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0章 春江水暖商先知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能不能彪炳千秋、流传千古,杨司锋真的不在乎。

    他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金人不敢再觑视我大宋朝的土地和家园,让他们老实的在北方放牧就好。

    他还希望陪着自己的巧云过着没羞没臊的日子,不希望她和赵佶父子一起,被掳到北方去,忍受那惨无人道的悲惨岁月。

    张叔夜终于有点意动的样子,良久后才缓缓说道:“别人能不能被你小子忽悠住老夫不知道,但老夫是被你忽悠住了。罢了,可告诉你小子,想完成这个任务,光靠嘴皮子可不行,老夫想要你的实际行动,你的实际行动在哪里呢。”

    然后,杨司锋的后脑勺又遭到了张叔夜的一记偷袭。反正他都习惯了,老爷子似乎不揍他一顿就不舒服,他开始有点同情起那个还在李金娥肚子里的小师弟或小师妹来了。

    “你的策论呢,拿来给老夫看看。”张叔夜吼道。

    杨司锋忐忑的拿出自己这两天写的策论,有点不敢示人似的,畏畏缩缩的递了上去。

    “比上次有点进步,可还是不够,”张叔夜看了之后摇头道,“就你现在这水平,想要混个进士出身的话,如果官家不给你放水,你是不可能实现的。你若是考不上进士,老夫怎么放心把济宁交给你,不把整个济宁交到你手上,你怎么能实现你自己的愿望,老夫又怎么敢放心的进中枢。而且,若是你没有东华门唱名,又哪来的同科学子和你呼应,以实现你的愿望。”

    “老师,其实学生已经有了准备,”杨司锋面带羞色地说,“胡铨、种彦崇他们几个的文采都比学生强,就算学生考不上,他们也多半能考上的。他们现在虽然只是担纲一个保正,可在学生看来,他们若是当好了这个保正,以后他们若是放为地方父母官的,他们会不自觉的把梁山的许多规矩移植过去的,因为,这里的规矩都是已经经过验证过了的,他们不需要再摸索了。还有一点,学生以为,凭这几位的本事,以后他们当一个知县知州的话,不会比他们现在当这保正容易。”

    “你小子,”杨司锋又一次遭到老爷子的巴掌,“没想到你小子玩这么多心眼,这会就知道拉帮结派了?”

    随即又马上叹了口气说:“罢了,老夫老了,赶不上你们年轻人了,想做一件事情,还是得需要一批人才行啊。安石相公当初为什么不能成功?其实他的主意许多是对的,就在于没有人能切实的将他的理念贯彻下去啊。罢了,你爱如何如何吧,老夫乐享其成。但老夫要提醒你一句,君子虽群但却不党,你们抱在一团,不是为了要谋取自己的私利,你们是为了苍生百姓的,不要把你们当作蔡京之流了。”

    “学生知道,多谢老师的教诲了。”杨司锋心悦诚服的点头称是。

    “老爷,该吃饭了,”香香探进脑袋来。

    杨司锋这回心事大定,喝酒的状态自然好了许多,终于让张叔夜尽了兴,第一次美美的喝了学生家的好酒了。

    梁红玉不在这边,杨司锋的三位小妾,俨然以韩立秋为首,安静的坐在另外的小桌子上,一等杨司锋有所要求,则三个都会抢着来端茶倒水什么的。

    张叔夜喝了点酒之后,好几次欲又止,杨司锋家的三个小妾是怎么相处得这么融洽的?他家里怎么两个就让他头痛不己了?

    可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自己连学生都不如,还是生生的忍住了。

    张叔夜在齐东呆了两天,甚至还观看了部分的歌舞排练,可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离去。

    不过,因为1000济宁府的厢兵的加入,齐东的建设进度果然进了许多,主街两边的酒楼、客房、商铺等先后落成。甚至已经有些闻风而来的商户前来打听,能不能在这里置下几个铺面。

    果然,什么时候商人的嗅觉都是最为敏感的,他们已经感觉到了这里很快将成为一片热土了。

    杨司锋已经向汴京以及周边州县的社会名流以及地方士绅们发出了2000份请贴,再加上高强和张叔夜等人答应带来的捧场团队,也不确认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前来捧场。所以,杨司锋不假思索的拒绝了他们租赁铺面的请求。

    不过,齐东未来的繁荣,肯定离不开这些商人的捧场。杨司锋虽然给不了他们现成的铺面,却承诺,已经在建的几条上街边上的、已经划好的建筑地,将公开向各商户们售卖,一亩地只需要1000贯钱。

    所有人都认为杨司锋疯了,这么偏僻的地方,以前最多也只有三四千个的本地居民,那些商人们除非疯了才会来这里买这么贵的地皮。

    令他们很失望的是,闻风而动的几个商户,当即拍下几百亩地,齐东还没有开始任何营业,拱手就得到了几十万贯的收入,可叫那些人吓傻了眼。

    可杨司锋却是知道,只要自己的计划如期实施,不要多久,这批在齐东置下大片土地的商人们,将会成为北宋朝的首批暴富的人之一。

    财富虽然可能会奖励那些勤奋的人,但他们似乎更亲睐那些眼光独到,还敢于冒险的人,人类历史的无数次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北宋朝的商人地位虽然不是很高,但因为其土地兼并政策,他的百姓们还需要经商以维持生计,所以,北宋朝对商人还算比较宽容的。又因为宋朝的皇帝还算和善,不是戾气重的主,所以,他们更加不担心他们显富了之后,会遭到朝廷方面的媷羊毛的行为,这一点,北宋朝的朝廷,可比某些自我吹嘘的官府有节操得多了。

    那些置下地的商人们知道他们现在开始修建铺面已经来不及了,但他们已经从齐东知的告示中得知,盐铁交易在齐东境内,将会采用和其它商人一样的税率,都只征收一成的时候,他们立即敏锐的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因此他们抓紧时间都搭建起了各式帐篷,并从周边各地运送物质打算前来交易。

    所有人都在看他们的笑话,都在嘲笑他们可能会血本无归。杨司锋也生怕他们打了退堂鼓,还召见了他们的代表几次,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真亏了的话,齐东军将会替他们兜底。

    不过,这些商人们似乎挺有自信,对于杨司锋的好意,只是委婉的谢过了之后,对于其它的要求,他们并没有提。

    就在离开业还有十天左右时间的时候,高强带领他的纨绔团也急急的赶到了齐东来了。

    当看到眼前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房子,以及已经有了模样的一主一副两条街道的时候,高强还是心中没有底,偷偷的找到杨司锋说:“杨兄,我这回可是在汴京号召了三十几个纨绔们过来这里游玩了,还带了几十个商家的管家们,我可是和他们说过这里有发财的机会的,可是,这里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若是咱们失算了,这回我回汴京可是真没脸了。”

    当高强告诉自己,他还带来了几十个商家的管家时,杨司锋心头的一块石头彻底落下了地,淡淡地告诉他说:“高兄,你可以一万个放心了,都说春江水暖商先知,商人的感觉是最敏锐的。放心吧,这回我们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你不要欺负我读书少,明明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什么时候成了春江水暖商先知了,”高强马上跳起来说。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