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0章 端敏的结局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康熙目光深沉的看着太后,他许久都没有说话。最终在太后祈求的目光中,他叹道:“皇额娘您这又是何必?您这样只会害了她。”

    端敏敢这样跟太后说话,何尝不是因为太后对她的纵容和娇惯。

    康熙觉得疼爱孩子是一回事儿,毫无底线的娇惯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比他对太子。

    康熙对太子那也是非常之好。从小太子的待遇那是比皇上都要好。

    征讨三藩那几年是大清最难的几年,国库银钱不够,前线粮草不足,康熙带头缩减用度。就是这样艰难地时刻,胤礽的待遇仍旧跟以前一样。

    康熙生怕委屈了他,从私库里拿银子补贴他。

    这样的事儿多不胜数。

    都说皇上的生活最奢侈,宫里人却知道,比起奢侈,太子那才是真的。皇上有的好东西太子那头一定会有,皇上没有的,太子那边说不得也有。

    可就是这样,若太子做错事,康熙一样会责罚他。

    皇上对太子好是真的好,严厉也是真的严厉。

    因而他才会说太后这样会害了端敏公主。

    不过那是太后自己的选择,见她不语,康熙只好道:“朕可以答应您,只要她不做谋逆之事,她就永远是大清的公主。”

    他能给的只有这些,再多便没有了。

    太后连连点头,“够了,如此就够了。”

    康熙站起来,“皇额娘既然没事儿,那朕就先回去了。太子你跟朕一起吧,让太子妃留下。”

    两人赶忙称是。

    待康熙走后,石姝瑶上前把太后扶起来,她拿帕子给太后擦擦脸,试探道:“皇玛姆,儿臣让人做了些桂圆莲子汤,您要不要喝一口?”

    此时她有些后悔,早知道皇上在,他们就不来了。见到刚才那一幕,此时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太后。

    那样的太后恐怕也不希望小辈看到吧?

    太后安抚的拍拍石姝瑶的手,“让你看笑话了。哀家这一辈子对得起任何人,唯独端敏。”

    端敏养成这个性子并不仅仅是太后的原因,先皇跟太皇太后亦是十分宠爱她的,他们甚至比她更过。

    那时候太后偶尔也会觉得不妥当,会规劝端敏,事后她总会被皇上训斥。太皇太后也会说她想多了。

    加上那时候她在后宫地位尴尬,活的也艰难,见二人都不以为意,最后也只能是顺从。

    而今端敏依旧我行我素,太后才会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假如她那时候多规劝一些,好好教导端敏,或许她也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这些话,太后不会对石姝瑶说,她只是目光悠远的看着前方。

    石姝瑶想了想说道:“太后娘娘说的什么话,儿臣想端敏姑姑只是一时糊涂相差了,等她明白过来肯定要后悔的。说不定,说不定明日她就会来跟您认错,到时候您好好跟她讲一讲道理,她肯定会听的。”

    “儿臣看得出来,端敏姑姑是在乎您的。”

    太后看着她,良久才叹道:“但愿吧。”.?

    对端敏,太后是不抱希望的。那么多年了,要改她早就改了。

    想到这里,太后拉着石姝瑶的手,“哀家从未求过你什么,今日哀家想要求你。若,若将来端敏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儿,哀家希望你跟太子能留她一命。”

    皇上已经五十了,这天下终究要交到太子手里。她就怕端敏不知悔改一味作妖,最后惹到太子头上。

    她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到那时候谁来保护端敏?

    石姝瑶有些惶恐的跪下,“皇祖母您这说的什么话,儿臣着实惶恐。”

    当今太后求她?传出去她怕被御史喷死。

    再说了,这事儿也不是她能做得了主的。

    太后伸手拉她,“你先起来,哀家也知道这事儿让你为难了,只是哀家也没法子,你就当体谅体谅哀家这个做额娘的。”

    “如果她真的做错事,哀家也不是不让你们惩罚她。”

    石姝瑶深深皱眉,她叹道:“皇祖母,不是儿臣不答应。若真到了您说的那个地步,儿臣会帮忙跟太子说情的。只是,”

    她犹豫着,“只是您比儿臣更了解端敏姑姑的性子,您觉得她那样骄傲的一个人会愿意苟活吗?”

    太后沉默了,石姝瑶又道,“儿臣觉得您与其求别人放过端敏姑姑,不如好好跟端敏姑姑谈谈心。”

    “皇阿玛仁慈,只要端敏姑姑好好在蒙古待着,不惹您跟皇阿玛生气,以皇阿玛的品行肯定也不会故意为难她的。”

    “太子那就更不必说了。”

    “您觉得呢?”

