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6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谁说文人就应该手无缚鸡之力的?

    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乃是从宋朝才开始的。

    大宋朝重文轻的习性,真的是生生的把文人的血性和刚强给阉割了。

    可以前的文人不是这样的。

    李白、杜甫,曾经可是忝为唐朝的大文豪来的,人家也曾经仗剑走过天涯来的。

    古时候的天下可不象后世那般太平,那可是到处都会遇到荒山野岭,再遇到个拦路剪径的盗匪那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李白、杜甫敢于孤身闯天涯,身上没有几把刷子,那也肯定是不行的。

    哪怕是宋朝早期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虽然其文采不弱于别人,可也能跨上马背纵驰骋的。虽然他们的武力值可能杀不了敌人,但最少,他们的体力足以让他们应付艰苦的行军,按杨司锋的逻辑,就算是打了败仗,一旦逃起跑来,他们也不会拖累别人的。

    可是,瞧瞧现在的读书人都是些什么德性,除了极少数的读书人之外,大多数的读书人,真的可以说他们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扛,除了死读书之外,他们连基本的生活经营都不会,把他们扔到一个没有人侍候的环境中去,他们真的会饿死的。

    可问题是,他们还偏偏是一群掌握权柄的人,或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柔弱,他们不喜欢言兵事,喜欢吟弄风月,喜欢鼓吹和平。可是,和平可是他们鼓吹就能得来的?就算他们想这样,北方的蛮子们也不会答应啊。

    也不知道是从哪个时候,大宋朝以柔弱为美,反而对男人的刚强和勇猛多番诋毁,对武人也各种压制和约束,所以,才有了如今这般,虽然看起来繁华无比,可一旦有外敌入侵的话,几无一点反抗之力。

    “二哥,不要想那么多,不是让你把他们练得象你一样的高手,甚至他们根本不要去练武,至少,让他们身上好歹也有几两肌肉,至少也能挑得起百来斤,逃起跑来,也不要让人背着,这就够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读书人,又不是残废,我们要这样的废物干什么。”杨司锋解释道。

    “好吧,你胳膊粗,你腿大,只能听你的。”武松显然还是不太能够接受。他跟着杨司锋是来打仗的,现在却是没有仗让他打,却让他和一帮大半大孩子厮混,他怎么可能舒服得起来?

    杨司锋也是觉得奇怪,朝廷派他来的时候,不是说扬州这里有方腊的余孽活动么,怎么他一过来后,连那些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一个?

    转眼间已经进入了盛夏时节。

    这个时候,也是老百姓们日子最难过的时候,所谓的青黄不接,说的就是这个时候。因为新的粮食还没有接上来,旧粮却早已经吃完了。

    虽然有钱的人家不缺口吃的,日子难过的也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己。但好在,现在大部分的人,不是被宋江弄到扬州去了,就是被杨司锋及其它各个作坊主们吸引到工厂去了。

    还有些妇孺们,她们则趁着春光大好之季,跑到野外摘些野菜野果什么的,也能凑合一下肚子。

    杨司锋还听说,宋江是真的将他杨司锋学了个透,居然也组织起那些民妇们织成了大网,不敢在长江的主道中网鱼,却在那些河岔里下网捕鱼,据说,正是靠着扬州周边各个水道中的渔获,让扬中的百姓们勉强维持着不饥不饱的日子。

    天气越来越热,韩娟韩立秋香香都是北方的人,都没有经历过如此炎热闷热的天气,所以,他们直嚷嚷着下一场雨就好,这样就没有那么热了。

    杨司锋却在琢磨着,要是在扬州的后院里挖个游泳池就好了,据梁红玉说,他以前为了哄赵佶开心,让人赶制出一些泳装都送给了赵佶的妃嫔们。

    可是,这个时代其它的人们大概是不能接受这种新鲜事物的,可是,若是自己的妻妾们也穿出来,杨司锋可以期待,那一定是相当的惊艳的。

    毕竟,她们的身材有几份料,他可是以耍流氓的方式,都打着灯火仔细的欣赏过的,何诗琴的好身材,他甚至还在阳光底下好好的看过。若是穿上泳装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他表示有点期待。

