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章头一次回娘家

作者:秋水墨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扛着野猪回家,姜巧巧体会到了久违的丰收的喜悦。

    还是这种日子过着踏实。

    家中的两个小厮还有老梁,以及教书先生吴君都很惊讶。

    他们看着院子外面的野猪,有些无处下手。

    “厨房烧一大锅水,要好几锅,多备点。”姜巧巧喊了一声,“找些绳子来,待会儿要用。”

    “哎,好嘞。”秋香跟要过年似的,开心地跑到厨房。

    春桃跟夏荷也手忙脚乱起来。

    姜巧巧有条不紊地走到仓房,将墙角处的大木盆找出来。

    “先烫毛,再拔毛,把毛和外面的脏东西刮干净之后再上架切割,明白吗?”

    老梁笑着点头,“这个我懂,我以前经常帮家里杀猪。”

    另外两个小厮,一个大魏一个是小魏,二十出头的年纪,听到这话也进了院子,找东西帮忙。

    教书先生走出北屋,几个孩子也跟着出来。

    “娘,今晚有野猪肉吃吗?”

    “嗯,今晚有口福了,大家都有肉吃。”

    姜巧巧想着,今晚这头先吃着,她拿半头回娘家也行。

    还有几只兔子,家里还有别的晾干的腊肉,母亲也好存放些。

    想到要见到养母,她心里有些紧张。

    在原主的印象中,姜巧巧的养母很严肃,对姜巧巧也很严厉,几乎不对她笑。

    出嫁的时候,之所以选择刘小树,也是因为当初刘婆婆出手大方,给的银子比别家多一些。

    这一点,原主对养母是有怨怼的。

    这些年,她也一次没去看过养母。

    但是如今日子过得好了,姜巧巧也没有别的亲人和亲戚可走,上次还让姜家父子来做床,她已经不自觉地将他们当年家人看待。

    贫贱夫妻百事哀,贫农家里的孩子又怎么事事如意。

    何况,姜巧巧是收养的女儿,他们能将她抚养成人就很好了。

    原主不该怨谁,因为姜巧巧的养母也不知道怨谁。

    一个多时辰后,野猪肉已经砍成大块的,搬进了屋子里。

    肋骨和瘦肉已经下锅了,春桃在厨房里烧火,秋香跟夏荷在准备晚上要用到的菜,几个人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姜巧巧让吴先生去休息,她陪几个孩子,检查一下他们今天学了什么,她也跟着学一遍。

    这里的字体她认得,但写得不熟练。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也跟着孩子们写字。

    小宝看他们三个写得认真,闹着也要写。

    “娘亲,小宝写字,小宝要写字。”

    现在的小宝也不像之前那样沉默了,着急起来就会大喊。

    “好好好,小宝不要急,我们一起写。”姜巧巧笑着给她找出一支毛笔,“你小心哦,别沾到墨汁,会洗不掉的。”

    “嗯,小宝知道啦。”

    看到小宝歪着脑袋自信的模样,其他三个人被逗笑。

    “小宝,你会拿笔吗?”二宝握着毛笔道,“看,跟我学,这样。”

    熟料,小宝看了一眼就会了。

    握笔的姿势有模有样的,比姜巧巧的还要端正一些。

    大宝不由抬手摸了摸小宝的脑袋,“小宝真厉害。”

    二宝转头看向大宝,眼睛亮晶晶的,“大哥,我厉害吗?”

    “二宝比我厉害,字写得比我写得好。”大宝笑得有些腼腆,“我还要多加练习。”

    姜巧巧很是欣慰,“嗯,大宝也很厉害,知道勤能补拙,以后你读书的时候要更认真更用功。”

    她转头看向二宝,“但你也不能骄傲,你只是天生记性好,但天生聪明的人容易骄傲自满,你要向前看,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你也要认真,不能因为大哥学得慢,你就学得不认真,知道吗?”

    二宝点头,“知道了娘亲,老师也是这么说的,他让我不要骄傲。”

    小宝在纸上画着圈圈,“骄傲自满,小宝也不要。”

    这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着眼前的一切,姜巧巧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明明才离开两个多月。

    怎么有种隔了一辈子的感觉。

    晚上,他们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野猪肉。

    大家围在屋子里,吃得津津有味。

    不用洗碗做饭的姜巧巧,感觉这日子太惬意了。

    次日,十月初一。

    是民间给去世的人送寒衣的日子。

    姜巧巧想着,她也该给刘小树送一些。

    毕竟他是几个孩子的亲爹。

    她原本打算今日就回娘家的,临时推迟了。

    她用白纸剪了些衣服裤子,大概有八九套,应该够穿了。

    晚上,她让秋香陪着自己,在门口烧寒衣,却看到了在自家门口烧纸的刘婆婆。

    “难得啊,你还知道你是我们家小树的妻子,在你没成亲之前,你都要给他烧寒衣。”刘婆婆恶狠狠道,“算你有良心。”

    姜巧巧没理她,在门口画了个圈,将纸张烧了。

    老梁也剪了一些,在姜巧巧的不远处烧了。

    整个庄子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烧纸的味道,天寒了,不管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都要添衣了。

    隔天,姜巧巧准备了一大袋子肉,还准备了两袋子面粉,牵出好久没用过的骡子和板车,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

    原本姜巧巧是不打算带孩子去的,毕竟这三个孩子跟姜家也没什么关系。

    但二宝嚷嚷着要去看舅舅,姜巧巧便带着了。

    其余人都留下来看家,他们坐在班车上往山上的走。

    这样的阵仗惹得庄子上的人出来张望,想知道如今的姜巧巧是要去哪。

    陈凤走出院子,看着姜巧巧一行人的背影啐了一口,“就得意吧,我看你哪天跌下来,摔得比我还惨!”

    姜巧巧不在乎这些,她带着孩子有说有笑的,跟着骡子来到了姜家。

    时隔三年多没回来,姜巧巧忽然看到眼前熟悉的院子,一时间有些意外。

    原主的记忆中,家里一直很干净整洁,门口碾粮食的大场也是干干净净的。

    现在却变了很多,堆了很多东西,跟三年前截然不同。

    “巧巧,你怎么来了?”姜正和看到姜巧巧母子四人出现在门口,连忙放下手中的草篮子上前。

    “舅舅。”

    “舅舅!”

    “舅舅抱!”

    小宝开心地张开双臂,要姜正和抱她。

    这时,提着旧木桶,刚给猪喂完食的姜母走了过来。

    “还舅舅舅舅的,他们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倒是跟他们玩得好。”

    姜巧巧看向面前被风霜侵蚀,眼角爬满鱼尾纹,两鬓的白发很多的女人,一时间心绪难宁。

    “娘,他们既然喊我一声娘,我喊大哥一声哥,这声舅舅又没什么不对的。”她扛起车上的野猪肉往屋里走,“我好不容易来一趟,您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