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1章 读书人不是废物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能帮助岳飞进入士大夫的群体当中,就算真发生最坏的那一幕,只要有咱岳将军带兵,还怕什么。

    不,那时候不应该叫岳将军了,该叫岳相爷才对。

    只要大宋的士大夫们不能率性的将岳飞捉起来拷问或者陷害的话,以咱岳飞去领军,就算真的被他们捉去了徽、钦二宗,还不是随便吊打他们金兵,还要怕他们么。

    只要有岳飞这种无敌的统帅存在,杨司锋只管努力的种田造枪,给岳飞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和粮草,莫说收回幽云十六州,将东北纳入大宋的版图,我们甚至还可向南拿下安南,向西攻取西域,甚至说打到欧洲去都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那至少都得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当前的紧急任务,还是如何落实好去北方的带兵人物才是。

    “老师这样看行不行,种彦崇这小子虽然是进士出身,可他家是将门啊,这个时候他们将门不站出来,还什么时候站出来呢,咱们在真定也设立一个军州或军县,让这小子去知军州,老师以为如何?”杨司锋灵机一动道。

    “你小子,还真的会知人善用,张叔夜轻松地笑了起来,”要说,这小子虽然有点吊儿郎当,还真的能干这件事情,按你的本意,驻扎北方的军队,仍和梁山军一样,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打仗,而是和当地的辽人搞好关系是吧。”

    “是的,学生就是这么想的,”没想到老师这样上路,杨司锋也偷偷的乐了,这得省自己多少的口水啊,“当然,他们是国朝的军人,时刻都不能忘记了打仗是他们的使命。军人是用来打仗的,而不是来喊什么和平口号的,一旦军人天天只会喊要和平的口号的话,这支军队可就完蛋了。这也是学生希望他们去北方而不是去南方的原因。南方的都是我汉家百姓,那是我们内部的矛盾,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学生以为都是可以调和的。至于北方,那些女真人可是属狼的,在他们没有驯化之前,咱们可得时刻做好和他们斗争的准备。”

    “得了,得了,就知道你小子又是满口的大道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连为师也来教训,”张叔夜笑着摆摆手,“这些道理虽然听起来有些荒涎不经,可仔细一想还真的有道理,当兵的就是为打仗而生的,一群丘八们整天喊和平,那还打个屁的仗啊,干脆和人家一家亲得了。罢了,老夫叫小种说说,他不肯也得肯,谁让他是种家的子弟呢,这个时候不上哪个时候上?”

    “可是,老师,学生还有一件事情。杨司锋皱了下眉头道,种家可谓替国家流尽了他们能流的血了,种帅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种彦崇现在是老种帅家的独苗了,不管合不合情理,也不管别人会不会说学生荒唐,这小子去北方之前,学生可得给他下命令了,不让五六七个姑娘怀上他的骨肉,坚决不能让他上战场去,要不然,我们都对不住老种帅啊,国朝不能这样对待种家人。”

    种彦崇本来还有个弟弟的,可是年少的时候就夭折了,他的爹和他的叔叔也先后死在了战场上,所以,种彦崇真的是种师道家唯一的子孙了。

    虽然种家一定还有其它的儿女,种师道可是有五兄弟呢。如果杨司锋记得不错的话,这位小种公子也是没有留下子嗣就牺牲在了战场上,让这样一位替国家流牺牲的老人绝了嗣,更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好兄弟,杨司锋就觉得于心不忍。

    “荒唐,”张叔夜再次骂道,可随即又黯然了,种家的事,显然他也是知道的,无力的挥挥手道,“罢了,随你了,老高家几十个小妾也没有什么,你爱如何整如何整吧,就算是你本人要纳几十个妾,只要公主没意见,老夫就当不知道,眼不见为净。”

    “武松、史进、关胜他们几们都随同徐宁一块北上,还有种彦崇居中策划,他们在当地扎下根来应该没有问题。”杨司锋细说着自己的计划。当然,也好在张叔夜是个大度的人,不会说他忤逆不驯,目无师长了。

    “那你呢,你去江南虽然不要打大仗,可老夫让你去江南,可不是去请客喝酒的,江南同样有各种居心叵测的人,还有方腊的余孽,万一他们对你不利,可怎么办?”张叔夜惊道。

    “这个,学生带杨志过去就行了,还有,红玉也是会武功的。”杨司锋讪讪地说道。

    当然,带上梁红玉,一方面是充当保镖,另一方面,也好管住自己不乱来了。虽然他是个有节操的人,不会乱来的。可扬州瘦马据说有名,在那温柔乡中若是憋得久了,他还真的不保证自己会不会做出点不应该的事情出来。

    当然,带上梁红玉了,她手下那一百多个健妇也是要带上的,现在估计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厉害,可杨司锋知道,等闲两三个男人不是她们的对手。而且,去了南方后,他也不需要担心娘子军的规模违制了。

    “行吧,你自己既然想好了,那老夫再想想,基本上就这样定了。”张叔夜点点头道。

    “学生还有个请求,”杨司锋突然灵机一动道,“梁山的经验已经表明,举子们去担当一两年的保正,对他们未来的仕途生涯是有帮助的,而且,通过一个小小的乡正的锻炼,一方面能锻炼人才,另一方面也能选择堪用的人才,学生以为,老师可不可以跟官家提议,招募今科落榜的举子们分布到各个乡保里锻炼,也算是为国蓄才。”

    “你的动机是好的,可是,只怕事情并不会如你的愿,你以为所有的人都愿意当这个小小的保正?他们那帮读书读傻了的家伙,为了他们所谓的文人骨气,他们可是宁愿饿死也不会去当保正的。你能在梁山遇到这么一群不嫌弃的人,还真的是你小子的造化。”

    “也罢,老夫去跟官家提提,成不成老夫也没把握。”张叔夜顿了顿后说道。

    结果正如张叔夜所预料的那样,张叔夜请示了赵佶之后,派人去向仍留在京城没有回乡的落榜举子们摸底,结果响应者潦潦,大部分人宁愿回家继续苦读,也不愿意担当一个小小的保正。

    “气死朕了,国朝养了这么多人,难道养了一群废物不成?”赵佶少有的气愤地说道,“梁山的十几个保正此次都能高中,他们那些未能考中的家伙,难道以为他们比这些人还厉害不成?这样的废物,不要也罢。张卿,传朕的旨意,朕打算今年看底再开一次恩科,今科落榜且不愿意充任保正的,一律不得参考,民间的那秀才举人啥的,只要不嫌弃官位低的,都可以前来报考,还翻了天了,朕就不相信国朝没有几个不计得失,想为朕的子民们做事的官员们出来。”

    张叔夜听到赵佶这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也是吓了一跳。然后马他就明白过来:岳飞的春天,只怕要来了。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