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8章 合纵伐秦(二十一)

作者:江中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修鱼战场刺耳的鸣金声响起,纵横交错的弩箭将正在厮杀的秦楚士卒撕裂开来,楚军士卒拖着长矛战旗掉头就跑,秦军士卒纷纷聚拢在一起接住盾牌挡住飞来箭雨,一天的战斗结束了。秦军士卒依旧欢呼雀跃着在战场上收割敌军首级,而楚军士卒则在返回本阵后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这已经是第五天了,楚魏联军虽然接连发起了猛攻但秦军防线依旧固若金汤,楚魏联军损失了将近八万人马可以就是不得寸进。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景阳踩着泥泞大步走进中军帐。

    “君上,粮草物资怎么还没到!”

    黄歇:“我已经不指望后胜了,已经向大王求援粮草很快就会到达。”

    景阳:“也不知道庞暖怎么样了,都这么多天了,该不会是。”

    景阳不敢说下去了,其实就算他不明说黄歇心里也明白,楚魏联军不能突破修鱼防线就不能把函谷关的秦军调出来,函谷关的秦军调不出来,庞暖的奇兵怕是就要变成孤军。就算现在关中空虚就算庞暖能够攻克咸阳那又有什么用呢。黄歇现在才意识到当初庞暖的计策有多大胆,那不是兵行险招那简直就是玩命。黄歇现在极其后悔自己当初为何就答应了庞暖的计策,要知道到现在为止蒙骜率领的秦军还一直没路面呢。黄歇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里一阵阵的后怕。

    “景阳,我们是不是后撤至阳翟呢?那里还有一些存粮而且距离楚国疆界也近一些?”

    景阳心中合计了片刻,说实话他也有这样的打算。本来是五国合纵攻秦如今燕赵联军音讯皆无,楚魏联军被挡在修鱼城前损兵折将不得寸进。这么耗下去后果难料,不如后撤占据新郑阳翟抵御秦军,虽说不算取胜但好歹也让楚国占据了一些土地,总部留在这担惊受怕的打这场看不到希望的仗。

    想到这里景阳抬起头说到:“君上。”

    “报,启禀君上启禀将主,魏王命人送来消息,齐国国相后胜领着手下跑了,据说是回齐国了。”

    黄歇:“什么!他们,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背信弃义,竟然在这要紧的时刻擅自撤军。知道是为什么吗?”

    “回禀君上,据说是因为燕赵联军把后胜收集来的粮草物资给抢了精光,后胜一气之下返回齐国。”

    景阳:“燕赵联军!在哪里!”

    “这,末将不知。”

    景阳:“命斥候去查探,查不到消息就不用回来了!”

    “是!”

    黄歇嘿了一声坐在地上,景阳说到:“君上,不能再犹豫了,今夜君上先率领十万人马撤至阳翟、新郑。明天本将率领剩下的人再和秦军打一阵,傍晚时分撤出修鱼,如何?”

    黄歇:“也只能如此了。”

    楚国都城巨阳,一队载满粮草物资的车队缓缓开出巨阳城的正门,城门之上项燕注视着渐渐远去的车队禁不住叹了口气。合纵伐秦以来项燕的心情随着战况忽上忽下,在黄歇把庞暖的渡河攻秦计划告知楚王的时候,项燕开始震惊然后是激动,他立即请求代替景阳指挥楚魏联军。可是楚王觉得项燕还是留在国都为好,因为楚王心里觉得只有项燕镇守国都才能让他放心。

    不客气的说,如果楚王真的启用项燕替换景阳,修鱼之战很有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也很有可能楚魏联军已经攻克修鱼,杀到函谷关前。但是,楚王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都没有把自己最好将军派往最重要的战场上。究其根源,楚王熊完恐怕是不太相信燕赵联军能真的按照庞暖的计划渡河攻秦,至于魏军和齐国,楚王压根就没把他们当回事。除此之外楚王熊完不愿把项燕派出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楚王更愿意把目光和兵锋指向百越。

    楚国在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最为强盛,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可谓幅员广阔,楚国在战国中前期成为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国。

    到了楚怀王时期虽然灭了越国但是由于怀王用人不当等诸多原因,尤其是怀王客死咸阳之后楚国的国势渐渐衰败。

    楚顷襄王(熊完他爹)时代,秦国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大秦战神白起更是攻入楚都郢城烧毁夷陵,当时的楚国大夫屈原闻讯投河自尽。后来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在聚集了东境的十多万兵力之后,成功收复之前被攻陷的十五座城池并以此来抵御秦国这才堪堪避免了迁都江南的窘境。

    大秦军威给了楚王熊完极大的震撼,若不是怕大秦崛起的太快威胁楚国的安危,熊完说什么也不会挑头合纵伐秦。和大秦打仗真的不如调兵攻打百越,那里虽然是蛮荒之地可是地盘够大,最主要的是好打,一万楚军足可以横扫好几个百越之国了。一边是怎么打都打不过,一边是随随便便就能占领一大片土地,哪个合算是个人就能想明白,更何况熊完是一国之君呢。说实话,会盟之后熊完就后悔了,所以任凭黄歇如何对庞暖的计策赞誉有加,可楚王就是提不起劲头来,也根本不想把手下第一战将向阳派出去。

