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废物也能变为宝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那谁可曾经说过的,这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废物,有的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大宋的厢兵们是人,当然更不是废物。

    但是,大宋的厢兵制度,也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压得大宋朝的财政喘不过气来。

    可是,叮在大宋的身体上吸食着大宋的厢军,他们非但不能起到保家卫国的作用,还经常会给地方带来各种麻烦和祸害。

    杨司锋是知道的,若真要抵抗金兵侵略的话,禁兵都指望不上,就别说这些厢兵了。

    至于说清剿土匪?若是他们真的给力,梁山周围也就不可能有多达十几路总人数近万的土匪山贼了。

    所以,他们这群人,真的就是一群叮在大宋的身体上不住的吸血的蚂蟥,只怕直到大宋倒下,他们才会放弃继续吸大宋的血肉。

    可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们也应该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当然,全国几十万厢兵,他们不可能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废物,他们当中,也一定会有少数有血性有担当有理想的大好青年。

    可是,就算他们有些想法,在这个大环境中,他们的想法,也只是让他们更加的不合群,事实上却什么用都没有。

    杨司锋觉得,哪怕是为了减轻国朝的财政负担,他也得做点什么才好。

    张叔夜毕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出门之前,估计还干过苦力,又骑马跑了这一两百里的地,这会走了一圈之后,立即就气喘吁吁起来。

    “老师难得来一次,不急着这一下子,咱先回去歇歇,昨天咱杀了头猪,香香又学了几道新菜,咱师徒俩今儿个好好喝上几杯,再慢慢说。”杨司锋立即体贴的搀扶上了张叔夜说。

    想到如何把这批厢兵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他脑海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但是,他首先还是得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才好。

    “罢了,真的是服老了,明天再看吧,也不知道你小子有什么不想让老夫看到的?这一晚上你还能藏起来不成?”张叔夜也不再矫情,跟着杨司锋回了家里。

    香香、韩立秋、韩娟等人先后过来给张叔夜见过了礼,当张叔夜看到韩娟的时候,脸上微微抽了抽,不过,瞧她在杨司锋面前低眉顺眼的样子,并没有吭声。

    杨司锋领着张叔夜进了书房,一进门就把炉子的盖子打开,搬了张小凳子放在煤炉子旁边道:“老师烤烤火,吃饭还要一会儿,学生写个东西给你看看。”

    “你小子真的是没有个良心,都不让老夫喘一口气,先去给老夫倒杯热水喝喝再说,”张叔夜不客气的坐下来,疲倦地挥挥手道。

    杨司锋转身去倒热水,回来时,张叔夜却蹲在煤炉子旁边不住的打量,接过开水之后,住好奇的说:“你这个炉子倒是挺好使的,随便就能搬动,而且这很快火就燃上来了,就不知道费不费钱。”

    “正要和老师说这个事情,”杨司锋立即热情的解释道,“这家伙费不了几个钱,买个这样的炉子,也就是一两百文钱的事,家家户户都买得起,而且,这种炉子晚上都不会熄火,只要盖上盖子就成,家里的女人大概最喜欢了,次日起来的时候都不需要重新点火了。”

    没有意外的,这个就是后世的蜂窝煤,杨司锋心疼韩立秋怕冷,特意让杨玉立赶做了两个,这两天才开始用上。

    “你知不知道,在这样的冬天里,有钱人倒还好办,穷人们家里,连个厚衣服都没有,都是靠着身体硬扛的,许多人就是扛不过受冻,染上了病死的,他们是冻死的,若是真的象你说的这样,家家户户都买得起,那可是一桩大功德,你小子这样的事情可不要讧老夫。”张叔夜激动地说,“还有,你说这东西真的省煤。”

    “是的,老师,这种烧煤的办法,比平常的至少节省一半以上。而且,学生正想和老师说的也是这件事,学生打算在梁山建立专门这样的作坊,就是人手有点不够,学生就想,厢兵不是经常没有什么事情干,还会祸害地方么,若是把那些厢兵们用起来,再付给他们工钱,你说他们愿意么?”

    “你真的打算把这群废物利用起来,打上了他们的主意?”张叔夜玩味的望着杨司锋。

    “当然,学生看过了,他们那些人可能不是合格的军人,但他们并不象老师说的那样的废物,他们可以是合格的建筑工,自然也可以是合格的工匠,只要有足够的奖赏,他们也应该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的。”

    “哦?说说你的看法来?不过我可告诉你,别总想着钱的事情,朝廷已经在他们身上花了太多的钱了,是百姓的民脂民膏养着他们的,他们能为朝廷做点事,那是他们的福份,不要总想着给他们钱,你的钱很多么。”张叔夜瞪着杨司锋道。

    不只是张叔夜是这种想法,只怕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朝廷已经拿了钱粮养着他们了,再继续给他钱,凭什么啊?

    可若是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杨司锋决定暂时撇开这个问题,继续解释道:“学生留意过了,厢兵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他们的特长的,他们并不是废物。就比如他们擅长建筑的,学生觉得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去承接建筑的活啊,让他们多做点事,免得他们去祸害百姓们,也能让他们一展所长不是?”

    不只是厢兵,只怕大部分人都是这德性,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想着做点什么事情让自己充实点。同样这些厢兵们祸害百姓的时候,倒也未必是他们真的有那么坏,想做那些坏事。他们可能完全就是闲的,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他还梦想着,若是能把这些厢兵组建成一个个建设兵团,那时候就不是国朝的负担,反而是国朝的大功臣了。

    “你继续说,”张叔夜摆摆手,终于一脸严肃的样子作聆听状。

    “好吧,就算这些人是朝廷供养他们的,咱们不需要再给他们工钱了,可是,咱可以拿一部分钱用来奖励他们当中干得好的,有钱财的激励,学生以为,他们不可能会和钱财过不去的。”

    “你等等,”张叔夜突然摆摆手,“就算你这齐东需要很多的厢兵帮你搞建设,你们也能付得起这个钱,可是,等你齐东的建设搞完了呢,你知不知道,国朝有多少光吃饭不干活的厢兵?”

    张叔夜竖起一根指头来:“一百万,足足一百万啊,再加上一百多万禁军,他们就象一群吸血虫一般啊。老夫主管过几年的尚书省,国朝的税赋,就是被他们这伙家伙吃掉了啊,可真若是有战事的话,正如你所说的,这些家伙根本指望不上啊。”

    “只要老师支持学生去实行,学生有的是活儿让他们干。”杨司锋毫不迟疑地接道,“老师从济宁来这梁山,想必路上颇多颠波吧,若是学生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修通青州、济宁到梁山,再到齐东的官道,他们这一千人,三年都完不成吧。试想想我大宋朝有多少官道需要修?试想想,若是从汴京出发,我们的官道能通达国朝的四朝八方,朝廷的旨意,能让四方的百姓们很快就能知道,各地的货物能能过官道转运到四面八方去,那又得需要多少的人?老师,莫说是100万啊,学生怕是到那时候,200万的人都不够用啊。”

    “你小子…”张叔夜长长的吁了口气,“若是真的能把这100万厢兵变废为宝,咱大宋产还怕什么金国西夏国什么的,真要到那一天,你小子将会成为我大宋朝最大的功臣,甚至还会彪炳千秋的啊。”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