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9章 康熙知道了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嘴上说着回来休息个七八天,不然绝不上朝的胤礽,第三日就被康熙拉到了乾清宫。

    他把胤祺等人调查出来的事情放在太子面前,“看看吧,这是胤祺这段时间调查出来关于永定河的涉事人员。”

    胤礽先是疑惑的看了康熙一眼,随后认真的看起眼前的折子。良久,他深深蹙眉,神情十分不悦,“皇阿玛这群狗东西当真是胆大心黑啊。”

    皇家每年拨款数十万两银子,他们贪墨一大半,真正用在正事儿上的银钱也就十万左右。作为皇太子,胤礽最清楚,大清现在也就是表面光鲜,实际上国库根本没那么多银子。

    皇阿玛一直在实施仁政,税收比前朝要低许多。国库银钱主要来源就是税收,税收低了,收缴到国库的银子就会变少。

    国家的收入少,但支出却很多。

    除了用于修建黄河堤坝、防洪的银钱,还有军营支出、朝臣的俸禄银子等等。

    他还记得前两年有人哭诉家里无米下锅,皇阿玛见其可怜,特意恩准那些生活实在困难的官员可去户部借取银钱,缓解家中困苦。

    皇上说的清楚是暂借,意思是日后缓过劲儿来是要还的。

    现实却是,借钱的人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真正还钱的人却很少。到现在,整个大清官员怕是人人身上都揣着户部的借条。

    这种情况下,皇上拿出数十万两银子修建堤坝实属不易。然而,这份不易没有惠及百姓,却肥了某些人的腰包。

    康熙并未对胤礽说的话做出任何评价,他对着胤礽点点头,“你再接着往下看。”

    胤礽面露疑惑,却也低下头继续看后面的折子。

    许是为了方便他了解来龙去脉,康熙给胤礽的折子都是按照日期排列好的。最上面是他走后胤祺第一次调查的结果,最后面的才是最新的情况。

    他在最后面的折子上看到个熟悉的人名,“隆科多?”

    知道太子这是看到自己想让他看到的,康熙终于开口:“嗯,朕着实没想到,不过是让老五查永定河的事儿,居然能牵扯出他来。”

    这上面清清楚楚列出隆科多利用职务之便,收取某些官员的好处,给他们行方便的事情。

    康熙心里清楚,胤祺给出的这份名单应该是不全面的,毕竟隆科多已经死了,他手里的证据也早就销毁。他没法通过隆科多细查下去。

    但就是这份不全的名单,也足以让康熙震惊。

    他是真的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经隆科多之手干预晋升的朝中大臣就有十数人。此外,还有几宗命案。

    他就说呢,当时佟家的事儿闹出来,为何会有那么多大臣上折子,原来根子在这儿呢。

    得了隆科多的好处,他们当然要保住佟家,不然,万一佟家狗急跳墙供出他们来……

    胤礽并未着急落井下石,他提出个关键性的问题,“皇阿玛,既然查出事情跟隆科多有关,可有派人再去佟家寻找证据?”

    “虽说如今佟家已成白身,却也不是谁想污蔑就能污蔑的,关键还是要有证据。”

    康熙抬头打量胤礽,他打量的很是专注,似乎想从胤礽的眼睛里看出他说这话是否出自真心。

    胤礽抬起头任由他打量。

    最终还是康熙先败下阵来,他叹道:“这就是问题所在。胤祺从那些人家里搜出他们跟隆科多往来的证据,朕看过了,上面的印信、笔迹确实属于隆科多。”

    “怪就怪在,在佟家并未搜查出相应的证据来。”

    像这种事儿,双方都是会有字据的,为的就是怕其中一人反悔不认账。

    现在,一方的证据清楚明白,另一边却干干净净,这才是最奇怪的。

    “皇阿玛的意思是有人提前给他通风报信了?”

    隆科多死的时候永定河的事儿还没暴露呢,如今佟家虽然还在国公府上住着,但佟家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官身。

    国公府上那些僭越的东西,也都被康熙亲自动手封存在院子里。

    可以说,在此之前佟家就已经完了,不说永世不得翻身,至少若胤礽继位,他们三五代内是别想复出。

    根据那些证据,这些事都是隆科多做的,与佟家其他人无关。隆科多也已经死了,既如此,再毁灭证据就变得毫无意义。

    但,佟家什么都没查出来,干干净净。

    造成这个结果的只有一个可能————隆科多死前就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为何会是这个结果。

    康熙面色冷了下来,他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寒意,“朕知道他们不安分、不甘心,朕也已经准备睁只眼闭只眼允许他们去争,去证明自己。”

    上回的事儿,他就觉得老八人品不行,那时候他只以为老八是有些糊涂,为了拉拢佟家故意忽略隆科多做的一些事情。

    此时,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老八应该是早就清楚隆科多的所作所为,但他为了一己私欲并未选择拆穿对方,反而是帮着对方隐瞒。.?

