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温格:孙可在球队未来的计划里

作者:不蒸馒头蒸烤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更衣室内,孙可正在嘲笑沃尔科特那两脚冲天炮。

    宋在一边当捧哏,拉姆塞听得津津有味,其他队友都在起哄。

    沃尔科特光着膀子大声狡辩:“要不是我的伤刚好,早特么上演帽子戏法了!”

    “他们的边后卫那么垃圾,我特么随便杀!”

    什琴斯尼开启了嘲讽模式,说沃尔科特“吹牛逼不打草稿”。

    两个人打闹在一起,差点撞倒了吉布斯。

    什琴斯尼突然脑洞大开,找了一条领带系在身上。

    沃尔科特秒懂,两个人把双方主教练的冲突又演绎了一遍,搞得更衣室哄堂大笑。

    这时候,范佩西手里拿着奖杯走进了更衣室。

    荷兰神锋凭借最后的绝杀,获得了当场最佳球员。

    作为球队队长,范佩西再次激励全队,说了很多振奋士气的话。

    孙可能感觉到,这哥们应该背了很久。

    球场内。

    温格和阿兰.帕杜象征性地碰了一下对方的手,各自回头。

    在英格兰足球赛场,双方主教练赛前赛后握手被看作是重要礼节。

    如果什么说法都没有就拒绝握手,会被媒体反复提及,严重的还要遭到英足总的处罚。

    温格和弗格森这些年势同水火,两个人依然要捏着鼻子走完这个流程。

    赛后,两位主教练分别到新闻大厅出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

    很多年前,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似乎是双方主教练同时出席。

    于是,发布会变成了名场面的诞生地。

    双方主教练一言不合就开始互怼。

    一旦不能以德服人,往往会进入以武会友环节。

    据说那个时期,很多主教练参加发布会前都会换上运动服,甚至还得热身。

    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足球运动的开展,于是后来对阵双方各自接受采访。

    以温格和阿兰.帕杜今天的气氛,再一起接受采访还不来个二番战?

    比赛结束,阿兰.帕杜就气呼呼地前往了新闻大厅。

    当被要求评价这场比赛时,阿兰.帕杜意难平地说道:“我们输掉了比赛,但我并不认为这个结果能反映出比赛的过程。”

    “我们在最后时刻多一个人,并且在场上占据了优势,但是那个丢球毁掉了一切。”

    “这就是足球,我们应该向前看,但我认为平局才是更合理的结果。”

    很快,第二个记者问道:“热尔维尼奥和巴顿发生了冲突,他被红牌罚下,巴顿却没有得到任何处罚,你怎么看这次冲突?”

    阿兰.帕杜面无表情地说道:“首先,热尔维尼奥假摔了,我认为没有任何疑问,那会让对手的球员充满愤怒!”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一次欺骗,那家伙先是假摔,然后打了巴顿的脸,我认为裁判做得对。”

    第三个记者立刻跟上:“你在赛前说过孙可不值700万英镑,经过这场比赛,你还这么认为吗?”

    阿兰.帕杜尴尬地笑了一下,然后摊开双手说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很难和豪门俱乐部争夺这样的球员,我们承担不了投资失败的风险。”

    “如果仅仅从这场比赛来看,这孩子表现得不错。”

    “但赛季才刚刚开始,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当被要求评价阿森纳这个赛季的夺冠前景时,阿兰.帕杜撇了撇嘴。

    “很难,他们在这个夏天花了一些钱,但并没有弥补离去球员离开的空缺。”

    “从今天的比赛看,我认为两支球队处在同一级别。”

    “你可以说我们的实力得到了提升,也可以说阿森纳的实力下滑了。”

    “我更倾向于两件事情正在同时发生。”

    “他们把自己最好的球员卖给了争夺对手,为对手送上了自己最好的球员,他们没有足够的阵容获得冠军。”

    而当被问及两个人的冲突时,阿兰.帕杜则声称是温格先动的手。

    “我没有想到他会那么做,他的队员正在拖延时间,所以主裁判延时合情合理。”

    “他的表现很粗暴,我认为他是一个没有风度的人。”

    几分钟后,温格面带笑意地出现在发布会现场。

    第一个记者还是询问关于比赛的评价,不过这哥们把阿兰.帕杜的话转述给了温格。

    温格淡笑着说道:“从比分上判定球队之间的实力,本来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我们在控球率上领先了10个百分点,射门次数上比对手多了8次,在绝对得分机会上,我们领先5次,我很难认同这样的说法。”

    “对手今天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不失球,他们的目的只是一场平局而已。”

    “对方的进攻机会都来自最后十五分钟,这时候才是一场为了胜利而战的比赛。”

    “你们可以理解为,在不考虑体能的情况下,10名阿森纳球员每隔15分钟就能打进纽卡一球。”

    “我们在大部分比赛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这或许也能从侧面体现我们在联赛中的地位。”

    “摆大巴?这是诸多防守战术中的一种,我们的对手在前七十五分钟都这么踢,而我们只使用了五分钟,这是事实。”..?

