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人这一生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冲动的、但却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决定。

    至于别人会不会说自己的脑袋有空,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若是别人的话,未必会有这种勇气。可对李清照来说,她若是也和别的女人一样那么害怕别人的眼光和说法,那她就不是李清照了。

    尽管知道自己这样可能是在玩火,可能真的会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可李清照只是稍作思考,便答应了杨司锋的请求。

    她留下来,留下来呆在梁山,帮助杨司锋建设一个象样的学堂。

    当然,梁山现在是有自己的学堂的。

    但胡老夫子年纪大了,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不说,关键是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教授不了那么多的学生。

    而李清照,哪怕她现在只是一个人,却在诸多的读书人当中颇有影响力,许多读书人甚至还是她的狂热粉丝。

    因此,杨司锋希望李清照能留下来帮助他一把,利用李清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书人来到梁山,看看他们的学堂,感受一下梁山的风气。

    当然,如果他们能留下来作为梁山学堂的教习的话,杨司锋自然是举双手欢迎。他们要是愿意成为梁山某个保的保正的话,杨司锋也会遂了他们的心愿。

    但是,杨司锋更希望的是,能有一群有想法有能力还有学识的年轻人,来到梁山感受一下梁山的风气,感受梁山不一样的地方,感受杨司锋之加予梁山的不一样的思潮和氛围。

    当然,杨司锋曾经只是一个小屌丝,他并不以为他就全部是对的。

    但他好歹有来自后世的新潮的思想和理念,他希望将他自己的想法与那些同样有想法的年轻人的思想发生碰撞,说不定就能碰撞出更适合当今大宋之发展的新理念出来。

    李清照听了杨司锋的想法之后,哪怕不是为了这个人,都被他说动了,真诚地说:“清照虽然受诸多的士子们的爱护,可清照还以为自己只是个无用的读书人,只有司锋才是对国朝对百姓有用的人。但如今听司锋这么一说,清照或还真的可以帮司锋一把,不要多说了,我答应留下来就是。”

    杨司锋听罢,偷偷的松了口气。

    北宋朝的文人们追星的浪潮,可一点都不比后世的差,有李清照这块招牌在,他就不信吸引不来许多的读书人。

    当然,这些读书人当中一定有反对他杨司锋的,也会有支持他的想法的,当然,更多的应该都只是来打酱油的中立派。

    然而都不重要,只要他们能来到这里,能看到梁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他们自己自然会思考的。

    大宋朝已经够好,但还远远的不够,所以需要新的思潮新的理念。杨司锋希望自己成为投入这个平静的湖面的一块小石头,能带动更多的人泛起更大的涟渏。

    大宋不能继续这个样子了,因为按这种步骤走下去的话,过几年,是真的就会亡于多金人的铁蹄下的。

    赵巧云一听李清照的回答,马上就眉开眼笑起来道:“有李姐姐在,我就放心了。后天我就要和哥哥回去了,这家伙那么不老实,我怕没有人盯着他,他很容易就变坏了。李姐姐你可得给我好好的盯住他,不要让这家伙学坏了。”

    李清照有些心虚的应了声,居然想到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儿:“姑娘,你难道真的就不知道有监守自盗这个词儿么?”

    不过赵巧儿可能是真的年轻,她也是真的信任李清照了。毕竟李清照比杨司锋大了十岁不说,还是前朝相爷赵挺之的儿媳妇,她也根本不会往那方面去想。

    得了李清照的首肯之后,她俨然女主人般的,张罗起李清照的起居来。杨司锋偶然才想起来,赵巧云给李清照安排的房间,居然是当初何诗琪住过的房间。他只有暗暗祈祷,赵巧云不要知道何诗琪的存在就好。

    安排好了李清照,赵巧云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行装来,因为,她都出来一个月了,也确实要该回去了。

    而且,汴京第一届的足球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赵枢作为赛事的组织者,他必须得到位了。

    张叔夜的济宁联队也已经和各个球队进行了多次热身,据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可惜的是,杨司锋和六个太学生们主要任务是准备科考,就没有时间去现场捧场了,想起来也感到遗憾而顿足不己。

    而且,为了支持杨司锋的事业,张叔夜也算是真的豁出去了。

    他不只将自己治下的任城县划出了两个镇归入梁山军,还厚着老脸手到崔彦达,从青州划出了两个镇归入齐东军。

    自然,只要他们这些知府知州老大人同意了,又还是皇帝器重的人,中枢的那些人也只会捏着鼻子认了。

    有了这四个镇并入两个县,这两块地方算是连成一片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梁山军和齐东军,终于有点军县的模样了,而不是只有几个难民安置点的草台班子了。

    送走了赵巧云兄妹俩之后,杨司锋将政务都交给了其它人,开始一心的攻书了。

    而他的文言文写作的水平,也在李清照悉心的指导之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李清照带来的那些秀才们,虽然能力方面各有千秋,但他们显然很重视这个工作,尤其是杨司锋暂时委任的暂代他处事的书令史,更是将上上下下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这让他更能专心的读书写作了,要是还没有点进步,不只对不住李清照,也对不起这几位放弃了科考来充任保正的秀才们了。

    事关自己的颜面,以及杨司锋未来的前程,张叔夜也确实不太放心。

    这不,隔不多久,他就会亲自跑来梁山一趟,指点一下杨司锋的学业。

    好在,济宁和梁山的官道已经在修建之中了,济宁的厢兵也被杨司锋雇佣了下来,只需要给付普通劳工一半的薪资,他们就会干得热火朝天,这不,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条路就已经延伸出了十几里远,张叔夜想来梁山也比以前容易了许多。

    张叔夜又一次看完了杨司锋的策论之后,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突然望着杨司锋说:“老夫自然是相信你和清照是清白的,可是,你们之间毕竟有过那些传言,你有才华,清照虽然大你几岁,也算是人间绝色,你把她留在梁山,你就真的不畏世人传言,就真的不怕英雄难过美人关么?”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