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出宫

作者:雪球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太子虽心中怀疑他皇阿玛同意他们出宫的目的不纯,但对此并无异议。

    一来,他确实不放心弘曦兄妹俩;二来,他巴不得把人打包送乾清宫让皇上帮他养儿子。

    胤礽觉得,自打他福晋生了孩子,他在福晋心中的地位严重下降。之前福晋做什么首先想到的都是他,如今开口闭口离不开弘曦、明霞。

    孩子没生下来之前,他每次处理完政事儿回宫,福晋对他关心有加。而今,福晋仍旧会出门迎接,话里话外不再是他今日如何,而是弘曦如何、明霞如何。

    他呢?除非他自己提起,福晋似乎忘了,她还有个男人。

    想到这里,胤礽又折返回来,“皇阿玛,儿臣跟您商量个事儿呗?”

    “翻年,弘曦跟明霞满周岁了。儿臣看您对他们俩也甚是喜欢,不如让他们来乾清宫跟您一块住。”

    他摊手,“太子妃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对孩子太过溺爱,她现在一门心思全铺在俩孩子身上。咱皇家的儿孙可不能长于妇人之手,变成纨绔之辈。”

    “儿臣觉得,论教育孩子,没人比您更懂。”

    “再来,只弘曦一个终究还是太单薄,趁着太子妃还年轻,儿臣觉得还是多生几个孩子的好。”

    太子妃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晚上睡觉喜欢把孩子放屋里头亲自照顾。俩孩子年纪小又正是吵闹的时候,他睡觉都会被吵醒,更别说跟福晋亲热了。

    对弘曦跟明霞,胤礽是极其喜爱的,前提是这俩不能跟他抢夫人。

    但凡敢跟他抢的,不论男女老少,那都是他的敌人。

    对待敌人,胤礽可不会客气。

    他阿玛反正也是一个人住乾清宫的时候多,送给阿玛还能跟阿玛做个伴。

    一举两得。

    康熙想也没想,问道:“太子妃舍得?”

    他对这俩孩子虽然很是喜欢,之前倒是没动过这个念头。不为别的,康熙也是养过太子的,他知道这时候的孩子有多难伺候,且孩子小时候还是跟着额娘的好。

    千好万好都不如自己的额娘亲,康熙不想大孙子将来有遗憾。

    若孩子真愿意跟着他住乾清宫,当然也行,但不是现在。

    胤礽不在意道:“舍不得又如何,等她怀上了,哪还有精力想这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胤礽认为真等石姝瑶怀了孕,自然会先顾忌肚子里的这个。前头那个给皇阿玛正好。

    太子说的轻巧,惹得康熙抽了嘴角。他摆摆手把太子轰出去,“这事儿日后再说吧。”

    看保成的意思,合着把自己当成老妈子了。太子妃没精力,他就有了?

    他也是有夜生活的人。

    没能成功甩锅,胤礽有些遗憾,见皇上不想多说,他只能怏怏离开。

    一次不成功不要紧,他多说几次总有成功的时候。

    胤礽在心里安慰自己。

    说出宫,作为太子跟太子妃也不是立刻就能出去的。

    哪怕只有一天,他们也需要先把各自的事情安排好。

    毓庆宫的事情还好说,冯嬷嬷几个年纪大,石姝瑶把她们留在宫里便可。太子手头上的都是政事儿,耽误不得。

    等他们把所有事情安排好已经是三天后了。

    这日一大早胤礽把俩孩子送去乾清宫,顺便跟康熙打声招呼。

    临行前他对着康熙道:“皇阿玛,儿臣不在您也不要太过操劳。兄弟们都长大了,也到了为您分忧的时候。儿臣看四弟就不错,有事儿您让四弟去做,有他替您分忧,儿臣也放心。”

    老四不是想要他这个位子么,那就把他推上去。站得高将来摔下来才会更疼。

    至于说,偷鸡不成,将来被反噬,胤礽完全不担心。

    胤褆不愿意了,他挑眉看向太子,不明白太子为何要举荐四阿哥。老四的心思已经暴露,他不应该打压么?

    虽不明白,却也不妨碍他开口截胡,“儿臣觉得太子这话有些不妥,四弟没处理过朝政,直接上手怕是不太好。与其交给四弟还不如给儿臣呢,这些事儿臣也是熟悉的。”

    他没说谎,作为最大的皇阿哥,大阿哥不仅上过战场,还帮忙处理过朝政,是所有皇阿哥里做过事情最多的。

    面对大阿哥的挑衅,太子不以为意。无论是谁都好,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就成。

    石姝瑶疑惑的看向胤礽,不明所以,“太子心情很好?”

