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5章 随行人员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狩猎的事儿康熙只率先告诉了胤礽,其他人并未通知,一直等到除夕,他才在宴会上通知这件事。顺便也把随行名单发了下去。

    太后肯定是要跟着去的。

    皇上亲生阿玛、额娘早逝,养育他长大的太皇太后前些年也过世了。如今太后成了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也是他精神的寄托。

    但,太后毕竟上了岁数,哪怕看着还算硬朗,年纪在那里摆着。

    这几年不管是木兰还是下江南,康熙都会带上太后,让她看看大清的大好河山,散散心,也省的在宫里闷得慌。

    特别是木兰的时候。

    木兰,蒙古王公都是要到场的,还有蒙古年轻一代。太后是蒙古人,让她看看自己族人生活的很好,太后的心情也会好很多。

    后妃中,高分位的他只点了贵妃跟荣妃的名,这两人也是最近外出的常客。剩下的德妃则在贵妃走后暂理后宫诸事,惠妃、宜妃则因为老八跟老九的关系被康熙迁怒,这次留在宫里。

    嫔位上他也点了两个,剩下的都是近些年得宠的小庶妃、小常在。

    前头那些都是做给大臣看的,是对她们本人或者家族的恩赐。后头几个才是他真心实意想要带的。

    毕竟,此次外出不是一两天能回,皇帝也有需求不是?

    没能跟着出行德妃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当听到皇上让她暂代六宫事务的时候,她嘴角的笑容又跟着绽放。

    皇上这样安排无疑是在告诉众人,不带着她不是她不受宠,而是宫里离不开人。后宫又不是倾巢而出,总要有人留下管着剩下的人。

    她德妃无疑就是最适合的。

    惠妃上次已经跟着出行,这回她有预感皇上会把她留在宫里,只是作为四妃之首,后宫的事务越过她交给德妃,这是她没想到的。

    在看看皇子与皇子福晋那一桌空出来的位子,惠妃明白自己这是被老八两口子给连累了。

    惠妃面上挂着僵硬的微笑,内心有些委屈。

    老八只是她的养子又不是亲生,人家亲额娘还在世呢,她作为养母能怎么办?

    还有,老八福晋那个脾气,别说养母,生母又如何,她是会听劝的人?

    惠妃被皇上迁怒还能喊冤,宜妃这只能憋在肚子里,谁让牵连她的是亲儿子呢?老九虽然没跟老八一样被关在府上,不允许参加除夕宴,他的处境也没有好多少。

    康熙全程都是无视他的。

    安排好后妃,接下来就是皇阿哥跟皇子福晋们了。石姝瑶知道自己是一定会跟着去的,皇上也果真第一个就点了他们夫妻的名字。

    随后就是直郡王一家子、诚郡王胤祉一家,十贝子胤俄以及十二、十三、十四三位皇阿哥。

    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与雍郡王则被他留下监国。三人中以雍郡王胤禛岁数最长、爵位最高,众人都以为皇上会以他为主,结果康熙直接点的老五胤祺。

    以胤祺为主导,七阿哥与雍郡王协助他共同管理朝政。

    众人不解,随即就想明白了,皇上这是不满意雍郡王防备着他呢。

    朝中支持雍郡王的本就不多,因皇上这一举措,仅有的那几个也开始低头思量起来。

    雍郡王从头到尾冷着一张脸,让人看不出思绪来。他只是在康熙讲完很平静的磕头谢恩。

    三福晋凑到石姝瑶耳边小声嘀咕:“老八两口子真是害人不浅,惠妃娘娘跟宜妃娘娘也够倒霉的。”

    又不是惠妃自愿养育八阿哥的。人是皇上塞给惠妃,养好了那是惠妃应该的,养不好,就像现在这样被皇上埋怨。

    还有宜妃,她都不好说两人谁更倒霉一些。到现在她都没弄明白老九的脑回路。郭络罗家跟钮祜禄家有联姻,宜妃之前跟贵妃关系也不错。就因为老九无脑偏向老八,现在贵妃对宜妃都淡了,太子妃这头更是直接冷了老九。

    要知道,太子刚刚大婚那会儿,老九跟老十没少去毓庆宫蹭吃蹭喝,那会儿他跟太子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太子有了好差事也没少提携老九。

    可惜,这就是个没脑子的白眼狼,太子对他再好,转眼他还是投入老八的怀抱,跟太子作对。

    三福晋很不明白,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太子地位稳固,妥妥的下一任继承者。老八他们肉眼看的没胜算,他们还瞎折腾什么?

