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章 撂牌子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空气有一瞬间的凝固,康熙沉着脸,“竟有此事?”

    秀女入宫已有些时日,康熙自然是有关注的。

    可以说,秀女们所作所为全都在他的监视、掌控之下。

    八旗贵女自幼娇生惯养,给宫女、嬷嬷塞银子希望自己能舒坦些,他是知道的,也算是默认。

    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人为了女儿的前程都舞到太子妃跟前去了。

    一万两银子。呵,若他记忆没出错的话,年初林家入京述职穿的还是旧官服,言语间都是自己如何清正廉明。

    夫人、女儿像个散财童子,这就是他的清正廉明。

    胤礽慎重点头,“皇阿玛若不相信可以召太子妃跟前伺候的宫女、嬷嬷前来询问。她在慈宁宫拦太子妃的事儿,慈宁宫的奴才肯定也有见过。”

    按照太子妃的说法,那位高调不可一世的很,她怕是也不担心会被奴才看见。

    他又道:“其实儿臣对毓庆宫进不进人并不是很在意,左不过多一张嘴吃饭,儿臣身为太子还是养得起的。”

    “只是像林氏这种,”他满脸嫌弃的摇头,“仗着自家有俩臭钱就张狂的还是算了。儿臣是太子又不是收破烂的。”

    “另外,儿臣觉得各省的盐运使很有必要查一查。毕竟是独家生意,想要中饱私囊还是很容易的。”

    “皇阿玛,这事儿可不能放纵,不然鼓了腰包的是他们,坏了名声的可是皇家。”

    胤礽站起来,拱手道:“儿臣不才,愿意前往调查此事。”

    原本胤礽是没想着要出京的,毕竟太子妃有了,他想陪在太子妃身边。林家的事儿给他提了个醒,他是太子,女人不是他不想要就能不要的。只要他一天还是太子,就多的是人投怀送抱。

    既如此,还不如出去躲个清静。

    他人都不在京城了,就不信那些人还送女人给他。

    如果那些人仍旧执迷不悟,那就不要怪他了。

    就像他刚才说的,毓庆宫养个把女人还是能养得起,只要她们愿意守活寡,尽管来。

    这般倒不是说胤礽多痴情,为了石姝瑶守身如玉。毕竟是从小被康熙教导的指望他从一而终不显失。

    只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石姝瑶),其他人他看不上罢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这事儿朕知道了,朕会让人调查清楚的。另外,”他低头看了眼桌上的银票,“既然是她给太子妃的,让太子妃尽管收起来吧。”

    “她又给皇家怀了双胎,功劳甚大,拿去给她补补身体。”

    胤礽把银票揣回去,“儿臣代替太子妃多谢皇阿玛。对了皇阿玛,这两日没见着四弟,可是还在为孩子的事儿伤神?”

    “唉,四弟妹也是,消息还没准确呢就嚷嚷出来,害的四弟白高兴一场。儿臣看若不然这样,这次大选再给四弟挑一个颜色好的。”

    “有美人相伴,也省的四弟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又一月过去,关于四福晋到底是真有孕还是假的终于有了定论。这回可不是一个人如此说,康熙派了四五个太医过去,其中有两人还是石婉淑与四阿哥指明的,他们的心腹。

    所有人言词一致,他们很确定四福晋根本没怀上。

    不仅如此,四福晋几月没来的小日子也来了,没了日日补品堆积,小腹也比上个月平坦一些。

    在那么多证据下,即便她不想承认,也得承认————她根本没怀上。

    毕竟是嫡子,哪怕四阿哥已经有了俩阿哥,对石婉淑肚子里这个还是期待的。当初期待有多大,此时失望就有多大。

    胤礽当时没落井下石,反而当着大家伙的面很是安慰了四阿哥一番。此时只有他跟康熙两个人,他开始给老四添堵。

    “要我说其实没怀上也好,四弟妹那性子您也知道。歹竹能出好笋?嫡亲的堂妹都能往水里推,如果她生了儿子,老四前头那俩能活得下来?”

    这话就有些过了,康熙横了他一眼,喊了句:“胤礽。”

    太子耸耸肩,不再多说。

    俩人一起用过膳,他又开始旧事重提,“皇阿玛,您觉得儿臣的提议怎么样?”

    康熙满头雾水,“什么提议?”

    “就是在给四弟寻个侧福晋的事儿。四弟那个嫡福晋明眼人都知道是不着调的,俩侧福晋一个出身佟家,一个是汉人。不是儿臣挑剔,四弟府上若真有什么事儿,这俩能顶什么用。”

    “儿臣寻思,不如再给四弟寻个出身不错,长得也好的。万一四弟妹在弄出什么笑话,也有人能管住雍郡王府。”

    胤礽这话若不知内情的人听见,还真以为他是好哥哥,真心实意为四阿哥着想。但就他俩现在的复杂关系,明眼人稍微一琢磨就觉得不可能。

    康熙也有些怀疑,他道:“那你说说给老四选谁?”