    谈到热尔维尼奥的那张红牌时,老头非常护犊子。

    “我认为我看到的比裁判多,要么两个人都出示黄牌,要么都是红牌,那个动作没有严重到要倒地长达2分钟。”

    “是不是假摔?我不知道,有人说他被碰到了,有人说没有,但我会相信我的球员。”

    “我是否会上诉?我会认真回看录像,而且会上诉。”

    回答之前的问题时,温格脸上都是职业的微笑。

    但说起孙可时,老头的脸上难掩笑容。

    “也许你们会认为让一名从没有在英超出场的年轻人,在那个时候出场是一件疯狂地事情。”

    “我相信他,但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他出场就能有良好的发挥,足球是一项充满不确定的运动。”

    “如果我没有让他出场,也许会让球队错过一场胜利,也会让球员失去一次成长的机会。”

    “每个决定都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很高兴孙可展现了自己的潜力,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送出了三次世界级的传球,这样的表现是一种惊喜。”

    “他当然还会得到出场机会,但不一定会直接获得首发,我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重要的是,他在我未来的计划里。”

    ......

    孙可一直回到家,才从网上看到了发布会的内容。

    不得不说,老头说话还是很有水平。

    这个在法德边境长大的老人精,语言里同时具备了法国人的傲慢,德国人的计较和英国人的咬文嚼字。

    换一个大老粗,和温格说话肯定非常费劲。

    足球运动在英国是工人阶级的最爱,也有不少白领阶层,老头身上的气质和语言风格都同时满足这两个阶层。

    所以中立球迷都喜欢他,敌对球迷都恨他入骨。

    晚饭的功夫,孙可和便宜老爹商量了一下自己的投资计划。

    一个月下来,孙可的账户里已经躺了超过六十万英镑。

    税后五十万签字费,税后收入十三万英镑,纹身的顾问津贴两万英镑。

    一共六十五万英镑!

    乔尔利那老小子职业生涯都现在,收入估计都没有比孙可多,更不要提存款了。

    自从加盟阿森纳后,孙可除了油费,其他方面基本没有花过钱。

    比赛装备俱乐部提供,午餐和晚餐俱乐部也提供。

    主力球员不定期体检,就连服装都有相应的赞助商。

    如果不怕撞衫,孙可平时完全可以用俱乐部提供的服装。

    至于队友们为什么自己买衣服,要么有服装代言品牌,要么不差钱。

    虽然老头对工资控制得很紧,但是豪门球员就不缺钱。

    至于纳斯里和克里希转会曼城,一大原因就是曼城给的钱远高于他们这个水平的收入。

    至于为了荣誉这种鬼话,听听就好,谁特么出来打工不是为了钱。

    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为了粉饰对于钱的执着追求。

    说起来,还是“宋公明”这个傻孩子最实诚。

    这老小子很多年后会在媒体上承认,他去巴萨就是为了钱。

    为什么为了钱?

    因为他现在根本存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存不了钱?

    因为他赚钱要养一大家子人。

    一个从喀麦隆平民窟走出来的孩子,能够跨越阶级成为一流球星,背后肯定有整个家庭咬牙支持。

    要不然,这小子连训练费都付不起,谁能看出他的潜力。

    他赚上大钱了,再回头反哺家庭,那不是顺理成章。

    宋后来承认,他看到巴萨的合同,第一眼看得就是收入条款。

    年薪500万欧元!

    ok!

    转会!

    巴萨引进他的时候说得很明白,他不会有太多出场时间。

    “宋公明”不在乎,因为钱给到位了。

    因为阿森纳的现状决定了温格不会给他那么多钱。

    这哥们的确不太高尚,但是渣得明明白白。

    这么看起来,那个倒贴500万欧元,回到一个踢不上主力的俱乐部的“倒贴法”,是不是更可笑一些?

    孙可现在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让自己的收入,有稳定的,高回报的收益。

    也不用想那些超高回报的东西,那些事情他既没有资格入行,也没有精力研究。

    当下就有一个最稳定的理财方式:房地产。

    没错,就是伦敦的房地产。

    孙爸从事的就是房屋装修设计工作,因为伦敦的绝大部分住宅都要求精装修,每年还有无数房子需要翻新,还有租房时的质量验收工作。

    孙爸的公司几十号人,一年365天不休息都忙不过来,公司还在不断扩招员工。

    孙爸掌握的行业数据显示,伦敦拥有自己房产的人不到40%。

    大城市都一样。

    除了当地土著,大部分外来者都负担不起高额的购房费用。

    2011年,伦敦人均税前收入2.8万英镑。

    这意味着,大部分收入都在平均收入之下。

    孙可和四十个伦敦东区的普通人放一块儿。

    平均收入达到2.8万英镑。

    不代表那四十个人的收入真的达到了平均数。

    所以说,房地产在伦敦大有可为。

    只要世界不毁灭,这样的现状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孙可算过一笔账,一套使用面积80平米的公寓,全款加税费二十万英镑左右,一个月房租1000到1500英镑不等。

    随着房租的不断上涨,大概十年就能收回成本。

    而且孙爸的公司就有房屋租赁业务,这等于给便宜老爹增加了助力。

    十二年后,伦敦的房价翻两到三倍,房租也在翻跟头。

    按照三个月一套房的速度,孙可这几年攒下的资产,就能让他在退役后过上潇洒的寓公生活。

    当然,这是最咸鱼的活法。

    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好的理财方式,还会有新的事业。

    现在就这么干。

    一顿饭的功夫,孙爸反复询问了孙可三次同样的问题:“你想好了?”

    得到孙可肯定的回答后,便宜老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儿子长大了。

    能为这个家着想了。

    孙可笑着说道:“男人活在天地间,总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宋这个老小子都能整明白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