    不就是出宫玩一天,太子之前又不是没去过,至于这么高兴?瞧瞧那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胤礽转头看了她一眼,“自然。”他解释,“刚才在乾清宫小小的坑了老四一把。”

    老大小心眼的很,他故意提起老四,不管最后这事儿成与不成,老大都不会给老四好脸色。让他们俩狗咬狗,胤礽的心情怎么会差。

    石姝瑶:“我看四阿哥不像蠢笨之人,未必会上当。”

    四阿哥的心思如何,她是不了解,但能隐忍到最后直至成功,会是简单的。即便如今事情早就不知弯到哪里去了,身为皇家阿哥,她也不觉得四阿哥会看不出太子的小伎俩。

    胤礽不置可否,“老四聪明又如何,我这计策也不是针对他,只要老大心里不舒服就行了。”

    他得承认,大哥打仗有一手,战场上计策玩的也算溜。遇上其他,脑子就自动成了浆糊,不会思考,蠢笨的很。

    即便老四看穿他的计策,以老四的性子也不会去跟大哥解释。哪怕他去了,大哥也未必会相信。

    他要的从不是老四如何,只要大哥相信就行。

    胤礽感叹:“要说还是皇阿玛会生儿子,你看我们兄弟十几个,有几个真的是蠢笨之人?”

    老大政治再不敏感,战场上也是个厉害的,还有老九跟老十他们。老九脑子聪明不用再正地方,老十呢?

    谁敢说他是真的傻。

    在胤礽看来,老十是大智若愚,像他那样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你每日处理毓庆宫的事儿就有的忙,我看再过两年,等弘曦大一些,不如送去给皇阿玛养着。”

    “他是嫡长子,将来的大清还得交给他,他要学习的东西比别人多很多。我呢,平日里也没时间教他这些,反正我之所学都是皇阿玛教的,”

    “送乾清宫,一劳永逸。”

    石姝瑶有些不舍,好在她不糊涂,知道怎么是对儿子好。只是,“皇阿玛愿意吗?会不会很麻烦?”

    这种事儿终究还需要皇上首肯,他们说了不算。

    胤礽一脸自信,“这你就不懂了,皇阿玛巴不得咱们送去呢。”

    阿玛跟他一样最渴望的便是亲情,儿孙环绕膝下。只不过他是皇帝,需要保持威严,即便心里渴望也不会说出来。

    他从小跟皇阿玛一起生活,论揣度皇上的心思,兄弟中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良久,石姝瑶开口:“只要皇阿玛跟弘曦愿意,我是没意见的。”

    尽管她也舍不得孩子,皇阿哥六岁终究要离开母亲,这是规矩。石姝瑶在如何,也知道自己抗衡不了。

    早晚都是要走,跟着皇上比去阿哥所好太多了。

    如此闲话家常两人很快出了皇宫,到了内城胤礽并未让马车停下而是一路往外走。

    他解释:“内城没什么新鲜的,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外城有条琉璃街,我带你去那边逛逛。”

    整个京城成回字,什么人住什么地方都有讲究。

    胤礽提的琉璃街便是文人们扎墩的地方,那边住的都是读书人,一般进京赶考的举人也会去那边寻找住处。

    房租便宜且文化韵味浓厚。

    石姝瑶掀开窗帘往外瞧,如今的街道确实文化气息浓郁很多,还没到外城,到处可见有人摆摊卖字画、书籍。

    见石姝瑶来了兴趣,胤礽让奴才靠边把马车停下,“下去走走?”

    今日出来就是玩儿,无所谓去哪儿,只要石姝瑶开心就行。

    石姝瑶略作犹豫,最后选了个繁华的街道让马车停下。

    因着出来游玩,两人并不像暴露身份,不管是乘坐的马车还是穿着都非常低调。除非认识他们的人,否则没人知道这俩位是当朝太子跟太子妃。

    当然,毕竟是皇太子,说是单独出来玩,也不可能只他们俩。在两人后面还跟着不少乔装打扮的护卫。他们时刻注意着太子的安全。

    石姝瑶选的这条街道很是热闹,两边摆放着不少摊位,或许是临近琉璃街又或者此时正值秋闱,摆放的摊位也大都跟书籍有关系,少有的放着古玩花瓶等。

    拿起一本书,石姝瑶随手翻看几眼,许是见她看的认真,摊主道:“这位夫人真是好眼光,您手上这本可是徐元文徐大人的手笔。徐大人您知道吧,顺治年间的状元郎,文华殿大学士。”

    “这徐家可了不得,徐元文徐大人、他的兄长徐秉义大人、徐乾学大人,都是当世文学大家,”号称‘昆山三徐’。”

    “徐大人科举那年,前三甲,徐家拿了俩。不说先帝,当今皇上都对他们称赞有加。多少读书人都想要沾沾他的福气,争取一举夺魁呢。”

    “徐大人的著作可不多见。夫人运气好,我这刚摆摊,过一会儿您再来可就没了。”

    石姝瑶抬头看了他一眼,心说这小贩有两把刷子。徐家的事儿张口就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