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1章 茅焦自荐

作者:江中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秦王政九年春,赵王偃率领大夫公孙乾、赵庞送公主敏代入秦,上将军李牧率军护送。就在赵王偃离开邯郸之后,楚王熊完病重,命上卿李园为送亲使送楚国公主熊诺入秦。

    赵王偃离开邯郸之后转道洛邑拜访吕不韦,俩人见面之后异常亲热,吕不韦设宴款待赵王偃,酒宴上除了赵国君臣及公主敏代之外,大秦河南郡郡守夏侯商也在做相陪。席间,赵王偃特意让公主敏代弹奏瑶琴一曲助兴,吕不韦拍案大赞敏代公主姿容绝代、琴技惊天,赵王偃趁势让敏代拜吕不韦为义父,但吕不韦均推辞不受。

    赵王偃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借着更衣的机会找来吕不韦门下一位赵国公子问计,那位公子说到:“大王若想让文信侯成为公主的依靠,让公主认文信侯为义父是不可行的。因为文信侯承认的义女只有一位,那就是白家大女白紫烟。文信侯推辞一是因为已经有了少君白紫烟,而是因为要避开嫌疑,所以这条路行不通。”

    赵王偃:“那该如何是好?敏代嫁入大秦若是没有赵兴外戚的支持如何能跟段玲珑分庭抗礼,寡人也不是非要敏代成为大秦王后,寡人只希望我儿不受欺辱,若能成为王后那就更好了。”

    赵国公子:“大王若想得偿所愿,不如投其所好换取他的支持。”

    赵王偃:“可寡人怎知他的喜好?”

    “大王,文信侯是如何被贬的您心里清楚,文信侯虽然离开咸阳可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蕲年宫中的赵太后。说起来赵太后也是赵国女儿,她是赵庞的义女马服君赵奢的孙女,论起来算是大王的姐妹公主的姑母,若是大王能劝得秦王迎回赵太后,既挽回秦王的颜面又成全了秦王仁孝之心,秦王必定心存感念这对赵国极为有利。而如此一来,文信侯必定也对大王感恩戴德,即使他不在咸阳也会告知君侯白宣照顾公主,即便不能为后至少也会成为宠妃。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赵王偃:“妙计。”

    酒宴过后,赵王偃没有急着回驿馆而是和吕不韦在书房内聊到深夜,具体聊些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赵王偃这一晚就住在吕俯。第二天离开时吕不韦盛装相送,赵王偃都上了安车了,吕不韦依旧三拜三叩,扶着车辕相送。

    赵王偃走后十天,齐王田建带着后胜入秦,顺路拜访吕不韦。因为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这部巨著,吕不韦现在是名传天下。人生于世到了每个阶段所求各不相同,年轻时的商人吕不韦就想改换门庭,所以他来了个奇货可居,成了大秦文信侯和相邦。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也经历了许多的荣辱心性逐渐平和,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把自己的这部巨著传遍天下。

    为此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洛邑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  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是说《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身后的白宣所以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就连齐国最古老的学府稷下学宫都开出重金求购此书,吕不韦算是志得意满了。

    可是人一得意往往会忽略其他,吕不韦就忽略了一斤很重要的事,他忘记了当年白宣送他离开咸阳时是怎么嘱咐他的。又或者是,吕不韦觉得我宣传我自己的书应该不会触怒嬴政,所以他就做了。但是事实证明自以为是是最要命的,吕不韦在不经意间给自己掘开了坟墓。

    齐王田建拜访吕不韦自然要求一部《吕氏春秋》而且不白要,田建不差钱一张口就对吕不韦说:“洛君,你府上有多少套《吕氏春秋》寡人就要多少套,只要你肯给寡人不吝财货。洛君若有其他需要,寡人一力承担。”

    吕不韦思虑片刻,他觉得只是赵王一人劝秦王效果不太好,若是加上齐王就差不多了,于是吕不韦说到:“大王若能答应帮不韦一个忙,不韦府中所有《吕氏春秋》白送大王。”

    田建一听有便宜可占连忙说:“洛君请直言。”

    吕不韦:“大王也知嫪毐谋逆牵连太后,虽说此事与太后有些干系但太后与我王毕竟是母子。古语有云子不言父过,先王早逝太后为了大王也是悉心操劳,如今行错一步也是悔之晚矣。我王有心饶过,但谋逆大罪律法不容。如今太后幽禁于蕲年宫中,我王不能尽孝膝下实乃人间惨事。长此以往有损我王威严和大秦国威,故此不韦觍颜请求大王从中劝解一二,若能解了这件尴尬事皆是大王恩德,我王定会感恩戴德,请大王务必应允。”

    田建捏着胡子说:“洛君真是个长情之人啊。寡人钦佩之至,洛君之意寡人明白了,洛君不必解释,大家都是男人个中道理不说自明。咳咳,这几件事寡人应下了。你看这样可好,寡人先去说服秦王,等到秦王迎回赵太后之后寡人再来取书,如何?”

    吕不韦:“多谢大王。”

    第二天,齐王田建辞别吕不韦前往咸阳,当车驾离开洛邑之后后胜埋怨田建。

    “大王何苦揽这种不讨好的事情。”

    田建:“相国何意?难道不花钱就能得到《吕氏春秋》这部巨著不好吗?”

    后胜:“不是不好,而是不好办。大王试想,自古最难断的就是家务事。嫪毐谋逆一事之所以在秦国内动静闹得不大就是因为这其中有丑事。所谓家丑不外扬,咱们是外人没事揭人家的丑事似乎不大厚道吧?臣听闻,秦国臣子为了劝谏秦王迎回太后已经被杀了二十七个了。秦王有言:有敢再说太后的事者,先用大鼎沸油煎了再杀。此所谓先煎后杀。大王,这事最好别管。”

    田建苦着脸说:“有便宜不占寡人于心不忍,再说寡人已经答应洛君了若是办不到寡人颜面何存?不行,你得给寡人想办法,既要让寡人占了洛君的便宜又不能让秦王对寡人怀恨在心。快想,想不出来今晚罚你睡帐篷!”

    后胜:“这个,大王莫急让臣想想。”

    然而到了宿营的时候后胜还是啥招都没想出来,于是驿馆内的空地上多了个帐篷,后胜一个人四仰八叉躺在帐篷内听着齐王那屋飘出的歌舞嬉闹之音,闻着酒肉的香气,后胜暗自懊恼。

    “你自己想占便宜又不考虑清楚,弄得不可收拾了才找我善后,可这送命的事情谁愿意去干啊,我能有什么好办法。唉,倒霉!”

    后胜正在发牢骚忽然帐篷外传来一个声音:“相国可休息了?”

    后胜气恼的说:“你觉得本相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安睡吗?有何事明天再说。”

    “相国,在下来找相国就是为相国解忧。”

    后胜坐起身来说到:“快快请进。”

    一个三十多岁面白长须的男子走了进来,后胜看着此人说到:“本相知道,你是本相的门客,你是那个那个那个谁来着?”

    那人微微一笑拱手施礼说到:“在下茅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