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9章 衣带诏

作者:思无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第999章 衣带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大汉的混乱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恒帝至灵帝,历经两代帝王,走到如今刘辩登基,天下早已大乱,离崩盘,只差一步之遥。

    历史上,是因为张角的黄巾军起义,动摇了东汉的根基,引发了皇权与世家豪强的矛盾,直接导至群雄并起,地方上诸侯混战,人人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成为曹操手中的吉祥物。

    如今,虽然张角没有直接掀起黄巾起义,但是西凉李玄的太平军、各地反王烽烟不断。

    再加上灵帝刘宏突然暴毙,死得不明不白,

    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直接开片,打得人头猪脑,

    最终导致袁氏引来地方军阀董卓入京,将刚刚宰掉何进,手里执着滴血的人头,还没来得及大笑三声的十常侍们一锅端了。

    可惜最后袁氏也没能坐上想要的位置,董卓野心勃勃,仗着手里的兵马,直接挟持了少年天子刘辩,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

    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城头变幻大王旗,

    权力更迭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董卓乃是边外寒门子弟出身,军阀大佬,和朝廷那些世家门阀,诗书传家的儒门不是一个路子,双方的矛盾越演越烈。

    在这一系列的动荡中,东汉朝廷的威严早就荡然无存。

    最后又在洛阳大火和董卓强行迁都的过程里,扯下大汉朝廷最后一块遮羞布。

    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的天子,只是董卓手里的一枚棋子,一个傀儡。

    天子既不是君权神授,也没有老天垂怜,

    没有什么神圣可言,

    套用一句老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天子者,乃兵强马壮者自为之。

    从这一刻开始,大汉十三州,各地的州牧、郡守,地方军阀,心思活泛者,都有了自立之心。

    或拥兵自重,

    或执棋观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这其中,一些有能力,有势力的地方诸侯也开始崭露头角。

    如汝南袁绍、袁术、豫州曹操、荆州刘表、汉中张鲁、蜀中刘璋、徐州陶谦、并州丁原、兖州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张扬、长沙太守孙坚……

    本来这份名单里应该还有北平太守公孙瓒,可惜这哥们好死不死,把主意打到张角头上来,结果被天师大军吞没,直接敲出gg。

    另外按原本历史,此时袁绍应该是渤海太守,曹操是骁骑校尉,可惜随着张角扇动蝴蝶翅膀,这两哥们只能另外找位置。

    还有原本的西凉太守马腾,现在被李玄的太平兵给吞并了,乖乖在李玄座下效力。

    自从汉灵帝刘宏死后,短短两年时间里,大汉内出现这么多林立的山头,这么多诸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属于诸侯混战的三国时代,已然到来。

    如今,受董卓之命,李儒前来游说张角,不为别的,只为“拉兄弟一把”。

    因为董卓,已经撑不住了。

    “衣带诏。”

    张角座下重臣中,李君巧出列,她没有向李儒发难,只是向张角轻声说出这三个字。

    霎时间,一向云波不惊的李儒,脸上色变。

    没错,李儒这次来,是迫于形势无奈,不得不来。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衣带诏。

    原本“衣带诏”的事件只存在于《三国演义》中,正史《三国志》并没有提到有这一段,但是在眼下,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这是一次极严重的政.治事件,令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合法性被破坏。

    既然天子都发衣带诏,向天下诸侯求救了,你董卓分明就是乱臣贼子,还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不用说,就是干,

    召集天下十八路诸侯,大家一起上去干死董卓,然后大碗吃肉,岂不美哉?

    董卓慌了,

    初入京面对十常侍和小皇上、皇太后何氏,面对满朝文武时,他没慌。

    因为他手里有兵。

    面对属下的背叛,面对袁绍和曹操阴谋行刺自己,面对一次次刺杀,哪怕最危险的一次,刺客的刀已经快碰到他鼻尖了,他也没有害怕。

    但是这一次,董卓真的慌了,怕了。

    因为他知道,如果失去了大义名份,失去了主掌朝政的合法性,天下诸侯共击自己,自己是扛不住的。

    西凉军虽强,也不过十来万人,而且还不可能全数带在身边,总得派人出去分兵驻防。

    要是真的集合天下诸侯,董卓只能替自己提前发丧。

    绝望之下,他想到了张角,想到了当初的口头盟约,立刻拍板让李儒出使。

    关键时刻,你得拉兄弟一把啊。

    毕竟,你这“冀王”封号,可是兄弟我把你抬上去的。

    当然,董卓心知肚名,之所以没有撕毁盟约,之所以还留着张角存在,还不断的封官许愿,就是为了张角替自己分担火力,替自己做背锅侠。

    本来一切都计划得好好的,谁知道那个杀千刀的小皇帝居然给玩这么一出?

    你奶奶的,乖乖做一个傀儡皇帝不好吗?

    老子早看出这刘辩有反骨,想废了他另立个小皇帝,可恨……要是早点换了就好了!

    董卓心里恨啊~

    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张角这边爆出点什么,来替自己继续背锅。

    但是张角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王上,衣带诏此事不知真假,谁也没有见到过,或许是有人矫诏来混淆视听,也未可知……”

    李儒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

    大家都是聪明人,衣带诏是真还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已经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董卓执政的合法性已经动摇了。

    衣带诏哪怕是假的,也已经给天下诸侯足够的借口。

    假做真实,真亦假。

    这世道,不过如此罢了。

    大殿沉默着,隐约可以听到有人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想知道,天师现在做何打算?

    李君巧只说了“衣带诏”三个字,便退回朝臣中,双手交叠在身前,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状态。

    贾诩在一旁轻摇着羽扇,嘴角带着微笑,眼里闪动着深邃的光芒,谁也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萧胡平,目光平视面前的空气,似乎那里面有什么难解的奥秘。

    而徐庶,则是有些担心的看向张角。

    不知自己这位年轻的主公,会如何应对。

    张角手里盘着一串珠子,那是用上好翡翠经巧匠之手打磨而成的拇指粗的圆珠,一颗颗如圆润的珍珠一样,经由张角的拇指摩挲,发出清越的声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