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娶了拿破仑未婚妻的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

作者:汤汤哩哩啦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他因为娶了拿破仑的未婚妻逐渐发迹,作为一个共和制的信奉者,他为拿破仑的帝国砥柱,他最后甚至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瑞典的国王,他靠着拿破仑的赏识成为了帝国元帅,却依靠着反法战争的功绩,成为一个胜利者,这一切一切的矛盾,铸造了这位国王的一身,他就是现任瑞典国王的祖先——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

    在年轻时代,贝尔纳多特是一名著名的共和派人士,传闻在其手臂上有刺青:「暴君亡」(

    瑞典王储

    1810年5月28日瑞典王储查尔斯因中风死亡。

    在贝尔纳多特正准备前往罗马担任总督时,他意外地获知他被选为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的继承人。

    这是因为大部分瑞典军人考虑到未来可能与俄国发生军事冲突,因此倾向于由一位军人出任未来的国王,另外也部分因为贝尔纳多特在丹麦的作战中对瑞典战俘相当友善并得到了瑞典战俘的信任,这为他在瑞典赢得了名誉。

    这件事是由一位瑞典大臣——卡尔奥托莫尔奈(karlott?rner)完全出于个人动机独自决策的,并将瑞典王位继承权的提议告诉贝尔纳多特。

    贝尔纳多特将莫尔奈的提议转告了拿破仑,拿破仑觉得整件事情实在荒谬。

    但拿破仑其实盘算的确也需要一个类似华沙大公国的傀儡国家在北欧。如果贝尔纳多特当瑞典国王,可以增加法国的筹码,所以拿破仑并没有明显支持,但也没有反对。

    贝尔纳多特于是告知莫尔奈,如果他正式当选,他不会拒绝这一荣誉。

    瑞典政府惊讶于莫尔奈的无耻行动,当他返回瑞典时立刻将他逮捕,不过贝尔纳多特在瑞典最终还是得到了支持。

    11月2日,贝尔纳多特抵达斯德哥尔摩,11月5日,他接受了议会的拜谒,并被卡尔十三世国王收为养子,改名“卡尔约翰”。并放弃法国蓬特-科沃亲王的头衔。

    这位新王储很快就成为全瑞典最受欢迎并且最有权势的人。老弱的国王和议会的终结使得政府大权,特别是外交事务,完全落入他的手中。

    他奉行亲俄外交政策,目的是取得挪威。他的整个政策以占领挪威为核心。很快,「卡尔约翰」就证明他完全不是拿破仑的北欧傀儡。

    1810年8月21日,贝尔纳多特被瑞典人选举为亲王和摄政。10月20日,改信路德教并在瑞典登陆。统帅瑞典军队。

    反对拿破仑

    他努力使瑞典保持中立(尽管与英国进行名义上的战争),与反对大陆封锁政策,不爽贝尔纳多特的拿破仑派布律纳元帅于1812年1月占领了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导致贝尔纳多特加入反法联盟。1812年4月同俄国结盟,他写信给拿破仑:「政治上不存在的友谊和仇恨。除命运之神的命令外,对祖国没有任何义务」

    这象征了两人的决裂。

    1813年3-4月同英国和普鲁士结盟。在1813年5月的"莱比锡战争"中,率领瑞典远征军进入德意志北部参战。

    他把因为和拿破仑意见不和而把流亡美国的法国名将莫罗请来担任沙皇的首席军事顾问,并根据法军的特点,和莫罗建议联军专门攻击法国元帅们指挥的部队,当拿破仑赶来时,便撤退;(后来的特拉成堡计划)这个建议奠定了1813年莱比锡战役的胜局。

    8月23日,贝尔纳多特指挥反法联军北路军团(普军7.3万,俄军2.9万,瑞军3.9万)在大贝伦打败乌迪诺元帅的6万法军,将其驱逐到柏林以南;9月6日又在邓尼维茨大败内伊元帅。

    10月16-18日,贝尔纳多特继续指挥北路军团参加莱比锡会战,他说服萨克森人叛变,从而严重打击了法军的士气,让其崩溃。

    1813年12月-1814年1月入侵法国的盟国丹麦,迫使丹麦将挪威割让给瑞典。后来又参加了1814年法国战役,不过作用不大。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曾建议贝尔纳多特在拿破仑倒台后继任法国国王,由于贝尔纳多特坚信法国的共和思想已深入民心,君主制在法国已到穷途末路,拒绝继任法国国王,加之英、奥等国的反对,贝尔纳多特最终未能成为法国国王。

    百日王朝期间,拒绝加入第七次反法同盟。

    这里就是法国贝尔纳多特的人生过程简介。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极为圆满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