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叁拾 不计前嫌

作者:姞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完全在想象之外,一出机场黄维莘和黄维行就惊讶得连连大叫,黄有杨自己也目瞪口呆:眼前的南都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差太大了。

    宽阔的南北十车道高速、漆黑平滑的沥青路面上雪白的分道线和转向箭头,两侧高耸矗立的路灯整齐地飞掠而过,汽车仿佛快艇行驶在无边无垠的海面冲出白色的浪花。二十七年前离开时自南都火车站出发,而如今路过的叫高铁站,匆忙瞥了几眼,巍峨宽广的巨型建筑前阔大的广场上车水马龙与喧嚷人群被有序隔开,哪里还有当年狭小空间中拥挤不堪的混乱?

    两张小脸贴在车窗玻璃上兴奋好奇地张望,满头乌发下黑眼珠骨碌碌地转着。这一对孪生儿出生之前很多人猜测他们会象谁,还好,象黄家人多些,自姑太太到二叔二婶到堂兄堂妹无不为黄家又多了对双胞胎欢喜,两个孩子自幼被簇拥爱护着长大,完全一派无忧无虑。明天东晓亮看到肯定会很高兴,周翰飞呢、会不会有知觉?还有,还有,黄有杨烦恼地轻叹一声不自觉地攥紧了手。这些年固执地不理她或者说躲避她,自己其实知道没有道理,她辛苦照顾母亲十多年而最后那一晚完全是个意外,可自己那时被悲痛击倒,迁怒于她,一避多年。是在两个孩子出生后吧?夫妻两人夜夜轮流起来热奶瓶换尿片哄婴儿睡觉,有杨白天正常上班,好些做不完的设计还要带回家加班,日日疲累之极,某天被上门打扫卫生的菲佣喊醒、发现慧枝推着孩子出门散步自己一个人躺在书房沙发睡了一大觉,再仔细回想,母亲的呼唤似乎不知哪天停止了,是欣慰黄家有后还是不忍打扰?黄有杨想不到三分钟慧枝带孩子回来家中恢复了忙碌喧嚷,大建筑师再没有时间失眠或深思,悲痛恐惧都在热闹繁忙中成了过往。

    旁边座上的郑得瑞似有察觉、侧身笑了一笑:“有杨别担心。你忘了家乡有句老话,打死不离亲兄弟嘛,何况你们双胞胎?有桑一直最挂念你。”黄有杨瞬间红了脸,但心底的叹息慢慢化成了期待、火苗一样点点跳跃起来。

    这次回来是应母校工大的邀请讲课,郑得瑞不知怎么知道了打电话让自己参加个座谈会,什么内容呢?历史文化名城的交通体系,主要讨论隧道高架的优劣。不稀奇,全世界的城建都有这个问题,黄有杨掰着指头回想有过多少次讨论争执、居然两只手的手指头不够用。所以姚秘书说郑副市长刚巧出差回来差不多时间落机场要不一辆车走顺便讨论会议内容,黄有杨爽快答应,毫不否认自己在这方面是专家中的专家。

    夕阳瑰丽,道旁整齐规范的绿底白字路牌鲜明清晰,一个接着一个出口的匝道蜿蜒连接向宽广的地面没入远处高楼大厦的丛林之中。这一片原来都是农田菜地呢。黄有杨渐渐也如后座的少年一样兴奋地话多起来,前排坐着的姚秘书不时回头加入话团,商务车中热热闹闹地。转了几道弯,高速右侧的空地上出现两个巨大的字母,双胞胎兄妹看出竖着的是n躺着的是d,但是猜来猜不明白为什么以这两个字母为雕塑?黄有杨正在诧异这么简单明了地代替南都怎么会想不到、姚秘书已经口快说是南都的缩写,两个孩子便与他争论起来。南都是nantou!应该是n和t!

    “nantou……”黄有杨怔住。

    该怎么样和这两个美国少年说nantou与nandu的不同?如同peking与beijing、虽然都是北京?可以告诉他们nantou、peking是日语的读法、在很久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人知道中国的地名是从日本的语言中?甚至美国教材中李白长干行诗中的长干里也翻译做villagechokan按日语发音?