    太后低头思索不开口,石姝瑶也不再多说。该说的她都说了,再多她也无能为力。

    不是她冷血不帮忙,只是她心中清楚当今皇上是多长命又小心眼。

    以端敏如今作妖的程度,只怕不用等到太子登基,她都能把自己作死。到那时候她怎么办?

    去找皇上给她求情吗?

    皇上怕是第一个不饶她。

    就算她侥幸活过皇上,成功熬到太子登基。

    小心眼都是一脉相承的,太子也未必愿意放过她。

    是,她是能先哄骗了太后,假装答应来安抚太后的心。但她不愿意那样做。

    从太后那里出来,石姝瑶心情沉闷。看到太后那般模样,就像是一块石头压在她的心里,让人有些呼吸困难。

    回到住所,察觉太子已经到了,她扯了扯嘴角。胤礽道:“行了,你我又不是外人,不想笑的时候别笑,丑死了。”

    石姝瑶拉下嘴角,在太子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太子道:“太后为难你了?要我说,太后聪明一世,唯独在端敏姑姑身上糊涂的要命。她那般在意端敏姑姑,这个时候还帮着端敏说话,也不想想皇阿玛会是什么心情。”

    得知太后昏迷,皇上放下所有事情前来看望,太后倒好,第一件事儿就是给气晕她的人求情。

    换做是他,心也得凉半截。

    石姝瑶摇头:“为难倒不至于,就像你说的,她到了这时候还在为端敏着想,我这心里很不是滋味。”

    “端敏又不是小孩子了,她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一直在想,她说出那番话、做出那些事情之前有没有想过太后。”

    她替太后感到不值得。

    不想提太后,她转头道:“对了,皇阿玛喊你什么事儿?”

    胤礽撇嘴,“能什么事儿,吐槽端敏呗。你看着吧,她好日子到头了。”

    皇上是真的厌恶端敏公主,以前顾忌着太后不好发作,现在太后越是维护她,皇上只会更生气。

    第二天一大早,康熙就把端敏公主的长子、如今的达尔罕王,科尔沁一些能主事的王公大臣喊了来。

    他隐晦的表达了对端敏把持达尔罕王府政务的不满。

    “这本是科尔沁的事情,朕原本不应多说,只大清与科尔沁同气连枝常有通婚,朕实在不愿看科尔达大权旁落,这才多说一句。”

    “至于今后你们如何,朕不会在过问。”

    大清女子地位低下,男权当道,蒙古科尔沁差不多也是如此。他们早就对端敏把持朝政不满了。之前是担心大清皇帝的看法,如今皇上都表态,他们还有什么顾忌。

    不等达尔罕王开口,其他人纷纷表态,表示会收回端敏手中的权势,让她‘回归家庭、教养子女’。

    达尔罕王有些犹豫,不是他心疼母亲,而是他自幼在母亲的淫威下长大,实在怕极了端敏。

    他不敢。

    有那早就对端敏不满的人道:“科尔沁一直是蒙古部落之领头羊,汗王不说武艺超群,起码也应该是个果断勇猛之人。”

    “如今皇上摆明对老汗王妃不满,我等自然应该以皇命为主。”

    有人附和道:“正是如此,若老汗王妃是个有大才的,我等屈居人下无可厚非,可是你看看她都干了些什么?”

    “莫非汗王真要等到皇上震怒,降罪科尔沁不成?”

    “到那时,你我就是科尔沁的罪人了。”

    最终这群人达成一致,待康熙拔营回京,他们就一起上门收缴了端敏手里的权利。当然,他们也没有把这些权利收归己有,而是给了现在的达尔罕王,也就是端敏的长子。

    或许是大势已去,又或者是太后跟她说了什么,面对咄咄逼人的蒙古王公们,端敏只冷眼看着他们,并未反驳。

    石姝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回京两个月了。

    她愣了片刻,自语道:“这下老四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吧。”

    她可是记得,老四跟端敏似乎达成了某些协议的,如今端敏没了蒙古的权利,又被那些王公大臣看管起来,还拿什么帮助老四?

    石姝瑶掰着手指头,老四手底下的那些能人异士,隆科多早早领了盒饭,现在端敏也自身难保。能用之人还有谁来着?

    哦,她想起来了,还是有几个的。

    邬思道、李卫、年羹尧这些人似乎都还没有登场。

    特别是年羹尧,他本人骁勇善战,是个将才,他大哥还在内务府当差。最主要的是他那个妹妹年氏。

    不论野史还是电视剧、小说,小年糕可都是四爷最爱的女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