    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石姝瑶凑过去,“听我额娘说他们两口子在府上也不消停,八弟妹有事儿没事儿就去找李侧福晋的麻烦。”

    “听说她对那个小阿哥也不太好。我额娘说,京城都快要传遍了,说她苛责老八的庶子,都被老八撞见好几回了,两人还发生了争吵。”

    石姝瑶说完还隐晦的朝着侧福晋那桌,雍郡王府的女眷们看了几眼。

    老八府上的消息之所以传的那么快,隔壁的雍郡王府功不可没。两边紧挨着,站在阁楼上甚至都能看清隔壁院子的情况。

    老八府上有个什么动静,他们家绝对是第一个先知道的。

    老八跟老四不对付又是众所周知。好不容易逮着机会,隔壁这仨会放过才怪。

    三福晋叹口气,“连你都听说了?也是,那两口子张扬得很,就算没有老四家的掺和,被人知道也是迟早的事儿。”

    “那个李淑真可不简单,老八福晋这回算是遇上对手了。”

    “要我说,老八福晋完全不必如此,不过是个有外族血统的阿哥,就算是长子又如何。不说皇阿玛,宗室那么多人盯着呢,老八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按照规矩亲王府侧福晋所生的小阿哥才有可能被册封为郡王,那还是十分得宠的侧福晋才行。

    郡王,大清不知道有多少?

    更何况以老八跟太子的关系,他将来能不能被册封亲王还很难说。如果不能,这个小阿哥的爵位只可能更低。

    老八福晋与其把他当做眼中钉,不如抓紧时间自己生一个。若自己不能生,那就提拔个丫头,从小养到大。

    不都说生恩不如养恩,是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又有什么要紧。

    再不然,去母留子总行了吧。

    何必跟个有外族血统的阿哥斤斤计较呢。

    这话三福晋从未跟对方说过,一来两人关系还没这么好;二来,她自己有亲生的儿子,若是她跟八福晋说这话,指不定对方还觉得她是嘲笑呢。

    石姝瑶耸耸肩,“谁知道呢。别说你,我也没弄明白。”

    太子若是个不容人的,你反也就反了,问题是现在的太子他虽偶尔有些傲娇,说话不太好听,却是个有容人之量的。

    看看老十跟十二阿哥就知道了。

    老十粗枝大叶,太子没少指点他。还有十二,自从上次赈灾回来,太子明显对十二比以往亲近不少。

    当然还有老五跟老七他们。

    这两个皇阿哥里的边缘人物。因为他们没有野心,偶尔有了差事,太子也会推给他们去做,让他们去历练去建功立业。

    嗯,老四应该也算。

    不过,老四的情况跟他们还不一样,他被太子坑的时候比较多。

    太子给老四的差事虽然也能立功,但很容易得罪人。四阿哥成现在这样,太子功不可没。

    “算了不说她了,我记得三弟妹你去过木兰,你给我讲讲呗,我这头一回,心里没底。”

    她之前还做姑娘的时候因为好奇,曾经跟着阿玛、额娘去过一次木兰围场,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她年纪小,大部分时间都跟在她额娘、玛姆身边,对那些蒙古贵妇的印象并不深,她唯一记得的就是那些人说话嗓门比较大、很直接。

    小时候,她只是个大臣之女,那些人不会对她如何,说不定看都不会多看她一眼。

    现在不一样了,她是太子妃,从太子带来的消息看,这次去必定会跟蒙古的贵妇有所交集。尽管已经练习了几个月的骑马射箭,她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三福晋跟她不一样,三福晋嫁人后是去过木兰围场的,她想知道三福晋有没有被为难。

    三福晋想了想说道:“我那次去木兰,有蒙古世子福晋邀约狩猎,不过您是知道的,荣宪公主就和亲蒙古,有她照应着,我倒也没怎么被为难。”

    话锋一转,她又道:“不过,我毕竟只是个皇子福晋,可能她们也不屑为难我吧。”

    石姝瑶听懂了她话里隐藏的意思,自己是太子妃跟她不是一个档次,别人不为难她,不一定不为难太子妃。

    大清的太子妃、未来的国母,她们肯定要看看其本事的。

    石姝瑶早有准备,她又问:“那,你可知蒙古那边最厉害的都有谁?”

    她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蒙古那头不与她比试还好,一旦邀约比试,她就直接挑战最厉害的那个。只要把最厉害的给打败,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来挑衅她。

    除非,脑子有病。

    如今蒙古是依附大清生存的,是不可能随意跟大清交恶。所以,应该是不存在这种人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