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9章 还来?

作者:狸猫换银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卢家湾23个考生都考上重点大学,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自然要大肆庆祝。

    一个考生家长走到陈凡面前,满脸激动地说道,“陈老师,多亏了你,我家孩子才能考上大学,感谢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想明天请你到家里吃顿便饭,你看方不方便?”

    不等陈凡说话,其他家长也一窝蜂地围过来,都是要摆谢师宴的。

    除了这些家长,各个小队的队长也帮着请人。

    杨传福也不甘落后,强行挤到陈凡跟前,对着他笑道,“虽然你也是6队的,不算外人,但是这个谢师宴还是必不可少,要不然外人要说我们不懂礼行。”

    陈凡顿时一個头变两个大,苦笑着说道,“真不是我客套,更不是不给大家面子。”

    他伸手划了个圈,“你们看看,这里23个人,我就算一天吃两家席,都要12天,确实是没有这么多时间啊。”

    说着还一把将杨书记拉过来,“书记可以作证,我前些天一直在机械厂上班,连卫生处的工作都没顾得上,还有生产队的副业也有好长时间没管了,这么多事情挤压在一起,确实没空啊!”

    虽然杨书记也不知道陈老师有什么事要忙的,但是这时候不可能给他拆台,便打着哈哈说道,“呐,家里孩子考上了大学,那是大喜事,大家想摆谢师宴,请陈老师吃饭,这个心情也可以理解。

    但是呢,陈老师他不是只在我们队里任职,他现在的本职工作在卫生处,啊,这个卫生工作是很忙滴,人命关天嘛,对不对?

    另外呢,他还在机械厂兼职做顾问,帮助机械厂搞生产,那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更不用说我们生产队的副业也离不开他。”

    杨书记一件件地数陈凡的工作,说得他自己都差点信了,“陈老师确实是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啊!”

    至于具体在忙什么,他决定等一下找小陈问一下,这样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他也可以说得具体一点,这样说服力更强嘛。

    就在他搜肠刮肚想着陈凡还有哪里要忙的时候,杨传福说道,“再忙也是要吃饭的嘛,就算一家一请不行,那我们几家合请,一个小队去一次,这样行不行呢?”

    陈凡眼珠微转,转头看向杨书记,小声说道,“要不,各家自己办不办另说,就大队专门办个升学宴,顺便把那些个外地知青也请过来,一起庆祝庆祝?”

    杨书记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样倒是可以。”

    反正这样的酒宴已经办过两次,也不妨再办一次,加深一下感情。

    随后一手叉腰,一手高高举起,“都安静啊,听我讲。你们怎么庆祝,队里不管,反正只要不大操大办就行,这个升学宴和谢师宴呢,就由大队部来办,到时候一起热闹,你们要感谢陈老师的,也就在这时候感谢,行不行?”

    家长们一听,觉得能够表达心意就行,便纷纷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又商量时间,最后还是杨书记拍板,就定在后天。

    明天一天时间准备、顺便邀请那些外地知青过来,后天办宴席,早点吃完、不耽误继续干活。

    等人群散去,大队部的领导们也开始分配任务,为后天的宴席忙碌起来。

    本来张文良今天提亲成功,结果连一顿热饭都没能吃上,便又要忙碌起来。

    还有安全,想着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就第一时间买票回家,但是杨书记将联络那些外地知青的事交给了他,也只能晚两天再走。

    陈凡坐在大队部办公室里,静静抽着烟,看着他们一一离开,才慢条斯理地抽开杨书记的抽屉,打开电话机盒子的锁,拨通了教育处的电话。

    教育处办公室。

    姜丽丽和姜甜甜正捧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笑得合不拢嘴,这时一个20来岁的女同志走到门口敲了敲门,笑着说道,“甜甜姐,有你的电话。”

    如果在半个月前,单位上都没几个人会用这种态度跟她们说话。即便姜家姐妹是左副处长安排进来的,大家也只是敬而远之,保持客气就好。

    等到元旦那天,陈凡的一篇文章同时在云湖日报和江南日报上刊发,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当年的姜副厂长的案子另有内情,紧接着轻工处发出公告,早在文章刊登的前两天,处里就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全地区的轻工业单位彻底自查,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同志翻案。

    而当时棉纺厂最先翻案的便是姜副厂长和夫人的案子。

    从那时候起,所有人都知道姜家是彻底翻身了。

    如此一来,大家对姜家姐妹的态度自然大不一样,虽说谈不上讨好,但亲近还是可以的。

    甚至还有人打上两姐妹的主意,想要去姜家提亲。教育处的人都知道妹妹应该是被陈作家看上了,说不定两人正在谈对象,要不然人家费那么大劲帮她们家干嘛?