    可是,在这个扬州大部分百姓们都吃不饱的时候,他若是还组织人力来开挖游泳的话,肯定是拉仇恨的。罢了,还是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收起来,等以后日子好过了再说吧。

    老天爷似乎听到了韩立秋等人的心声,这才话音刚落,转眼间就看到乌云密布,再过一会,就听到了闷雷滚滚。到傍晚的时候,就下起了飘泼大雨起来。

    可就算雨水淋在了身上,走在雨水里的人们,也并不急着回家,他们享受着被雨水浇在身上的清凉感。

    哪怕是韩娟等人都跃跃欲试的走入了雨中,虽然说被雨打湿后的身材很好看,可杨司锋这会才没有心情看他们的好身材,把她们一个个拉回屋檐下,生气地吼道:你们也老大不小的人了,真淋坏了就以为好么,真以为咱们家有个药铺子,药都是不要钱的?女人们嘻嘻哈哈的,对杨司锋的生气似乎并不生气,各自赶快回家换衣服去了。

    雨水浇晒在被晒得干透了的泥土上,还发着哧哧的声音。

    “有这场雨下来,今年的收成不要怕了。”有老农感概道。

    雨水一直下了一个晚上,到次日上午的时候,都没有一点要停的时候,披着蓑衣来到江边,可以看到江边滚滚的浊流汹涌而来,江面已经上升了数尺之深。

    “糟糕,不好了,”杨司锋心中却突然一惊。

    他记起来了,明天就是传说中的端午节了,每年到端阳节的时候,都会下上一场或大或小的雨,民间叫做端阳雨。

    杨司锋不知道去年的扬州雨水如何,可他知道,哪怕是在后世,防御设施十分先进的情况下,端午时节涨水仍会给人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快,快准备船只,准备抢救人员,二哥,你和我亲自去帮助宋江他们。”杨司锋越想越不妙,立即吩咐道。

    扬中才是一个最多不到一百年的沙洲,退水的时候许多地方也只河出河面两米来高,现在涨到这么深的水,杨司锋几乎不敢想象,他们以前落脚的地方,此刻只怕已经在水面之下了。那么,对于宋江那几万人来说,那几乎是灭顶之灾。

    “我这就去,”显然,武松也想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匆匆去组织人力和船只。

    还好,从梁山运来粮食和物质的船只,恰好有两艘正停在扬州修整,武松只花了一个时辰,就组织了起五艘只船只,并有一百多名水中的好手,前来杨司锋面前领命。

    “走吧,”杨司锋冒雨走在了最前面。尽管他十分的惜身,可是这个时候,就算明知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硬着头皮走在前面了。那可是几万人命啊。

    “大人,我们跟你们一块去。”才走了不几步,便见到学堂里几位来自梁山的教习们跟上来。

    “你们读书人…”杨司锋本来想说,你们读书人跟过去凑什么热闹。可是一看这几个脸庞,都是跟着他一起在梁山抗击过洪水的伙伴们,已经积累起了抗击洪水的经验。所以,话也只说了一半,他摆摆手道,“罢了,都跟上吧,自己小心点。”

    船队在汹涌澎湃的长江中穿行,好几次滚滚的巨浪打过来,几乎就要将他们的船只吞没。可是,每一次都在熟练的水手的操作下生生摆脱险境。

    开船的是秦发的小儿子秦发,杨司锋这里紧张的不得了,他还没事人似的的抹了一把水珠道:“这算啥,我们在海上的时候,那风浪才叫大。”

    这话不算吹牛皮,秦发这些伙计们,还真的是在海上扛过风浪的人物。

    “大人,早就听说你作得一首好诗,于此情此景之下,不妨作一首诗吧,也让小的们见识一下您的大作。”秦奋一边操作着船只,一边一脸期待的望着杨司锋道。

    “你…”杨司锋想着,宋江那些人还生死未卜呢,你还有心思让我来作诗,你们怎么能够这样没心没肺。

    可是,面对眼前这些人,这些话却不合时宜了,因为他们是他的伙伴们,正和他一起往险地里赶,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他的鼓励和奖赏。

    所以,想了一下之后,杨司锋脱口而出道:“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