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6章 不足与谋

作者:江中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项羽:“亚父,昨日咱们不是商量好了三分关中,章邯占据其一的吗,缘何今天变卦?”

    范增指着项羽手中的玉玺说到:“若是他不送这个,我还可以按你我商量好的准他为雍王。可是这厮竟然把天子印送给大王,大王可知其险恶用心何在否?”

    项羽:“只不过是一颗大印,即便是天子印又如何?亚父觉得我不能做天子吗?”

    范增:“你当然可以做天子,不过先得把你头上那位解决掉,而且还不能让天下人说出逼宫、篡位、更不能做出弑君之事。毕竟,他是我们共同推举出来的楚王,是各路诸侯的共主。反秦大业,还离不开他。”

    项羽:“杀进关中占了咸阳之后,他还有何用?还不是听寡人摆布。”

    范增:“你怎样摆布他都可以,你也可以为天下共主,你甚至可以让熊心让位给你,但你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杀了熊心,你若杀了他,就会导致离心离德,众叛亲离,即使跟着你的人也是各有打算,你愿意这样吗?”

    项羽:“亚父,寡人打败了秦军,打败了章邯马上就要并进关中杀入咸阳。楚王封寡人为西楚霸王,寡人现在已经和他平起平坐,还用他让位于我吗?打下咸阳杀了胡亥,寡人便可威震天下,到那时寡人就算不说,诸侯谁敢不服!熊心若是识趣就应该主动让位并臣服于寡人才是。”

    范增紧皱眉头看着项羽,他发现项羽和项梁真的不一样。项梁是那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机智果断,赏罚分明且目光如炬的人。

    当年项梁在吴中时威信颇高,当地缙绅、士大夫皆出其下,任何事情都以项梁马首是瞻,所有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正因为如此,掌控江南的白宣尽管费尽心机、巧妙安排,但黑冰台针对项氏叔侄为首的反秦势力的绞杀行动虽有收获却难断其根的原因所在。

    项梁也是利用这种条件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子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会稽太守殷通本打算把项梁找来商议共同起事,但项梁却看出殷通还在左右飘摆的,于是项梁果断的命项羽把殷通杀了,彻底解决掉了一个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其机智果断的一面。

    项梁和项羽起事后,项梁张楚政权上柱国(楚国官职,统领军队的最高将领)率军渡江西进,屡胜秦军。陈胜死后,项梁听从军师范增之计,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怀王封项梁为武信君。

    ,由此可见项梁的智谋和战略眼光非同一般,说他目光如炬也是恰如其分的。

    说到项梁赏罚分明是有例为证的,项梁在会稽得到精兵八千后,将跟随他的人纷纷委任为司马、校尉等重要职务。但有一个人却一直没有被委任,于是此人找到项梁问:“为啥不给我官职呢?”

    项梁当众回答说:“在某某人的丧事中,我曾委任你为主事,事情办得很不怎么样,你忘了么?如今我等反秦,是拎着脑袋九死一生的事情,其责任要比当初大得多。我觉得你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等到你有这个能力时再说。”

    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不禁默有所悟,其实项梁早就在为反秦复国谋划,并为此物色人选了,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项梁的远见和随时随地默默观察的选拔意识。由此可见,项梁不仅赏罚分明,而且深谋远虑。

    正是因为项梁有诸多优点,再加上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大将,项燕为国捐躯的壮烈一直被楚人记在心中,所以范增才以七十高龄投奔项梁,共襄反秦大业。

    可惜的是项梁出师未捷身先死,范增便把一片真心放在项羽身上,可是项羽和项梁完全不同。应该说项羽的个人勇武和军事才能是超过项梁的,但是他的傲气和直来直去的脾气就像是一个从小被长辈溺爱骄纵的,永远长不大的任性的孩子。

    尽管范增处于对项羽的关护不愿承认,但在他心里已经看出项羽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刚才又听到项羽如此说法,范增在有勇无谋上又加了一条,不忠。如此看来,项羽除了勇武之外,其他方面真的没法和项梁比。不过,项氏叔侄是范增自己选的主公,范增就算哭着也得辅佐项羽到底。

    范增:“此事暂且不提,想收了章邯,杀了几十万秦军,然后杀入关中攻进咸阳斩杀二世胡亥之后再说。”

    项羽:“亚父,寡人想好了,受了章邯之后,我军不走潼关。”

    范增:“章邯掌控潼关,收服他就等于将潼关握在手中,可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关中,不走潼关走哪里,难道你要走函谷关?”

    项羽:“正是。函谷关号称天险,秦人借此对抗六国,杀得六国伏尸百万你血流漂杵。六国联军每次伐秦,至函谷皆败走。就连信陵君魏无忌都死在函谷关前。在寡人看来,我军只有攻克函谷关杀进关中,才能击垮秦人的反抗,才能让他们俯首帖耳,惟命是从!”

    龙且听了项羽的话那是满脸兴奋,他看着项羽的目光里满是崇拜。年青人就是这样,热血上涌时做出冲动的选择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像范增这样的长者来劝诫引导。

    范增:“大王此举范增决不答应,还请大王按照之前商议好的计策行事。大王,要知道,刘邦可是已经杀进武关了。”

    项羽:“他进了武关又如何,还不是泥牛入海,肉包打狗。”

    范增:“我看刘邦此人非同小可,其野心颇大。自他攻克武关之后,虽然没有新的消息传来,但是运送粮草物资的车队以及熊心派给刘邦的补充士卒却源源不断进入武关。蓝田大营是挡在咸阳和武关之间的军事要塞,关中精锐秦军皆驻扎于此,刘邦破武关时兵力充其量有五万人,想要破蓝田大营必须备好充足粮草,增加兵力。因此依老夫之见,刘邦不是没消息而是在蓄势待发。大王不可掉于轻心,请大王收回成命,全军只走函谷关,务必要赶在刘邦之前杀进咸阳。”

    项羽:“亚父,我意已决,全军必须走函谷关入秦!”

    范增气得老脸通红,他用拐杖不断杵着地面,憋了半天才喊出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