    两个纽约儿童努力理解,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见父亲如此在意,便乖巧地连连答应以后只说nandu。黄有杨暗暗叹气。其实也不重要吧?终究都已过去,东方雄狮早已自沉睡中苏醒,现在哪里还有人说peking?各大西方媒体n、time、fox、toi等等又哪天没有beijing?纽约街头甚至“北京”的汉字都很常见。长干里呢,据说就理直气壮地直译为changganli。

    “有杨你看,南都城里的路现在有隧道有高架。”郑得瑞指着面前说道。“看起来是隧道通行速度快、地面上不但景观丝毫不受影响而且两侧的慢车道人行道井然有序,可谓各行其道。”这几句话说得有些急,郑得瑞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弯下了腰。姚秘书急忙自前位递上保温杯,黄有杨接过一边拍着郑得瑞的脊背一边扶他缓缓喝了两口水,郑副市长好容易止住咳嗽笑着说没事没事,指着外面的道路继续讲解。黄有杨瞥见他眼中闪过一丝伤感不禁怔了怔,是啊,说到隧道、想起了曹书记吧?那个退休的老同志,一直不厌其烦地主张建议隧道,不管有没人听、不管大家嫌不嫌烦、不管媒体舆论怎么误解曲解、不管自己其实可以悠闲自在安享晚年。

    “但是呢,早期建的隧道因为技术不成熟又赶工期、发生过几次渗漏,因为维修影响交通堵车都有过。而且隧道确实是贵,没那么多钱啊!南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要求是在保持古城传统街道肌理和尺度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符合老城保护复兴的综合交通体系,但是城市空间就这么大、不象北京大部分地区平缓开阔有余地,所以搞了这么多年建设大家对如何修路特别是该修隧道还是高架仍然想法不一常常争论。”郑得瑞话语中也掩不住伤感:“争来争去,所有人包括我都有些疑惑。想听听你这个美国专家怎么看。”

    “隧道和高架都不好。”黄有杨干脆地说:“一在半空一在地下,对城市都是破坏。”郑得瑞有几分钟默然。是啊,如果都能象新区那样建宽阔的大马路,何必想什么隧道还是高架?老城区就这么大地方却这么多人口还年年大幅增长,能怎么办?

    “不过两害相较取其轻,为维护古都风貌,能建隧道的话,当然是隧道好。”黄有杨的性格和小时候一样毫无遮拦,或者二十多年的美国生活更助长了他的直率:“要是光想着省钱建高架,曹书记以前和我们说的南都三宝可就一个都顾不上了。喏,老城景观和大树给挡得死死的!”随手指了指窗外:“这里本来是一条宽阔的文化走廊吧?还有老百姓那就更要遭罪了。”

    “曹书记和你也说过南都三宝?倒真有国际影响了呢。”郑得瑞笑了笑,眼前彷佛出现了那张清瘦峻肃的面容、上面早已遍布皱纹,夹杂的白发细细呈现着主人的苍老,面颊塌陷显出几分疲惫虚弱,只有双目中严正而温润的光彩多年不变。“曹书记总说,这个古城应该是四周城墙环绕,城中纵横着隧道为主体的道路网,地面上的空间形态不影响,大街小巷遍布绿树,四处镶嵌着明朝和民国遗留的建筑,再点缀着更久远的历史遗迹。”

    黄有杨张了张口没出声。一幅绝美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古拙深厚而又气势磅礴,如果真能这样可该有多好,这座城市会是世界上最美的古都。她,也是一直这么企盼的啊,节目里常常说梦想“城垣环绕古都  ”。

    “曹书记临走时还牵挂着状元府。”郑得瑞叹了口气:“说和文皇楼一样,当年都是他没保得住的文物。”

    “状元府……”黄有杨静默半晌问:“曹书记怎么走得那么急?八月时我们还通过话,九月新闻上看到就没了?”

    “唉,说起来吧和原始佛典有关系。这个宝贵文物何去何从讨论了很久,主张归奉天禧寺还佛典安宁的人不少、包括信佛的不信佛的,文物局也主张原始佛典这么世界级的文物,应该按保护第一的原则最好就回到天禧寺安奉不动,当年永乐皇帝将其瘗藏在地下是有道理有原因的,今人的保护技术高超到哪里去?经济又困窘到哪里去?”郑得瑞摇了摇头说:“如果一定要用,应该是有限制的合理利用,首要条件是保护文物的安全,现在规划的三阙山位置偏远、要增加多少额外的安保设施配套技术?再看利用的目的,文物可以作为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增强凝聚力的教材,不能用作摇钱树。现在完全以带动旅游为理由,文物搭台经济唱戏为口号,说白了就是要赚钱。”

    然而利用佛典发展大旅游的实用主义观念占了上风,想想看无锡灵山海南岛观音山那些、什么都没有还做成了佛教元素的旅游旺地,何况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原始佛典?能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两千多年的原始佛典、比五百结集早、比七百结集还要早、比阿育王会集僧众编纂佛经更早,就是世界上所有佛经的祖宗!不妨都来朝拜参观、顺便为南都的经济做点贡献嘛!在此憧憬之下,因天禧寺受位置制约复建规模有限,雄心壮志者决意将佛典搬到偏远的三阙山,用巨额投资和美轮美奂的建筑大手笔创建一个比无锡灵山更宏大的旅游圣地。曹书记跑到市里反对过几次,说这样急功近利的构想太无视百姓利益、没有理解传承好天禧寺的精神,佛家讲字符“吉祥万德利益众生”、我们讲“为人民服务”,原始佛典一定要用的话能不能想想怎么更好地造福百姓?结果退休老同志每次都被劝退后来干脆无视,这些话更被当作老朽昏庸加迷信的无稽之谈,原始佛典到底还是去了三阙山,展览卖门票。

