没想到她的厨艺也这般出色,太子日后有福喽。”

    小丫头想着自己,太后心里高兴。

    太皇太后过世,蒙古跟大清之间的关系只能依靠自己来维护。石姝瑶身上同样有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血脉,跟她打好关系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蒙古都是有好处的。

    康熙笑道:“看来朕跟贵妃想到一处去了。保成今日也从石家拿来两盘点心,朕也是打算与皇额娘一同食用。原来那丫头早就想到了。”

    “嗯,不错,是个有良心的。”

    “该赏。”

    贵妃内心一喜,她屈膝道:“臣妾先代她谢过皇上了。”

    皇上的赏赐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多则证明皇上对她的看重,日后入了毓庆宫也没人敢欺负她。

    贵妃心里当然高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