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7章 宋知县早有安排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杨司锋不是诗人,却一不小心就在这个时代里抄了有十首诗了吧。

    有人说,杨司锋你一定是在装?你一个粗人,学什么文人装什么斯文。

    可能有那么一丁点儿装的意思,然而,如果真的这样看待杨司锋的话,那就真冤枉他了。

    只不过,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他喜欢背诵一些古诗词,于是,在适当的时候,他几乎不过脑袋的就能吟出来了而己。

    值此长江巨浪滚滚,浊浪涛涛之际,他总不能无感的喊道:“哇靠,好大的浪啊。”

    他可是考取了今科科举二甲的人,如果他敢这样喊的话,一定会被人家笑话他没有文化,还会被张叔夜否认是他的学生的。

    可是,他吟颂的诗词,他记得每一首都和当时的情形十分的贴切,甚至还博得了一定的欢迎,可见得,他可不是为了故意吸引眼球在装啥的。

    就算这些诗不是自己写的,可至少是自己记住的吧,反正这个时代里还没有别的人写出来,他吟出了又怎么了?让当代的人们提前领略一下这些优美的诗篇的神韵,有什么不好么?

    虽然不是自己写的,可是自己把这些贴切的诗作,适时的背诵出来,可也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

    虽然自己不会写出这么漂亮的诗词,可历史上,有这个才能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他不会自己写诗,可他做一个诗歌的搬运工,有什么不好么?

    所谓吟得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人要的,不就是他现在的这种境界么。

    更何况,多背几首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年代的姑娘们,尤其是美女们,还多是那些大家闺家们,他们还多有些文青范。她们是真的会为了某首好诗而委身下嫁的,而不是只看中男人是不是有钱。

    男人的钱未必还是自己的呢,可在她们眼里,这些诗作就是人家男人为那谁写出来的,嫁给一个有才华的男人,才是自己想要的。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说不定是他爹的呢,那岂不是亏大了。

    所以这么说起来,这个时候的姑娘们的追求,算起来还是那么单纯,至少追求的是男人的本身,而不是那些外在的东西,难道说这样也不好么。

    嘿嘿,这么说,若是真准备象杨司锋这样来一趟穿越之旅的话,看来还真的得多背几首古诗了,至少姑娘们喜欢。杨司锋不好意思去问,可难说赵巧云,甚至还有何诗琴姑娘,就是因为他抄的那几首诗才对他青眼有加的。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念到这里的时候,杨司锋才发现不妙了。

    “糟糕,哥又抄诗了,真该死。”杨司锋暗恼道。

    时间有过一定的停顿。

    “大人,你怎么就太监了,后面还有呢,”这时候,学堂里最年轻的教习陈子涛凑过来道。

    “你才太监了呢,你一直都太监了。”杨司锋恼怒的还击道。

    心中想道,人家本色农民写的小说,就算再如何没有人气,都好歹有个结果了,就算仆街也坚决不太监,我有什么好太监的。

    于是,想到这里,心里便心安了一些,鼓起勇气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日春风…”

    “快来看,快来看,杨大人又有新作面世了,咱们此趟扬州,不虚此行了。”当杨司锋念完最后一个词之后,陈子涛失态的嚷嚷道。

    杨司锋一脸尴尬的表情,也不知道自己这种无意的装行为,还会继续多久下去。赵巧云和何诗琴可都是文青女,若是她们以后继续缠着自己写作,他真的没有多少藏货了啊。再说了,自赵徽之后,除了南宋的几位大家之外,自己知道的,貌似也就清朝有位抒情诗人的诗词了,难道真的要一路从南宋抄到清朝去?太无耻了啊。

    巨浪裹着船只更快速的船扬州中驶去,杨司锋很快就将所有的心思挂系在了几十里外的扬中了。可陈子涛等人却似乎毫不以为意,津津有味地,甚至是没心没肺的讨论起这首诗作起来。也不知道这首诗作一旦传到了汴京之后的话,又会掀起怎样的反响。

    近了,又近了一些。

    船只行走了快两个时辰之后,终于可以看到一抹黄黄的沙洲了,只不过,此时的扬中沙洲在滚滚的洪流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弱小不堪,似乎一阵巨浪打过来,就能将它们全部淹没似的。

    杨司锋揉了揉眼睛,想要看得更清楚些。至于船速已经够快了,如果不是老司机在开船,只怕他们早就翻船了,他不能再催促人家了,再催促,就有可能真翻船了。

    因为好几次,他都感到似乎就要失控了,然后,每一次船只都有惊无险的从巨浪中穿了过去。

    至于陈文涛等年轻的人们,虽然已经吓得面如土色了,可还在大声嚷嚷着过瘾。唉,这群没心没肺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一直这样的乐观上进才好。

    再近了一些,杨司锋终于留意到,那些黄色的长条状,并非是滚滚的洪流,而是一道道长长的堤坝。

    等船只靠近了之后,还能看到,坝堤上散乱着简易的住房,雨水中,还有不少奔走的人们。

    而在这些堤坝的里面,则是不知深浅的浊黄色的水面,只是,已经看不到什么绿色的植被了,已经全部被掩盖在了水面之下。

    船只缓缓靠岸,不等船只停稳,杨司锋就一个箭步跳了上去。

    “大人,您怎么来了。”雨水中某个扛着锄头,正在加固堤坝的老农迎上来热情地说道。

    “这么大的雨,我来看看大家都怎么样了,”杨司锋喘着粗气说,“宋江呢,他人在哪里?”

    “宋大人?不知道呢,估计在组织大家救灾吧,这么大的雨,这几年可都是少见,还好宋知县早有准备,我们受了点灾,损失了点钱财,不过人都还没有,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老农打量了一下周围,没有看到宋江的人影,然后解释道。

    “没有人员伤亡啊?这就好,这就好。”杨司锋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心中对宋江的观感,不由又好了几分。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