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太后规劝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祸国妖姬褒姒:我去,这老女人还真惦记上咱明霞了。群主,听我的弄她。】

    【一代女皇武媚娘:正常,且不提龙凤双生的好兆头,就说群主如今的地位。试问有哪位公主比得上明霞身份贵重?】

    皇帝自己是有女儿,可他那些女儿都是庶出。按照刚才老嬷嬷所讲述的,端敏公主肯定看不上人家。

    【针神曲圣董小宛:这可如何是好。就我所知,大清历来就有跟蒙古和亲的习俗。远的不说,就说端敏公主她自己。她当年也是很早就被定下了婚事。】

    董小宛生活的时代算是距今最近的,她对大清的一些习俗还是比较了解的。即便当今皇上不会把明霞指婚给端敏公主的儿子,将来怕也逃不了一个和亲的命运。

    【九尾妖狐苏妲己:这有什么打紧,横竖明霞还小,想要她嫁人至少也得十年。十年时间能改变很多事情。再则,如果将来真的不可避免和亲,咱们也可以效仿这个端敏啊。】

    端敏公主在蒙古也就差个名义而已,实际上她才是蒙古右翼左旗的实际掌权人。

    端敏都能做到这个地步,明霞有她们做后盾岂能输给一个跋扈专横之人。

    想到这里,她又笑了。

    【九尾妖狐苏妲己:如果咱们明霞真的能做到这种地步,大清的皇帝说不定做梦都要笑醒了。】

    大清皇帝频繁把公主嫁过去为的是什么?总不能真的只是简单的联谊吧。苏妲己认为,最大的作用,应该是用这些所谓的‘大清皇室血脉’达到控制蒙古的作用。

    有什么比大清的公主血脉更加纯粹呢?

    看着红包群滚动的一字一句,石姝瑶手指颤抖。她努力深呼吸,让自己冷静。她告诉自己,明霞还小,即便端敏有这个想法,也未必能成。

    良久,她才道:

    【石姝瑶:褒姒姐姐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看来并不是我多心,端敏公主八成真的是惦记上明霞了。】

    【石姝瑶:虽妲己姐姐说的也在理,明霞年岁小,但作为一个母亲,我不容许有人这般惦记自己的孩子。】

    如果将来明霞自己愿意和亲蒙古,她不会阻止,她会尽可能的帮女儿做好一切准备。但,她不容许有人把这个想法强加在她身上。

    明霞还是个几岁的孩子,她就应该快乐无忧无虑的成长,而不是背负这些不属于她的东西。

    【一代女皇武媚娘:你打算做什么?】

    【石姝瑶:我现在就回毓庆宫,把这事儿告诉太子,看看他的态度。顺便通过他的嘴告诉皇上。当今皇上并不喜欢端敏这个姐姐,两人似乎有过节。我想皇上应该也是不愿意看着明霞嫁给端敏做儿媳妇的。】

    石姝瑶发现,尽管她是太子妃,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种时候她还是什么事儿都做不了。

    除了告状,借助他人之手,她竟然无能为力。

    石姝瑶着急慌忙的回了毓庆宫,慈宁宫太后也在跟端敏说着类似的话。

    “丫头,屋里没外人,你跟哀家说实话,你今儿个跟太子妃这般热情,还提了明霞,可是有什么想法?”

    想当初端敏还未出嫁前,对宫里的公主、阿哥都是一脸不屑,她从不会主动找别人玩耍。若有人来找她,亦是不耐烦,爱理不理。

    像今日跟太子妃如此和颜悦色,追捧着太子妃说话,哪怕只是一两句,都是不可能得事情。

    太后越想越觉得端敏有事儿。

    端敏高傲,她也不隐瞒自己的打算,点头道:“儿臣就知道瞒不过皇额娘。您刚才也看到了儿臣有个老来子,那孩子不是儿臣自夸,真真是好。”

    “儿臣也不再年轻,还不知道能活多少年,别的都没什么,唯有他放心不下。”

    “听说太子妃有个女儿换做明霞,两人无论是身份、年岁都很合适,儿臣就想着……”

    不等她把话说完,太后怒斥:“糊涂,明霞才几岁,你就这般打她的主意,你就不怕皇上知道了,生你的气。”

    策旺多尔济那孩子刚才太后也见了,什么‘真真是好’,那纯粹是端敏的亲娘眼光作祟。要太后说那孩子除了长相过得去,性子是一点都不好。

    七八岁的年纪正应该是读书习武的时候,策旺多尔济呢?问他几句简单的就颇有些不耐烦。

    习武也是,瞧着他下盘虚浮,一看就知道没正经练过。

    再看看明霞,明霞比他还小三岁,文武不说多厉害,起码像模像样。她还听说,去岁开始,明霞一直跟弘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

