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嘴上功夫了得的宜妃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宜妃拨弄下手上的指甲套,她对着石姝瑶道:“太子妃莫不是糊涂了,你忘了雍郡王是佟贵人养大的,德妃妹妹早些年可是说过的,她只有十四阿哥一个儿子。”

    “都不是她儿子了,德妃妹妹当然舍不得把银子给雍郡王使。”

    她转头又看向德妃,“不过,德妃妹妹不是我说你,雍郡王虽不是你养大,也是你肚子里爬出来的,皇上可没给他改玉碟。”

    “既然没有修改玉碟,那就不是你不愿意承认就能不认的。你与其关心别人的儿子有没有银子使唤,不如多关心关心雍郡王。”

    “今儿个老五入宫还说呢,雍郡王看着清减不少。”

    宜妃怎能不明白德妃的意思,她这是故意的打她脸呢。哼,老九福晋也是个蠢笨的。她就不明白,都是一样的出身董鄂家,老九福晋跟诚郡王福晋怎的差那么多。

    你说你脑子笨也就算了,现成的作业都不会抄。

    一个家族出来的,诚郡王福晋愿意拉扯她,她就不能凡事多跟诚郡王福晋学学?

    这头皇上为了粮食的事儿吃不下睡不着,宫中妃嫔、太后全部自觉缩减用度,表示自己的立场。老九福晋倒好,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手里有大批的粮食,居然大张旗鼓的高价溢卖。

    得知这个消息,宜妃气的心肝儿都疼了。

    这会儿又被德妃阴养,她没当场撕了德妃的脸都是好涵养。

    石姝瑶一脸惊讶,“竟然还有这事儿?不过宜妃娘娘说的很是,咱们皇家是讲究规矩的地方,一切都是按照规矩来的。这皇阿哥在谁的名下,就是谁的儿子。”

    宜妃笑的明艳大方,“太子妃不知道也正常,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想想,那会儿太子妃还没参加选秀呢。”

    其实她想说的是那会儿内定的太子妃还是那位。可惜那位也不知是不是被眼屎糊住了眼睛,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嫁,弄虚作假非要嫁给雍郡王。

    也是因为对方这番骚操作,太子妃换了人,太子一系越发如日中天。反倒是雍郡王早早地暴露了野心,被皇上跟直郡王防备着。

    直郡王那头就不说了,她听说皇上给雍郡王安排的都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如今雍郡王的名声,在朝臣之中可是差得很。

    石姝瑶感慨,“时光过得是真快啊,那会儿我觉得自己还是个整日只知道吃喝的小姑娘,一转眼都成几个孩子的额娘了。”

    贵妃也跟着道:“谁说不是呢。胤俄是我看着长大的,昨日他还这么大点,一转眼嫡福晋都有了。”

    贵妃一边说一边伸手比划着。

    做额娘的永远感觉不到自己的还在长大,在她们心里不管到什么时候自己的儿子都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宜妃抿着唇笑:“可不是么,我记得十福晋是年初的时候查出有孕吧,算算日子这也快了。等上一两个月,贵妃娘娘又该做玛姆了。”

    十福晋嫁给胤俄也有年头,两人之间不说多恩爱关系却也不差。十福晋怀孕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这事儿,德妃就像是忘记刚才的尴尬,她道:“说到这个,我记得九阿哥比十阿哥还早半年大婚。如今十福晋都要生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听到九福晋的好消息?”

    九福晋面色僵住,她低垂着头不敢动弹。

    从刚才德妃提起卖粮食开始她就一脸难堪、如坐针毡。

    她懵懵懂懂似乎自己跟着八嫂卖粮食居然是错的,虽然她也不懂为何不行。可看额娘的样子,她应该是错的。

    宜妃是康熙后宫有名的暴脾气,很多人都说她性子爽朗。爽朗都是给外人看的,只有她们这些儿媳妇才知道,宜妃生起气来是多可怕。

    她那张嘴叭叭个不停,骂起人来都不带重样的。且她骂的话很难听,心思敏感的能被她骂的直接去死。

    九福晋当然不想死,可她也不想面对宜妃的怒火。

    偏偏她不知哪里得罪了德妃,没有生育的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她不明白为何德妃要死抓着她不放。

    这下好了,她都不用想,一会儿回了翊坤宫额娘又该训斥她一番。

    宜妃笑容淡了,“这个不急,老九没个定性,等他什么时候安定下来再说。”德妃还想说什么,宜妃不想给她机会。

    她道:“老九福晋横竖就在那不会跑,这嫡子也就是个早或晚的事儿。倒是雍郡王”

