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0章 再让他们吵一会

作者:江中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次日,早朝之前,众臣齐聚章台宫正殿前。有意无意的,朝臣们分成了三块,就在早朝快要开始的时候,众臣眼看着嬴政和韩非手挽着手走出大殿。来到殿外,韩非转身对嬴政说到:“陛下留步,臣今天还有要事,九嵕书院一年一度的大考就要开始了,臣得回去安排此事。”

    嬴政:“爱卿且去,朕今晚在犬丘殿内设宴,爱卿可一定要来啊。”

    韩非:“这,臣遵命。”

    嬴政:“赵高,用朕的辒辌车送掌院回去,要加派护卫。”

    赵高:“陛下,这,这不妥吧?”

    嬴政:“朕没觉得有何不妥,朕怎么说你就怎么做。院首为朕为大秦写了一部奇书却不求回报,朕用自己的车接送他有何不可。记住,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去接院首,朕下朝之后要在犬丘殿内看到院首。”

    赵高:“喏。院首请。”

    韩非:“陛下,臣惶恐,陛下的车臣就不坐了,陛下若是愿意听臣说,那么臣自己去犬丘殿候着陛下就好了。”

    嬴政:“不行,朕怕你不来。你若答应了朕立身朝堂,真每天都能看到你,都能听到你说话,朕自然不会用自己的车去接你送你。正因为你不愿入朝,朕才要用自己的车接送你,什么时候你答应入朝什么时候朕就不接送你,如何?”

    韩非明白了,嬴政是故意这样做的,嬴政这些话的确有真心实意的部分,但也有故意让群臣知道的意思。

    韩非猜的没错,嬴政的确是顾亿的,他就是要让众臣都知道,韩非现在深受大秦皇帝的器重,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跻身于朝堂之上,而且绝对位置不低,权力不小。

    韩非还能说什么呢,嬴政摆明了就是要逼着韩非就范,强迫他跻身朝堂。韩信的确因此而苦恼,但也有一些兴奋和得意。

    “臣多谢陛下厚爱,臣不耽误陛下上朝了,臣告退。”

    嬴政:“爱卿莫要忘了和真的约定,不如中午你就来吧,就这样定了。赵高,掌院的人就不必回来了,就在书院等着。”

    赵高:“呃,喏!”

    韩菲苦笑着摇摇头,他冲嬴政躬身施礼之后转身离开,嬴政笑嘻嘻的送到了台阶边。

    “爱卿慢点,这台阶高上下务必要小心啊。”

    韩非:“臣知道了,多谢陛下,陛下请留步。”

    嬴政:“爱卿慢走,朕在这看着爱卿离开。”

    韩非心说我别在这客气了,没见那些官员们直勾勾的看着,那眼神实在是怕人,我还是赶紧走吧。韩非快速地离开了章台宫,直到他出了宫门嬴政才转身,他双手一拍说到:“朕和院首彻夜长谈,甚是痛快,院首之言振聋发聩,让朕受益匪浅。院首所写的《韩非子》这部书堪称旷世奇书,我大秦官员人人必读。好了先不说这个,上朝。”

    “上朝!”

    李斯今早上朝来的时候心情格外的好,也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放开手脚施展抱负。不料,刚才那一幕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么多年来,李斯对韩非这位师兄一直是很尊敬的,毕竟韩非是大秦最高学府九嵕书院的掌院,满咸阳的世家子弟和读书人哪个敢不尊敬韩非的。韩非的学问和本事李斯清楚得很,平心而论,韩非若是入朝为官,这朝堂上恐怕根本没有李斯的立锥之地。韩非若跻身朝堂,他的成就绝对是不次于大秦任何一位名相。

    当年韩非入秦之后李斯是既高兴又有些担心,可后来白宣把韩非招为门客,而且一直向当时还在位的秦庄襄王也就是嬴政他爹举荐韩非,而且最终让韩非当了院首之后,李斯的心才放进了肚子里。

    九嵕书院的院首地位尊崇,品级也不低,但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叫教书匠而已,这一辈子想进入朝堂就难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斯对白宣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觉得白宣是真的在为他打算,而那一段时间也是白宣这一派最团结最有凝聚力的时期。

