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8章 艰难的抉择

作者:川昊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翌日。
    龙国浩疆无人机工厂。
    一大早,曾幸华与王德发两人就不约而同的来到研发车间。
    两人脸色疲惫,眼眶下还带着明显的黑眼圈。
    显然是一晚上都没睡好。
    看到曾幸华的身影,王德发嘴角勉强牵起一抹笑容。
    打招呼道。
    “老曾,你也这么早啊?”
    闻言,曾幸华脸上顿时浮现苦笑,摆摆手。
    无奈的叹息一声。
    “还不是为了咱们跨介质飞行器的制导方法闹的。”
    “这问题不解决,我是寝食难安啊。”
    听到这话,王德发也不由得皱起眉头,苦笑一声。
    这段时间,关于跨介质飞行器的研究总体来说还是非常顺利的。
    一开始徐浩提出有要事需要离开一段时间的时候。
    王德发和曾幸华还担心只有自己两人在场,恐怕会出现什么问题。
    谁知这将近半个月过去,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多少难题。
    即使偶尔有一些研究人员们短时间内搞不明白的状况。
    王德发与曾幸华也能够很快的通过分析讨论顺利解决。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眼看项目已经进入了中期,而且势头良好。
    却陡然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所料未及的问题。
    那就是跨介质飞行器的制导方式。
    跨介质飞行器研发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就在于它在实战中存在介质跨越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跨介质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将产生巨大变化。
    以至于传统基于飞行参数的制导方法无法正常的工作。
    且难以充分挖掘跨介质飞行器本身的性能潜力,使其作战能力受到大幅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依然采取传统的制导方式进行配置。
    虽然并不会对跨介质飞行器本身的研发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却注定了跨介质飞行器的军事作战效能较为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战争中的新型作战需求。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徐浩在设计方案中特意摒弃了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制导方式。
    转而采取直接式快速斜出入水。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适应实战过程中的绝大多数场景。
    也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跨介质飞行器其他性能的情况下,提高其总体作战能力。
    达到现代化战争中的新型作战需求。
    这样的设计方式之前曾幸华和王德发都已经分析推演过了。
    不仅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将其称作神来一笔也不为过。
    原本会成为跨介质飞行器搭载的一项亮眼的创新技术。
    可两天前,项目进展推动到正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王德发与曾幸华才发现其棘手之处。
    以他们目前的知识储备与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顺利完成这方面的研究!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继续深入研究,打一场技术攻坚战就是。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研究人员中一个资历很老的特种飞行器教授。
    却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跨介质飞行器制导方式。
    经过初步分析和模拟后发现,居然真的可行!
    而且粗略来看,似乎与徐浩给出的方案不相上下。
    而且还能更加顺利、简单的研制出来。
    这一下,可就着实让王德发与曾幸华两位副总工程师犯了难。
    此时。
    王德发拿起桌上那份新的跨介质飞行器制导方式方案。
    微微蹙起眉头,老调重弹的说道。.?
    “老曾,我昨天晚上再次复盘和模拟了一下这份方案。”
    “如果采用,对咱们在这项技术上的研究来说确实能够将进展加快不少。”
    “问题是,如果直接更改小浩的设计方案,恐怕之前已经完成的工作有许多需要调整地方。”
    “而且,还不能保证会不会对后续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王德发面色稍显肃然,认真的看着曾幸华,一字一句的说着。
    昨晚他确实可以说是没怎么睡觉。
    一晚上都在系统、科学性的分析和推演新方案。
    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可行。
    闻言,曾幸华也情不自禁的蹙起了眉头,轻叹一声。
    王德发言下之意他很清楚。
    事实上,不管是王德发还是他自己,都比较偏向于继续采用徐浩的设计方案。
    虽说那位老教授给出的方案初步推演确实可行。
    但如今毕竟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难以做到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试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最终出了问题,接下来将近一半项目的工作都可以说是白费了。
    全都得推倒重来。
    可问题是,王德发和曾幸华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主。
    在众多研究人员们看来却并不是如此。
    他们大多数人觉得。
    既然这方案没有问题,又在效果上与徐浩给出的制导方式不相上下。
    而且还能更加简便、高效的将其运用在跨介质飞行器的研究中。
    那为什么不采用呢?
    现在时间紧迫任务严峻,需要尽快将跨介质飞行器成功研制出来。
    与其耗费人力以及长久的时间去攻克原来那种方案。
    不如使用新方案来争取时间。
    昨天王德发和曾幸华就是拿不定主意,因此特意召开会议询问了一番大家的意见。
    结果场面赫然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七成以上的研究人员都同意了采用新方案。
    当然,王德发与曾幸华也在众人面前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不过,收效甚微。
    当时面对众多研究人员们的催促,两人最终还是决定暂缓一天。
    今天再正式给出回应。
    这时,曾幸华眉毛微微一挑,出声问道。
    “对了老王,昨天你不是说要问问徐院士的意见吗?”
    “他有没有给出什么建议?”
    闻言,王德发又是一声苦笑。
    “事情倒是讲清楚了,但小浩他似乎并没有太过在意。”
    “只是说今天会赶回来解决,别的也没多说什么。”
    “可能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小问题吧……”
    此话一出,曾幸华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徐浩虽然在科研上是当之无愧的绝顶天才。
    可这事归根结底,似乎也和科研没有那么大的关系。
    恐怕就是徐浩到了这,也会陷入艰难的抉择吧?
    更何况,他还是当事人之一……
    想到这,曾幸华眉头皱的更紧,面露愁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