    选择当睁眼瞎跟故意隐瞒看似是一回事,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后者要比前者严重的多。

    他忍不住想,以老八这番作态,若让老八当皇帝那也是个助纣为虐的昏君。

    前朝怎么没的?不就是国君昏聩。

    若因为老八让大清走上前朝的老路,他真是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康熙把这些全部说与太子知道,胤礽装作惊讶的样子,“这,八弟他不能吧?儿臣听说八弟贤名在外,众人称颂,很难想象他是这种人。”

    康熙冷笑:“贤名?若是你也哄着那些大臣,予与任求,你说他们会不会赞美你,说你是难得贤名的太子?”

    他可是皇帝,他太了解那些大臣的小心思了。

    胤礽不说话了,良久他才叹道:“那皇阿玛打算怎么办?即便现在证据确凿,隆科多都死了,也没办法跟他算账。”

    “再则,佟家剩下这些人是无辜的。儿臣听说佟家都分家了,那些家产除了赫舍里氏的嫁妆给了岳兴阿兄妹俩,隆科多几个孩子是一文钱银子都没捞着。”

    “咱们总不能在人死后,又去没收他的产业吧。传出去,岂不显得皇家过于小气,连几个孩子都不能容忍?”

    他是真的不知道隆科多所作所为?不见得。

    自从雍郡王的野心暴露出来,胤礽就一直有让人盯着佟家。李四儿做的事情他心里都有数,只不过他一直在等,等待合适的机会能把隆科多摁死。

    他太清楚皇上对佟家的容忍度有多大,若一次不能把人摁死,给了对方反击的机会,对他来说太危险了。

    所以,他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甚至在查到佟家的时候,还要帮着说好话,表现出不相信来。

    胤礽看似句句都在为佟家说好话,说出的话却让康熙眼前一亮。

    “你说得对,朕之前就是对他们太过容忍,才让他们如此放肆。”佟家祖上传下来的产业当然不能动,但是隆科多收受的贿赂必须要回来。

    等等,隆科多都如此,同是佟家人,叶克书他们……

    这一刻康熙对佟家所有人都充满了怀疑和厌恶。

    他的太子为了百姓都熬成什么样了?他的太子可是主子,天底下哪有主子辛苦,奴才在后头享受的道理。

    何况这奴才还是偷主子家东西的刁奴。

    有了胤礽做对比,康熙现在怎么看佟家怎么不顺眼。

    还有老八,此时他内心不止对佟家,连带着对老八也充满厌恶。

    康熙这个人,他心里有气你让他当场撒出来还没什么,最怕的就是憋着。换个人可能时间长了就忘了,他不一样。

    他憋得时间越长,怒火就越高涨。

    这股怒火一直到八月中秋。

    因着怀来县的灾情,宫中的用度一再缩减,别说后妃,康熙自己都有些清减了。太后看不过去,发下话来,这个中秋办的隆重些,让大家吃好点。

    这次宴会最意气风发的不是刚刚立了大功的太子与十阿哥等人,而是八贝勒胤禩。

    就在前不久,八贝勒的侧福晋李淑真公主成功给八贝勒生了个小阿哥。成婚这么多年,八贝勒终于告别膝下空虚的窘况,一朝得子。

    哪怕这个儿子是个庶子。

    有了儿子,他腰板都比以前挺的更直了。

    觥筹交错间,胤礽溜到石姝瑶身边,在她耳边轻声说:“你瞧老八这小人得志的样,不过是个庶出,还是附属国公主生的,他跟得了什么宝贝似的。”

    或许是儿子太多,胤礽是很不明白此时胤禩的感受。

    石姝瑶若有所思,“我猜他可能是觉得终于能证明自己了吧。殿下可能不知道,老八后院迟迟没有动静,很多人私底下都在传他不行。所以,”

    石姝瑶给了他一个‘你懂的’眼神。

    其实她也很搞不懂太子,太子怕是忘了,当初生弘曦的时候他自己也是这般表情。那王八步迈的,六亲不认。

    她还以为在场所有人只有太子最能理解老八的心情呢,哪知人家根本看不上老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