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3章 命运的齿轮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端敏长这么大就没被人指责过,十四的话让她不悦的紧皱眉头。

    她扭头去看康熙,“皇上,这就是您教导的好儿子,都学会跟长辈顶嘴了?”

    明明做错事情的是她自己,端敏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理所当然的继续指责十四阿哥。

    饶是康熙脾气再好,也被她气的胸膛起伏不定,怒火中烧。

    德妃开口:“公主这话说的,想要小辈尊敬,做长辈的也要有让人尊敬的地方。”她转头去看康熙的侧脸,继续说着,“皇上,臣妾倒是认为十四阿哥没错,十四阿哥不但没错,相反,他作为学生为老师出头是尊重师长的;作为兄长,他又能站出来保护弟弟。”

    “臣妾认为十四阿哥不但没错,反而是有情有义的表现。”

    德妃的面色同样难看非常。十四就是她的逆鳞,在溺爱孩子上,她跟端敏公主有的一拼,端敏公主会为了自己的儿子殴打皇家阿哥,德妃就敢为了十四怼端敏公主。

    端敏公主不是说十四阿哥不懂规矩不尊重长辈么,德妃就偏要反着来,她要告诉众人,十四不但尊师重道对长辈有礼,还保护了弟弟,是个讲义气友爱兄弟的好孩子。

    作为康熙的宠妃,德妃不说对康熙的心里揣摩的十成十,也能有个七八分。

    因着小时候的经历,皇上并不是很喜欢端敏,且他很渴望平凡百姓之间纯粹的感情。他喜欢看儿子们兄友弟恭。

    今日十四的表现恰好就很好的表现出这一点。

    儿子有了好表现,德妃当然不愿意让人给他泼脏水,她得让皇上知道。

    德妃虽然身居高位位列四妃之一,然端敏却看不上她。见她插嘴反驳自己,被人押着的端敏面色难看,她口出狂言:“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指责本公主?”

    康熙终于忍受不住怒道:“够了,端敏你还是跟小时候一样看不上朕和朕的儿子,既如此,这京城,朕看你日后还是别再来了,免得污了你的眼睛耳朵。”

    “来人,策旺多尔济以下犯上,念在他年幼,打五板子以儆效尤。端敏公主、端敏公主教子无方,看在太后跟蒙古达尔罕王府的份上,罚俸十年,无召不得入京。”

    “梁九功,你亲自带人替她收拾行李,今日就让她回蒙古吧。”

    在康熙看来这个处罚还是太轻了,就像他说的一切都是看在太后跟蒙古的面子,毕竟端敏的身份实在特殊。

    公然殴打皇家阿哥,换个人不说挨板子,这公主的封号也别想要了。哪像端敏,仅仅是被罚了俸禄。

    须知道,身为身份尊贵的公主,她们的生活来源可不是依靠那一点俸禄过活,俸禄对她们来说仅仅是锦上添花、说出去好听而已。

    罚俸对于身份尊贵的后妃、公主根本无伤大雅、不痛不痒。

    端敏惊呆了,她没想到一直被自己欺压、看不上的‘弟弟’,有一天能反了天。她怒睁大眼睛,“你敢?”

    康熙回了她一个冷笑:“朕是大清的皇帝,你说朕有什么不敢。朕不但要让人把你丢出京城,一会儿朕还会亲自给达尔罕王府还活着的老一辈写信,让他们好好教导教导策旺多尔济。”

    康熙眯起眼睛,“身为尊贵的达尔罕王府后人,不说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绝对不能成为不知礼数、无恶不作的纨绔,给博尔济吉特氏脸上抹黑。”

    这一回他是真的怒了,端敏当众殴打他的儿子,就像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在他的身上,让他脸上火辣辣的疼。

    不仅如此,就策旺多尔济这样的狗东西,还肖想他一手养大的明霞。是谁给这母子俩的勇气?

    今日,他就要好好的给端敏一个教训。

    这回是端敏做错事在前,他想即便蒙古那边知道了,也会理解。

    毕竟,他做这些可是为蒙古科尔沁部落着想啊。

    身为皇帝他日理万机,却还要帮着科尔沁教导后代,他真是太伟大了。

    康熙说完没在看端敏公主一眼,他吩咐奴才去给十六阿哥等人喊来太医,又亲自慰问今日在上书房当差的大臣,看他们有没有受伤。

    夫子还好,有诸多皇阿哥、伴读以及朝中重臣的儿子护着,他除了受到些惊吓,别的一切还好。

    老夫子年纪大了,一辈子教书育人,还是头一回见如此张狂不讲理的母子俩,受点惊吓并不奇怪。康熙让人去他私库寻了些上好的药材送给老夫子,又让奴才亲自把人送回府休息,这才作罢。