    他以为胤礽是想把林氏扔给老四的,那林氏一看就是不省心的,正好老四对太子之位有想法。把林氏扔到老四府上,消耗老四的精力,让他没法办差。

    这是康熙此时的想法。

    哪知胤礽却道:“这儿臣哪知道啊,儿臣后院又不进人,儿臣整日忙着替您批改奏折,哪里有时间关心这个。”

    康熙笑骂:“给朕批改奏折,这话亏你说得出口。”

    太子振振有词,“儿臣怎么就不能说了?您才是大清的皇帝,这本来就是您的活。相反,弘曦是儿臣的儿子,教导他才是儿臣的责任。”

    弘曦自幼聪慧好学,很得康熙喜欢。

    自石姝瑶诊断出有孕,康熙就以她忙不过来为由把人接到乾清宫亲自教导。

    刚开始只是爱屋及乌,后来发现弘曦记性特别好,康熙来了兴趣。他奏折也不批了,整日里不是在教导弘曦读书认字就是陪着他玩耍。

    他往前凑了凑,眼睛亮晶晶,“要不,您辛苦辛苦把折子拿回去自己批,儿臣回毓庆宫教导弘曦?”

    毕竟是他第一个儿子,胤礽还是很在乎的。若非对面是他阿玛,又是天下之主,敢跟他抢儿子,胤礽早就拳脚相向了。..?

    想到弘曦,他一脸与有荣焉,“弘曦这孩子随了儿臣,聪明。”

    康熙伸手对着他指指点点,“你这话说的,也不害臊。你跟他那么大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

    这话就是开玩笑,堂堂皇太子不可能真的玩泥巴,但胤礽学习不如弘曦也是真的。

    康熙自有一套教导皇阿哥的方法,那就是一百二十遍。

    不管学什么,先读一百二十遍,抄写一百二十遍,然后是背诵。

    他讲究的是‘读书百遍、题意自现’。

    弘曦不过三岁(虚岁),也是按照这个法子来的。《三字经》背一百二十遍,大字写一百二十个,写不完就趴在小桌子一直写,从不喊苦喊累。

    胤礽呢?他小时候娇气的很,同样三岁启蒙,他一天写十几个大字就喊苦喊累。

    不想太子跟他抢弘曦,康熙干脆道:“你刚才不是说要查盐运使,朕准了。你回头收拾收拾,过几天就带人去吧。”

    “就先从林家开始。”

    苏州同样隶属江南省,江南富庶也是最容易滋长贪官污吏的地方。林家又恰好撞上来,康熙当然要先拿他开刀。

    胤礽站起来,正色道:“儿臣领旨。”

    胤礽走后,康熙收敛笑容。

    没人知道,早在大选名册送入宫的时候,康熙确实属意了林氏,想把她送入毓庆宫给太子做个庶福晋。

    后来胤礽说不想要人,他表面答应了,内心还是想把林氏送过去的。

    盐运使,掌管天下盐运之事,是多少人争相拉拢的对象。把他的女儿送入毓庆宫,盐运一道便是太子的。

    这是他给胤礽的人脉。

    但,现在……

    林家主动往太子身上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康熙看来,这种情况无异于对他的背叛。

    没人会纵容叛徒,既然林家不想忠君,那也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两日后的大选,林氏不可避免被撂了牌子。

    消息传到林家,林苏氏整个人都懵了。怎么可能呢?太子妃明明都接受了她的银子,她女儿为什么被撂牌子?不应该啊。

    太子妃住在宫里,她不好去质问,犹豫再三终究心有不甘,让人给诚安格格府递了帖子。

    诚安格格看到是她的帖子直接让人扔在石文焯夫人钮祜禄氏面前,她冷笑道:“不知所谓。”

    钮祜禄氏低头看了一眼,露出同样的表情。

    有些事,石姝瑶或许会瞒着别人,却不会瞒着她亲娘亲奶。即便她会,还有白桃呢,在不影响石姝瑶利益的前提下,白桃也会给石家透露些无伤大雅的消息。

    林苏氏近乎要挟的贿赂太子妃,石家人早就知道了。为此钮祜禄氏甚至还入宫求见了贵妃,问问她能不能把林氏给撂了牌子。

    而今林氏当真被撂了牌子,他娘就巴巴地找来,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想做什么。

    诚安格格虽不惧,却也不想跟这种人见面。她直接让奴才把送帖子的人打发走了。

    白搭一万两银子,又被撂了牌子,林夫人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林家虽然不缺钱,一万两打了水漂,她也心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