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使臣到来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不论石姝瑶说什么,胤礽端坐在毓庆宫打定主意不挪窝,那招待使臣的事情交给诚郡王胤祉去做。

    再说胤祉,一大早带着礼部的官员、内阁学士石文桂、钦天监徐日升、张成等人前往城外迎接各国使者。

    胤祉一身郡王蟒袍,他身骑高头大马,不苟言笑。

    “报,启禀诚郡王,外国使节已经到了三里开外。”

    胤祉挑眉,他抬抬手,“既然外国使节到了,诸位大人,与本王一同去迎接吧。”

    “临走之前,本王要说一句,我大清乃泱泱大国,希望诸位能拿出大国风范来,莫要让外人小瞧了去。”

    说完他眼神朝着众人一扫,原本还有些随意的大臣们,全都端正坐姿。拱手,“谨遵诚郡王旨。”

    徐日升走上前来,低声询问:“诚郡王,都这个时辰了,太子殿下莫非是不打算出席么?”

    徐日升,葡萄牙传教士,康熙十一年来到大清,如今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他也有二十多年没有回葡萄牙。

    此次前来大清的使臣就有葡萄牙人,能在大清见到自己国家的官员,他心中难免激动。

    此时的葡萄牙国力雄厚,徐日升虽在大清待了二十多年,仍旧以自己是个葡萄牙人为荣。在他心中,葡萄牙乃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

    大清?

    不过是仗着地大物博而已。

    其远远不能跟葡萄牙相提并论。

    而今,葡萄牙使臣前来,大清理应予以重视。皇上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不亲自迎接,至少太子应该露个面。

    可,如今,太子却当起了甩手掌柜,把事情交给诚郡王,这让他心中十分不满。

    诚郡王虽然也是当今皇上重视的儿子,不说他只是个郡王,上头还有个大哥直郡王。哪怕皇上让裕亲王出马,也比诚郡王强啊。

    裕亲王好歹是当今皇帝的亲哥哥,还是亲王位,地位不比诚郡王高?

    现在?别说亲王,皇帝的儿子只来了诚郡王一个,宗亲里头也只有几个不受重视的贝勒、贝子,在往上一个没有。

    什么意思?这是看不起他们么?

    越是等待,徐日升心中的气越重。眼看着人都到了京城,太子还没见踪影,他没忍住问了出来。

    胤祉连马都没下,他浑不在意道:“怎么?区区外国使臣,有本王迎接还不够,还想要太子亲自前来?”

    “兵对兵,将对将,太子乃是储君,莫非对面来了跟太子一样的人物?”

    胤祉对这些外国人的态度也不是多待见。他承认这群人懂很多他们不懂的知识,但他们骨子里的高人一等也是最让人厌烦的。

    就好像,他们能来大清是多纡尊降贵的一件事。

    早在这之前胤祉已经接到传书,清楚的知道对方来的都是什么人。

    一群礼部(外交)官员也配让他们的皇太子来等?

    别说皇太子,若非他恰好管着礼部,他都不会来。

    石原宏大声嚷嚷,“就是啊,徐大人,咱们太子殿下何许人也。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个外国使臣,他们哪儿来的脸让太子殿下专门出城迎接等待?”

    “要我说,有诚郡王前来那都是给他们面子。咱们诚郡王那可是皇上的儿子,还是多罗郡王,敢问对方来的人里头有几人身负爵位啊?”

    石原宏说完还对着胤祉谄媚的笑笑,笑的胤祉直皱眉。石原宏只是个五品的员外郎,即便他姓石,之前胤祉也并未曾过多关注过。他竟不知对方是这样嬉皮笑脸的人。

    胤祉喜欢汉文化,所结交也都是温润尔雅、饱腹诗书之辈,这些人说话做事各有章法,从无一人会跟石原宏一样没个正行。

    他原本想要斥责对方的,转头一想,对方虽显得吊儿郎当,话糙理不糙,说到了点子上。他又是太子妃的四伯。

    想了想,胤祉还是觉得算了,不与之计较。

    徐日升之前不是在钦天监,就是忙着宣传教义,跟礼部官员交谈不多。在他印象里,礼部应该是最讲理,最随和的部门,他哪里会想到会遇到石原宏这样的‘二流子’。

    徐日升被石原宏噎个正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胤祉并没有给他时间去思考,他一夹马腹,当先而出。

    其他人对视一眼,骑马的骑马,上马车的上马车,全部紧跟着胤祉而去。

    胤祉走的并不快,约莫走至距离城门口五百米处,便停了下来。

    对面各国使臣也早早发现了对方的踪迹,在胤祉前来的时候,他们也都加快了速度。胤祉带着人停下,那边刚好也走至身前。

    “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使臣见过大清国诸位大人。”