    即使是现在,李斯虽然加入了赵高的阵营,但他心里还是感念白宣的这份情谊的。可现在,眼看着韩非突然名声鹊起,突然受到嬴政的器重,这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李斯感到自己刚到手的相位似乎不大牢靠了。

    赵高:“左相,李左相。别发愣啊,快领着大家进殿啊。”

    赵高的呼唤声让李斯清醒过来,李斯看了一眼赵高又看看另一边的冯去疾一眼,李斯知道自己刚才失态了,明天咸阳城内定会有关于他失态的各种风言风语。

    为了弥补李斯举起勿板看了一眼说:“多谢府令提醒,方才本相想起了一件事,是有关驰道的事情。本相怎么也想不起来,好在还记在勿板上了。”

    赵高:“左相想是太过劳累了,我大秦政务繁多左相辛苦了。”

    群臣:“是啊是啊,左相辛苦。”

    崔固:“左相再辛苦,难道还比得过君侯辛苦?自陛下登基以后,君侯有几天是在家中度过的,大秦每有危急,君侯都会挺身而出,要说辛苦,君侯才是最辛苦的。左相刚刚执政就说辛苦,难道说左相老了不成?左相再辛苦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言苦未免太早了,以崔固只见,我们做臣子的再辛苦也是应该的,吾皇陛下勤政爱民,丝毫没有懈怠之意。犬丘殿的灯光是皇宫内最后一个熄灭的,若论辛苦,陛下才是真的辛苦。”

    冯去疾:“崔大夫所言极是,我等身为大秦官员要为天下黔首做出表率。我等身为陛下臣自应该对得起陛下的重托,勤政是最基本的,岂能言苦?”

    段烈:“右相说得好,我大秦一统天下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君臣百姓上下齐心,将帅士卒拼死效命而来。为了大秦万世永昌,我等就是累死也应该甘之如饴!”

    蒙毅:“奉常所言极是,蒙毅心有戚戚!”

    啪啪啪啪。白宣一派的官员们用勿板敲击着手掌发出整齐的声音。赵高一派的人面面相觑,包括赵高李斯在内谁也没想到,就这么一句话却招来冯去疾等人如同暴风雨一般的抨击,看来,今后说话做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绝对不能给对方任何抓住把柄的机会。

    嬴政坐在宝座上悠闲地看着奏疏,他制止了太史和内侍想要制止殿外群臣的举动,应该说这就是嬴政想要的效果。朝堂上两派对立互相监督,这才有利于大秦嘛。试想,当国朝大事两派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事后,那最终谁说了算呢?自然是嬴政喽。那时候嬴政只需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就好,这两派就算有反对意见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下,因为只要一提出异议,那另一派就会立刻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啥事也干不成了。可以想象得到,今后大秦朝堂上两派对立的格局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这才是嬴政最终的目的。

    至于嬴政想扶持起第三股势力的打算,那其实是他为自己的继任者在铺路。嬴政并不知道,他的做法比现代西方的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构架早了几千年。所谓三权分立,也就是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权利、相互制约制衡。嬴政打算扶持第三股势力虽然不是严格按照三权分立去做的,但目的却是一样,就是为了相互制约制衡。

    嬴政设想中的第三股势力还没建成,朝堂上的两派已经开始互怼了,嬴政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思。

    他再次制止了站起身的太史。

    太史:“陛下,早朝的时辰已经过了,他们却在殿外争吵,这也太不像话了。”

    嬴政:“治国理政就是这样,就好比是一家一户过日子,你见过不吵架的人家吗?”

    太史:“臣,没见过。”

    嬴政:“这就是了,吵吵就吵出办法了,吵吵就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治国也是如此,不争不吵怎会有好办法出来,既然必须争吵,在殿内或是在殿外不都一样?”

    太史笑道:“陛下之言真乃至理,臣受教了。”

    嬴政:“你把众臣所言单独记录。”

    “喏。”

    嬴政:“不急,这刚开始呢,再让他们吵一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