    “德妃妹妹你就没问问皇上,雍郡王福晋去了也有几年,关于继福晋皇上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要本宫说这事儿也不能怪皇上犹豫不定,你瞧瞧雍郡王府这几个侧福晋,个个来头不小。继福晋若是出身低了,怕是要压制不住。”

    “要是高?总不比在座的诸位嫡福晋、过世的雍郡王福晋还高吧?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唉,如此看来,德妃妹妹想要抱嫡孙,还有的等。”

    这就是宜妃,一张利嘴从来都不饶人。

    石姝瑶坐在上方,一双美目来回流转,看着二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宜妃的得意并没有持久。

    经过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以及大理寺、刑部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撬开了工部郎中的嘴巴。从他口中,永定河决堤的事实渐渐浮出水面。

    皇上重视水利,每年都会拨巨款用于堤坝、河流的维护,可惜下头的人体会不到皇上的决心。那么多银子经过层层盘剥一部分落入兴修水利的官员口袋,一部分落入黑心商人手里,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会被用以修建堤坝。

    之所以说是极少的一部分,则是因为这其中又牵扯到官商勾结。

    那些黑心商人花费大把的银子贿赂官员,承包建材。他们以次充好、滥竽充数,一文钱的东西报价十文、二十文,其中的差价自己跟某些官员瓜分。

    你想想,用这样的东西建造出来的堤坝能有什么作用?

    刚开始他们还不敢太过分,好坏参半。后来见无事发生,慢慢的加大力度,后来干脆全部都用次品替代。

    很不巧,姓戴佳的工部郎中负责的这次修建用的全部都是次品材料,他也因为自己的贪婪而付出代价。

    胤祺面无表情的继续汇报:“据工部郎中交代,他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今年初皇阿玛忽然要去视察永定桥,当时他就担心被看出端倪。”

    抿了下唇,他又道:“正好当时四哥跟十三弟随同。想到四哥跟佟家的关系,他这才拜托他夫人去找隆科多的小妾李四儿通融。”

    “据他所说,近几年朝中某些不干净的大臣,在觉得自身不安全的时候、吏部考核的时候都会拿银子给李四儿。李四儿会或拿隆科多的印章给,某些管事的官员;或者让隆科多亲自出面。”

    “他们用这种方式保了不少人,也收敛了不少的钱财。”

    所以,得知雍郡王也跟着去视察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去贿赂李四儿。即便如此,能跟李四儿取的联系,他也费了不少的功夫跟银子。

    放下手里的折子,康熙沉声问道:“可有证据?”他问的是工部郎中说隆科多之事。

    他没忘,之前老八查过隆科多,老八言之凿凿并未查出隆科多有任何不妥。再看老五的折子,如果老五所言属实,隆科多的问题可不小。

    虽然此时隆科多已经死了,但想想老八的言论,他心里仍旧不舒服的很。

    胤祺摇头,“回皇阿玛,儿臣手里并没有证据。工部郎中说,前段时间七弟查他查得紧,未免被七弟查出破绽,他早就把往来的证据给烧毁了。”

    “不过,”话锋一转他又道,“不过他说,他知道还有谁求过隆科多。”

    这事儿说来也巧。还是他那个夫人。有一次他夫人去佟府找李四儿,无意中看到有位夫人从佟家出来。他夫人并未曾听说佟家跟那位有姻亲关系,于是在见到李四儿的时候多嘴问了句。

    或许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本事,李四儿并未隐瞒,就把那位夫人来求她的事情说了出来。

    胤祺的意思很明显,现在隆科多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工部郎中也把证据都给烧毁,想要证明事情真假唯有从其他人身上寻找突破口。

    那位夫人跟此次事件八竿子打不着,或许她府上还留有证据。还有工部郎中打点的其他官员。

    顺藤摸瓜说不定能把这群人一个不落的都揪出来。

    康熙沉默许久,久到胤祺都以为他睡着了。

    他开口:“老五,这件事你私底下悄悄的进行,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人老了就越容易心软念旧情,朝中大臣不干净他其实是知道的。他知道他们贪婪,只是不知他们具体贪了多少。

    同样的,他也不知道这次的事儿牵扯到多少人。

    大张旗鼓的调查,如果牵扯的人不多,数额不大,直接处置倒也无妨。若是牵扯重大,到那时他连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康熙怕啊,他怕那些臣子说他心狠不念旧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