    这样有毅力的孩子,就不是策旺多尔济能配得上的。

    更要命的,策旺多尔济对待长辈没有耐心,不说她,就是对待端敏那个亲娘都是如此。都说三岁看老,他都七八岁了,见微知著将来也是个难以服从管教的。

    他来慈宁宫不过短短一炷香时间,眼神乱飘,还总往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宫女身上打量。若不是太后多年隐忍功夫到家,能忍旁人所不能,她刚才就发火了。

    端敏不以为意,“皇额娘,您这话说的,我这怎么叫打她的主意?咱们皇家的公主都是要跟蒙古联姻的,这您也知道。策旺多尔济是我的儿子,是达尔罕王府的后代,您说整个蒙古有几人的身份比他高?”

    “我这不叫打她的主意,我这是为明霞着想。”

    “玄烨他凭什么生气?他要是为了这事儿生气,那才是不知好歹。”

    太后气的直哆嗦,她拿手指着她,“你,你都多大岁数怎的还如此口无遮拦。皇上的名讳是你能叫的?”

    小时候喊皇上的名字没什么,那会儿他就是个寻常皇阿哥,端敏年纪比他大,作为姐姐可以喊弟弟的名字。

    现在他是皇上,别说端敏,就连她都的恭敬的喊一声‘皇上’。

    端敏的肆意让太后都有些心惊。她很后悔,早知道在端敏写信说想她的时候,她就不求皇上让端敏入京了。

    入京?

    太后猛地一惊,她声音颤抖:“我问你,你这次入京的目的是不是明霞?”

    端敏有些不自在的别过头,像是心事被拆穿后的羞恼,她道:“哎呀,皇额娘,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儿臣跟您好几年没见了,儿臣还不能想您?”

    她这次入京有一部分目的是为了相看明霞,更多的还是想念自己的皇额娘。

    虽然她不是太后亲生,但自幼在太后膝下长大,太后待她也是像亲生女儿一样。端敏纵然任性妄为,对待太后也是真心。

    这些年她不能回京,每年中秋、过年还有太后生辰的时候都会让人准备许多贺礼。

    那些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名贵品种,都是她不加他人之手,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

    太后沉默,良久她才道:“丫头啊,听皇额娘一句,这事儿到这里就算了,日后也莫要多问。”

    “皇上若有心,你不问她自会让你如愿。若皇上另有打算,你说了,除了会加剧你们之间的矛盾,别无他处。”

    “汉人有句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不要试图去挑衅一位皇帝的耐心和容忍度。”

    端敏小声嘀咕:“皇额娘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我就不信他敢把我怎么样。”

    当然,这话她没敢让太后听见,她心里清楚,如果太后听见了,肯定又会念叨她。太后是她除了两个儿子,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她不想惹太后生气。

    太后是了解端敏的,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没把自己说的话放在心上,她还没放弃。

    她想了想道:“这样,你难得回来,哀家去跟皇上说让你多住几天。这几日你让策旺多尔济跟着弘曦他们俩一起去乾清宫启蒙读书。”

    “你也别舍不得,他都八岁了,总不能连笔自己小三岁的弘曦都不如。”

    见端敏有些不以为然,她只能使出杀手锏,“你不是看上了明霞,正好让他多跟明霞接触接触,顺便也让皇上看看他的好。若他自己争气入了皇上的眼,还用你这个当娘的给他瞎操什么心?”

    后面这话很明显说道端敏心坎里,端敏欢喜道:“儿臣明白,儿臣就知道皇额娘心里是向着儿臣的。”

    太后什么都没说。

    等皇上来慈宁宫请安,太后清场,把端敏的打算跟康熙说了一遍。

    她叹道:“明霞那孩子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若策旺多尔济真是个好的,这种亲上加亲的好事儿,哀家肯定不会阻止。可那孩子……哀家不能害了明霞。”

    太后始终都记得自己的身份,她是大清的太后,但她也是蒙古人是达尔罕王府的后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她会帮蒙古谋好处,这不代表她会害人。

    去做那把人推进火坑的刽子手。

    太子妃跟明霞是把她当做亲祖母孝敬的,但凡毓庆宫做个什么好吃的,明霞都会巴巴的给她送来。

    这样孝顺懂事的孩子,让她昧着良心当做不知道,任由对方遭人算计,她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虽然,虽然把事情告诉皇上有些对不起端敏。

    思来想去,太后还是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