    当庞暖渡河的消息传来时,项燕在楚王面前大醉一场,他连哭带喊的说自己都快羡慕死庞暖了,埋怨楚王不让他上战场。楚王熊完倒没觉得咋样,他柔声细语的安慰了自己的爱将之后,就再也不提此事了。但是后来的事实充分验证了楚王的睿智和先见之明,楚魏联军撼不动修鱼防线,燕赵联军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当黄歇要粮要物资的奏疏终于送到楚王面前时,楚王觉得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再这么耗下去只怕是要做赔本买卖了。于是乎楚王下了一道诏命,命黄歇率军退回新郑和阳翟,而且出完要求黄歇务必占据这两块地方。出国不能白出兵啊总得拿回点什么吧,再说新郑和阳翟本来也不是秦国而是韩国的,再换个主人也没啥不可以的。

    楚王的小算盘打得很精细,只调集了够楚军扯到阳翟和新郑的粮草物资,然后就命人带着诏命和物资赶往楚军军中。

    项燕对楚王的做法很是反对,他认为应当借此机会调集大军进攻南郡,夺回楚国故都同时扒掉大秦进攻楚国跳板。但楚王就是不同意,所以项燕只能站在巨阳城头看着运粮的车队叹气。一个能征惯战的大将想上战场却不然去,世界上还有别着更悲哀的事情吗,项燕郁闷的想砍人。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情况突变,刚刚消失在远方运粮队忽然又出现在路上,而且全都是用最快的速度往巨阳城跑。项燕刚要派人前去询问,他身边的侍卫长突然惊叫:“将军你看,是秦军,秦军杀来了!”

    只见通往巨阳的道路尽头,一面秦字战旗突兀的出现在眼前。

    项燕:“鸣钟!守军蹬城防御,关城门!”

    哐哐哐哐~~~~~

    急促的警钟响起,繁华热闹的巨阳城突然出现了片刻的宁静,随后便是一片混乱。

    “快跑哇,秦军杀来了!”

    巨阳城头的警钟让那些平明奔逃的运粮的民夫们立刻放弃了粮草物资,这时候还是先顾命要紧。海量的物资车马随意丢弃在路边,当秦军如海浪般涌来的时候,这些物资全部便宜了秦军。

    蒙骜勒住战马远眺巨阳城,这些天来蒙骜所率二十万大军从南郡分多路进入楚国境内。这一路上并不好走,免不了要攻城拔寨,维尔拉不走漏消息,屠城的事也没少干,总之秦军所过之处尸横遍野鸡犬不留,那场景如同鬼域一般。

    三百多里的距离边杀边走,总算是赶在楚军反应过来之前杀到了巨阳城。还不错,刚到巨阳楚王就送上了大批的粮草物资,这可真是借了秦军的大难题了。

    蒙骜摸着胡子问蒙武:“儿啊,楚王对咱们这么好,为父都不忍心打他了。”

    蒙武:“父亲,听说楚国有位最能打的将军名叫项燕,如今这项燕肯定就在巨阳城上,父亲不想见识一下?”

    蒙骜:“那得见识见识,传令,围城!”

    嘟嘟嘟嘟。号角声响起,二十万秦军蔓延开来将巨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军营、哨塔、碉楼、壕沟、鹿砦瞬间布置完毕。面向巨阳一侧,一座座箭塔冲车竖立起来,弩炮,攻城弩一架架就位。

    当号角声再次响起的时候,蒙骜军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蒙骜满意的看着准备就绪的大军,他歪着脑袋对蒙武说:“君侯给你的锦囊呢?是时候打开了。”

    蒙武掏出锦囊打开将里面的布卷递给蒙骜,蒙骜仔细一看却是四个字,“围点打援。”

    蒙骜:“君侯的意思我明白了,攻城是假歼灭楚军援兵是真。蒙武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领五万精锐在巨阳城南设伏,记得把所有的斥候都派出去,还有赶紧找找附近的冷锋,在别人的地盘上干坏事不加个小心怎么行呢?敌军若是来的少就给本将吃掉,来得多就赶进巨阳城,嘿嘿,我倒要看看巨阳城里有多少存粮。”

    蒙武:“末将遵命!”

    蒙骜看着城墙上那个披着大红披风来回奔走呼和的楚将小声说到:“你就是项燕?可惜,不能跟你一决高下了。传令,弩炮轰城!”

    嘟嘟嘟嘟!

    “将军有令,弩炮轰城!”

    “弩炮就位,石弹,放!”

    呼呼呼,眨眼之间上百枚石弹呼啸而出划过长空越过城墙咂进巨阳城。霎那之间巨阳城内房倒屋塌烟尘遮日,秦军箭塔上的观察手连连摆动令旗。

    弩炮校尉:“标高四,换火弹,放!”

    呼呼呼,烈焰夹裹着浓烟飞进巨阳城内,眨眼之间巨阳城内火光四起烈焰冲天。项燕站在城墙上怒吼:“秦人欺我太甚,擂鼓,本将亲自率队冲阵!”

    咚咚咚咚咚,战鼓声震天响起,蒙骜听了一笑说到:“老夫正不愿意攻城你就自己出来了,好哇。传令,箭阵准备!”

    “弩手就位!”

    咔哧哧,秦军弩手迅速做好了射击准备,十几架攻城弩也同时准备就绪,寒光四射的三棱透甲锥和弩枪齐刷刷的对准了正在徐徐打开的城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