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6章 良医之道

作者:东楚盘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第526章 良医之道

    经久不息的掌声之中,几位专家在交头接耳。

    “恩,小伙子有两下子。能在开场不久就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这也是难得的事情。”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浮躁不堪。我一直在观察,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呢!”

    “哼,夸夸其谈。听到这会儿,我都没有听到半点有价值的内容。”

    “冯老稍安勿躁,这不才开始没多久么?整个讲座计划两到三个小时,您耐心听下去,也许小罗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惊喜?还是甭指望了吧,别让我昏昏欲睡就行了。”

    他们之间的议论之声,又怎能逃过罗晨敏锐的耳目?他知道那个冯老还有孙老,是两个最为看不起自己的老家伙。除了他俩,另有两位态度不明,似是抱着一副看热闹的架势。

    真正有欣赏和好奇意味的,主要是刘老和单老。这两人也恰巧均为修行者,且都达到了意境。

    当场内重新安静下来,罗晨带着磁性的声音再次响起。

    “之前主要是抛砖引玉,旨在让同学们更加有兴趣有信心,从而无悔于自己的志业选择。有人肯定会说大话空话谁都会讲,你一个小年轻有什么资格在此指指点点?我承认自己年轻,身上更没有耀眼的光环,文凭更是与我无缘。但接下来,我会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方才我说不做庸医只做良医,何谓良医?药王孙思邈说过,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这句精辟的言论,正是用辩证的眼光主张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诊脉处方,那就得从望闻问切做起。这四个字大家耳熟能详,说来更是简单,可要真正做到做好却是难上加难!”

    “第一例,是位一直被误诊为胃痛的患者。那天痛的死去活来,还担心是急性胃穿孔。正好我发现的及时,用针灸和药物调理解决了问题。病人实则得的是急性胰腺炎,别说西医听说胃痛根本不会去查胰脏,就是有的中医也会如此。”

    罗晨在讲这个病例时,台下有一个人听的特别认真。不是别人,正是丁乔。她的旁边,是女儿韩禾。

    丁乔知道他说的正是老院长那件事情。眼前就闪过了当时的记忆,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意味。对台上的帅哥既有万分感激,又有无限欣赏。她的内心所想,跟农半夏和诸葛无痕有相似之处,却又有着自己的不同……

    “各位同学,知道胃痛而源头在脾的道理吧?”罗晨的声音悠悠响起,打断了丁乔纷乱的思绪,娃娃脸上闪过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异样。

    一位女生站起来用清脆的声音说道:“根据中医互为表里的原则。脾为脏器,胃为腑器,二者互为表里。”

    “说的非常好!请给她一点掌声好不好?”罗晨不失时机地鼓励道。

    随即一片掌声送给了这位女生。罗晨一摆手,掌声立即停歇。这一幕不仅让那几个专家有点惊讶,连楚校长也暗自感叹。

    毋庸置疑,罗晨就像是指挥家,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所以他只需一个小小的手势,就能牵动数千人的心绪。

    “再为大家普及一个小常识。我们常说五脏六腑,脏指实心或有机构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和肾。而腑是空心的器官,包括小肠、胆、胃、大肠和膀胱。各自正好一一对应,称之互为表里。”

    “所以当病人说哪里痛哪里不舒服时,千万不要单纯地就把目光盯在那里。这不是中医之道,更不是良医之道。第二例,是一位被医生宣判只有两三年生命的重症尿毒症患者。为了透析和治病,本就不富余的小家连房子都卖了。他们无可奈何,默默等待绝望的那一天。”

    罗晨在那儿用简短的语言说着凌肖怡父亲的症状。这个病例丁乔也略知一二,毕竟凌肖怡在医务中心念叨过此事。

    不过罗晨并非只在那儿叙述治疗过程,而是有意无意地引导同学们如何去思考。怎么着手?哪些是重点?容易误诊的又是什么?

    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之间,罗晨即为缺乏实践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坐在第二排的一些老师都忍不住纷纷点头,要知道罗晨是毫无保留地在台上分享宝贵的心得。

    再后来,罗晨又讲到了为楚依依诊断治疗的病例。那个女娲的庸医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实则为胆结石。

    之后,是赴南港为三哥洛惊云治疗渐冻症。

    这一回,罗晨重点谈到了针灸。让刘老这个针灸大师也听的津津有味,她自然知道此子亦是修行者,而且感觉他的实力深不可测。

    然而动用元气来针灸,又岂是那么容易?尤其是以气御针,更不是想做就能完成的。

    有关这个病例,韩禾和她的同学们都听的特别认真。当听到罗晨说当时针灸甚至到了几乎虚脱的地步,她不由得十分动容。

    “同学们,我想冒昧地插两句话。”这时楚校长站了起来,他不是修行者,所以罗晨立即把话筒给他递了过去。

    “我不清楚你们听了小罗医生讲了这么多病例,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各人肯定有各人的想法,我想说的是,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他有一颗仁者之心!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也不管疾病是轻是重,他始终都没有区别对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付出和忘我精神,这才最值得同学们好好学习!”

    “医者仁心,这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我想强调的是,时时刻刻你们都要把这四个字装在心里。只有这样,你们阅读巨著也好,将来实践也罢,才会有一种踏踏实实的作风和勤勤勉勉的态度。我只说这些,请小罗医生继续!”

    罗晨收回了话筒,继续他的演讲。实际上作为一个实力不弱的修行者,在这种礼堂内根本无需话筒。只是他不想让同学们过于惊叹,终归修行领域过于特殊。

    “癌症,一直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不治之症。然而,凡事不要绝对化。我们要讲究辩证,前面说过中医本身就是如此。在这儿,我再来讲最后一个病例,一个不到三个月生存期的晚期肺癌病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