    五个人按照各国的礼仪给胤祉行礼,然后依次介绍自己。这五国便是今年前来大清的五大使臣国。

    胤祉也下了马车,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对方,“诸位使臣免礼。吾乃大清当今三阿哥诚郡王胤祉,这些都是我大清官员,欢迎各国使臣前来大清朝贺。”

    胤祉是懂外语的,不过他故意说的满族话,且把‘出使’改为‘朝贺’。

    出使,平等的国家之间交流才叫出使。而朝贺则不同,一般对待上朝大国才会用朝贺。

    也就是,他故意把这群人说成大清的附庸。

    这是三阿哥一点小心机,他仗着的就是对方不懂。

    别说这些常年生活在大洋彼岸之人,即便是徐日升这种在大清待了二十多年的‘老江湖’,差不多意思的字词,他也听不出其中的变化。

    他只是觉得有些怪异,让他说,也说不出哪里怪。最后也只能自嘲自己想多了。

    “诸位一路辛苦,请随本王入京,本王已经给诸位安排好住处,诸位可以稍作休息,然后跟随本王入宫给皇上请安。”

    比利时使臣率先用蹩脚的汉文说道:“那就麻烦王爷了。”

    大清汉人居多,他们与大清交往也多是跟汉人打交道,对这些外国人来说汉文化不好学,满文更不好学。

    汉文化学了用处比较多,满文也就只有在京城有用处。不,有时候即便是在京城,也能遇到不少不会满文的汉人。

    好在胤祉满蒙汉精通,虽然他说的别扭,胤祉还是能听得懂。

    至于说,胤祉明明会外文为何不用?

    这群人本就高傲,有些看不上大清,若是用了他们国家的语言,岂不是让他们更加得意,小看了大清。

    胤祉可是皇阿哥,他对大清的颜面看的还是很重的。

    把一群外国使臣引到安排好的驿馆,胤祉介绍了礼部侍郎给他们认识。

    “诸位,这位是我大清礼部侍郎。既然诸位已经到来,本王也要入宫跟皇上复命,诸位若有事儿可找这几位。”

    “另外,这两位是徐日升徐大人、张成张大人,徐大人乃比利时人,张大人是法兰西人。诸位若是不方便跟礼部侍郎交流,也可找他们二人。”

    “徐大人,张大人,本王就把诸位使臣交给你们了。你们久居大清,怕是也难免思乡心切,正好可以跟诸位使臣好好畅聊一番。”

    这也是为什么对方明明是钦天监的人,不属于他礼部,胤祉还带着两人的原因。

    至于说两人会不会把大清的机密说给这群外国人,胤祉并不担心。

    钦天监是什么地方?勘探天象、算命的场所,他们所能接触的核心机密本就不多,即便和盘托出,对大清来说也不痛不痒。

    真以为来了大清就是大清人?

    他们满洲入京都多少年了,还跟汉人磨合着呢。何况是洋人?

    交代完毕,胤祉就进了宫。

    他先去的是乾清宫,接待使臣是皇上给他的差事,如今把人领来了,总要去复命。之后又转个脚去了毓庆宫。

    他去的时间也是凑巧,胤礽在书房看了一个多时辰的书,石姝瑶怕他熬眼睛,正准备喊他出来走一走。

    胤祉脚步一顿,“二哥,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即便对方是太子,该打趣的时候胤祉也没闲着。

    太子抬手点了他一下,“你啊,过来坐吧,正好你二嫂泡了壶好茶。”

    石姝瑶也道:“亏得三弟妹时常夸赞三弟文雅呢,没想到三弟也有调皮的时候。要我说,真该把三弟妹喊来,让三弟妹好好瞧瞧。”

    胤祉坐下后讨饶:“二嫂,二嫂我错了还不行。”

    胤祉跟他福晋董鄂氏的感情还是很好的,虽然不如太子跟太子妃这般只有彼此,却对彼此都有好感。

    石姝瑶猜,三阿哥过来应该是有政事儿,她又让人上了茶水和点心,“殿下,你跟三弟先聊着。”

    胤礽颔首,他公私分明,也没有说要留石姝瑶的话。

    石姝瑶早前上的一壶茶温度刚刚好,胤祉先喝了一杯茶润润喉,这才说起正事。“二哥,外国的那些使臣都到了,我看到他们弄了不少马车,其中有几辆马车上的东西不轻,怕是来者不善啊。”

    别以为胤祉喜文就觉得他是个文弱书生,实际上他武艺也不错,同样跟着上过战场。通过车轱辘印子深浅判断车上的物品那都是小意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