    王庶妃还好,她出身不高,性格本就软弱,即便儿子受了委屈也不敢给儿子讨回公道,只知道偷偷抹眼泪。

    面对端敏,她面上是一点愤恨、畅快都不敢有。

    德妃比她真实多了,看到端敏受罚,她嘴角勾起眼角弯曲,笑的一脸畅快。

    跟皇上的想法不同,在皇上心里罚俸不痛不痒,在德妃看来,罚俸对高傲不可一世的端敏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皇上这样当众打脸可比骂她打她还让她难受。

    上书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很快就在后宫传开了。

    太后得知此事,气的砸了手里的茶杯,她一手捂着胸口泪流满面;“都是哀家的错,是哀家没有教导好端敏,哀家对不起姐姐,也对不起她。”

    端敏公主是太后嫡亲姐姐的孩子。

    当年皇上跟蒙古闹得凶,他既不想跟蒙古联姻受蒙古的辖制,又因大清刚入关离不开蒙古的支持。

    这样矛盾的局面使得他一边需要跟蒙古联姻,一边又痛恨这种行为。

    最终太后成为政治下的牺牲品,年仅十三岁的她不远万里来到大清,做了这个名义上、不受待见的皇后。

    出于对她的愧疚、先皇子嗣稀少的需要,太皇太后给她抱养了当时还是婴儿的简亲王府嫡女做养女。

    太皇太后觉得愧对她就去抱养别人的孩子,当时的太后看着哭红眼睛的姐姐,心里也不是滋味。她同样愧疚,愧疚姐姐骨肉分离。

    因为这个原因,尽管自身不受宠,她还是把端敏当成眼珠子疼爱,不肯让她受一点委屈。

    或许是自己太过纵容,也可能是端敏这聪明孩子在复杂的皇宫中养歪了性子,端敏变得嚣张不可一世。

    身为养女的她竟然看不上皇上亲生的儿子,认为别人都是庶出,不如她尊贵。

    小时候也就罢了,还能说句童言无忌、长大就好。

    那时候太后和她身边的嬷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公主年纪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就是这句长大就好,让她对端敏总下不去狠手。

    现在,端敏都是快五十的人了,她不但没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错误,今日竟然还当众打了皇阿哥。

    纵然太后的心再偏,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皇上一句不是。她心里清楚皇上对端敏已经够容忍了,是端敏不知福。

    擦擦眼睛,她对着身边的嬷嬷挥手,“哀家没事,你去亲自盯着端敏,看着她收拾东西。你告诉她,哀家在宫里一切都好,皇上跟太子、太子妃对哀家很照顾。哀家这里不用她惦念,让她回去后好好生活。”

    “皇上说得对,策旺多尔济确实应该好好教导教导,不能因为他不继承爵位就放纵。”

    “哀家累了,你去吧。”

    说完太后就闭上眼睛,一副不愿意再谈的样子。

    太后因为端敏的事儿伤了心,当天晚上就病倒了。

    石姝瑶得知此事,亦有些感叹。

    这就是为人父母,孩子教育好了什么都好说,若是教育不好,犯了错,当父母的别说享福,还得跟着难过。

    太子也深有感触,他道:“太后年纪大了,如今端敏也走了,皇宫除了太后你最大,你也无需在担心什么。寻常没事儿的时候多去太后跟前坐坐。”

    “太后能在后宫这么多年,还得了皇阿玛的敬重,定是有本事的。你但凡从她身上多学一点,都将受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越发觉得太后并非表面看到的这般软弱可欺。能在那般环境下生存下来,熬死了宠妃董鄂氏、皇阿玛的生母,坐得这天下女人最尊贵的太后之位。

    她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有大智慧者。

    石姝瑶点头,“这还用你说,我明儿一早就过去。”她叹息,“你说端敏公主也是。我是真的不明白,她那么大岁数了,天地君亲师,这么浅显的道理她是真的不懂吗?瞧瞧她这事儿办的。”

    要她说端敏真的是害人害己,害了她自己那是她自作自受,害太后跟着难过,也不知她会不会愧疚。

    正说着,就见裴安年面色古怪的走了进来。见屋内没有旁人,他低声道:“主子,外头的奴才来报,说是有人看见雍郡王去端敏公主府了,而且端敏公主居然没有让人把他撵出来。”

    雍郡王可是德妃的亲儿子,端敏刚刚跟十四阿哥起了冲突,还被德妃给‘教训’了,以端敏的脾气怕是要恨死这母子俩。

    恨屋及乌,怎么看端敏也不可能让雍郡王进她的府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