    但是这不是还有个姐姐么?!

    可惜,不管是谁去找人提亲,姜甜甜都咬紧牙关不松口,说是当前以学业为重,考上大学之前,不考虑家庭问题。

    至于上了大学之后?

    那就更不考虑了!

    姜甜甜回过神来,赶紧起身笑道,“谢谢,有说是谁打来的吗?”

    来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看了伸长脖子的姜丽丽一眼,“是陈老师打来的。”

    当她看见姜丽丽两眼发光地站起来,迫不及待往外走,心里愈发肯定单位上的传言。

    看这情况,还敢说不是在谈对象?

    翻案前,这个妹妹还掩饰得挺好,每天不是低着头工作,就是低着头学习,哪怕陈老师来了,也自觉保持距离,几乎让外人看不出什么,甚至还有人觉得陈老师看上的会不会是姐姐?

    毕竟妹妹在乡下待了近四年,经常风吹日晒、下地干活,还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两只手明显有些粗糙。

    这还是他们没看见姜丽丽一年前的样子,那时候真的跟村姑没什么两样。

    不管是哪个时代,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城里长大的,无论是气质还是长相,都有很大的差别。农村的孩子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尤其是这个年代的,自然淳朴,但是气色相对比较差,还有穿着也远远不如城里的孩子。

    而城里的孩子,除了衣服穿着和气质都带着典型的年代特征,其他的与后世年轻人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也会爱美、讲时尚,男的梳偏分、女的扎发型,家庭条件好的还会经常去百货公司买衣服。

    百货公司的衣服可比自己做的贵多了,一件好衣服随随便便就要十几块,而自己买布去做,布料钱加上手工费,5、6块钱也就够了。

    所以差别真的很大。

    那天除夕,姜甜甜去找妹妹,两人站在一起,就是最鲜明的对比。

    姜甜甜虽然这几年也不好过,可依然拿着30多块钱的工资,吃着定量粮,每个月的糖、肉、油等副食份额也没有减少过,虽然依然满足不了日常身体所需,可相比农村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也要强得多。

    而且她在供销社门市部上班,尽管要经常搬搬抬抬,可终究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气色比姜丽丽好多了,皮肤也是符合她年纪的白皙细嫩。

    也就是姜丽丽跟着陈凡补了近一年,吃了不少油水,整个人稍微丰盈了一些,气色也好了很多。

    如今除了因为时间太短、手上还有些许没来得及蜕掉的茧子,以及习惯性的低头、不敢与人说话,其他方面与姜甜甜几乎相差无几。

    否则的话,把一年前的两个人放在一起,是个人都会认为陈老师喜欢的是姐姐,而不是妹妹。

    到了现在翻案后,好嘛,演都不演了,明明陈老师打电话找的是姐姐,结果妹妹先跑出去。

    小同志遗憾地暗暗叹了口气,心里想着,当年去卢家湾下乡的怎么不是自己呢?

    两姐妹走到有电话机的办公室,姜甜甜拿起电话,放在妹妹耳边。

    姜丽丽顿时一惊,本能地看向旁边,意思很明显,有那么多外人在呢!

    可是姜甜甜却将电话按在她耳朵上,对着她挤眉弄眼,又说了一遍,“伱接。”

    姜丽丽这才反应过来,家里没事了,她可以正大光明地接小凡的电话。

    随即对着姐姐笑了笑,双手颤抖地捧着话筒,又本能地侧过身子背对着其他人,小声说道,“喂,是小凡吗?”

    陈凡大马金刀地坐在杨书记的椅子上,好不容易听到话筒里有声音,立刻笑道,“是我。”

    随即干咳一声,“今天邮局来送信,小莺他们的录取通知书都送到了,你们的收到了吗?”

    姜丽丽听到这话,两只眼睛立刻完成两弯月牙,“我和姐姐都收到了,也是今天上午收到的。”

    她说着看了一眼抱着自己的姐姐,继续说道,“我们都是第一志愿录取,姐姐是复旦大学中文专业,我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专业。”

    顿了一下,她又小声说道,“今天教育处只有我们两个收到录取通知书,听左姐说,单位上其他几个考生,有两个没有考上,考上的有三个,但都不是第一批次,只有我们是第一批次。”

    陈凡靠在椅背上,拿出一支烟叼在嘴里,又掏出打火机点上,吐出一口烟雾,笑道,“恭喜你们啊。”

    姜丽丽抿嘴笑了笑,说道,“还是要谢谢你,左姐说,本来我们的档案投递过去,两所学校都发了家庭协查函,要求调查家庭背景,哪怕左姐亲自给他们打电话做了说明,他们还是把我们的档案放在一旁,没有直接录取。

    是你写的那篇文章见报之后,左姐又及时向他们反馈了棉纺厂的调查结果,他们才把我们的档案重新拿回去,放到录取名单里面。”

    她说着还有些庆幸,“听说有个考生找了关系,把档案投给了复旦,要是我姐没录取,那个名额就是他的了,幸亏调查结果及时出来,招生老师才又把那人的档案退回去,真的好险呀。”

    陈凡眼睛微眯,还真有人捡便宜捡到自己头上来了?

    不过这事人家没成功,他也不知道具体是谁,便只能作罢。

    随即握着电话笑道,“这一次多亏了左姐帮忙,回头你们得请她吃顿饭,好好感谢感谢。”

    姜甜甜一直抱着妹妹的肩膀“偷听”,听到这话,立刻凑到话筒旁小声说道,“我们当然要感谢,不过左姐也是看你的面子才帮忙的。”

    言下之意,单单她们两个出面去感谢,恐怕份量还不够。

    陈凡不假思索地说道,“后天他们要办升学宴,我也要参加。大后天吧,大后天我再过来地委,和你们一起请左姐吃饭。”

    姜甜甜脸上笑颜绽开,“好,那我来安排。”

    陈凡,“嗯,另外再叫上周姐,她也没少帮忙,要不然不会这么顺利。”

    这些天他没少听说类似的事。

    有些知青就是出于被写举报信、或者是人为阻扰,最终没能顺利进入考场。又或者是进了考场,后面却了无音讯,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连体检名单里也没有,完全就是一头雾水。

    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危机意识强,什么都做最坏的打算,提前将姜家姐妹运作到教育处去,有人帮忙打掩护,谁也不敢保证,这样的事会不会落到她们头上。

    姜甜甜一口答应之后,又将话筒让给了妹妹。

    姜丽丽捂着话筒,想跟陈凡说点心里话,可是又不好意思,便聊起了别人,“小凡,小莺她们考得怎么样呀?”

    陈凡哈哈笑道,“都要办升学宴了,当然考得很好啊。”

    顿了一下,又详细说道,“包括小娥,她们四个和你们一样,都是第一志愿被录取,卢家湾的其他学生也都差不多,只有两个人被调剂,不过也是好大学,没有吃亏。

    就连那些外地知青,听说也有十几个人被第一批次录取,这一次啊,南湖公社出了大风头咯!”

    姜丽丽听到这话,心里也很替她们开心,无论如何,她在卢家湾这几年,终究没有被村里人欺负,反而还得到不少帮助,这些她都会记在心里。

    倒是旁边姜甜甜听完陈凡的话,忽然想到一件事,又将话筒拿在手里,用手遮住嘴巴,小声说道,“小凡,我听说一件事,跟你说一下。”

    陈凡微微一愣,这么神秘的吗?当即问道,“什么事?”

    姜甜甜,“我听左姐说,今年还有一批知青要下乡,本来都是要就近安排的,可是听说,有些人想去卢家湾插队,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影响?”

    来卢家湾插队?

    陈凡顿时愣住,这都78了,还来?

    他却不知道,别说78年,全国最后一批知青下乡,已经是79年的事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