    黄有杨听得目瞪口呆。想象曹书记一趟趟奔走,苦口婆心地规劝不厌其烦地说理,一次次失望而返,只觉得心酸。

    姚秘书重重咳嗽一声,又递过来一杯热水。郑得瑞皱眉接过看了看秘书,叹口气领情地换了话题:“看我扯哪儿了,不说那个。这二三十年城市发展极快,南都的人口膨胀式增长,汽车已经普及到百姓人家,城墙勉强连接的话对交通对建设的影响太大,很多人说那是劳命伤财做蠢事。估计是不可能了。”见黄有杨神色微变忙接着说:“而建筑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就怕跟不上落伍了,所以一定请你这个国际建筑专家来谈谈。等你工大的课结束了元旦后就去给大家讲讲,南都该怎样建设符合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的交通道路?”

    “郑副市长你放心。我准备了充足的资料,保证客观实在。”黄有杨短短地说。城墙不再连接?她的梦想原来终是梦想,黄有杨一阵阵心疼。

    “高架是现代化的象征”“建高架可以缩短建设周期”“高架可以又快又省”“高架有效缓解道路拥堵”“高架像一条彩带可以将城东与城中做合理的区隔”,左边的专家们侃侃而谈。“高架对老城区影响太大,后果严重,如不纠正将永留遗憾追悔莫及”右边的专家们痛心疾首。郑得瑞常务副市长、赵副市长、张局长、吴局长等一排人望望左边又望望右边,疲惫且烦恼。时间一点点过去不觉已经将近中午,这一上午,又没有结论?2015年的第一场讨论啊!

    十二点半,一排专家们终于依次说完,郑得瑞介绍最后一位发言的专家,美国纽约来的著名建筑师黄有杨。知道吧,黄有桑的弟弟、双胞胎!听讲是当年的高考状元、工大校友、哈佛毕业、贝聿铭的助手……他会怎么说?人群窃窃议论着,带着好奇。

    高架桥曾是上个世纪中期很多城市的最爱、盛行于五十年代。然而仅仅过了二三十年就变成了大家的眼中钉,为什么?对当代交通助益有限,庞然大物的造型却对城市造成严重的视觉枷锁和发展束缚,全球不止一个城市决然拆除。有名的案例如旧金山拆embracadero  freeway,造就轮渡站附件这块区域风采重现、成为观光客最称赞的旧金山风景;如台北北门旁忠孝桥引道,拆除后北门的百年风华挣脱束缚重见天日;还有大家熟知的上海世博会之前炸掉“亚洲第一弯”即延安路高架原先设计一百年实际仅仅用了八年,凸显外滩景致,因为超乎寻常的决断和快捷引得全世界交口称赞;还有北京西直门立交也是设计一百年实际不到十八年就拆了,等等类似事例很多。看这个,韩国首尔清溪川上建于1967年和1976年的samil和cheonggye两座高架在拆除时遭遇市民激烈抗议,以为会令已经很糟糕的交通状况雪上加霜,然而实际上交通大大改善……黄有杨环视着满屋的领导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侃侃而谈。ppt上一张张画面滑过去,旧金山、台北、上海、北京、首尔,都是高架拆前和拆后的对比图,一目了然。

    其中最典型的要数美国波士顿。一九五九年建成的南北纵贯高架桥遭到了市民的一致反对,为什么?噪声、尾气、拥堵、交通事故频发、近三十米宽的路面自十二米的高度投下巨大阴影,各种不明车辆和流浪汉聚集在桥下,老百姓望而却步,而且波士顿人引以为豪的海滨社区被远远隔开。市民嫌恶地将高架主干道称为“绿色怪物”“一道极其丑陋的伤疤”甚至“波士顿的柏林墙”,当年为了修这个怪物曾有两万座民宅被夷为平地,多少居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然而修成后丑陋和污染伴着波士顿,不少社区一日日衰败。

    仪表堂堂的纽约大建筑师在会议室中有理有据、抑扬顿挫。他看到郑得瑞皱眉思索、看到赵副市长全神贯注、看到姚秘书不停地记录、看到张局长一边听一边按面前的计算器、看到黑压压的人群目不转睛若有所思,明白这是一次艰难的权衡和抉择,高架桥的弊端其实大家都知道吧?但是便宜、但是快啊!

    取代高架的是什么?ppt做得画面精美论据充分无懈可击,一条宽阔平整的隧道画面出现在众人眼前,飞驰的汽车因速度变得动态模糊。波士顿的隧道被称为“大挖”工程、耗时二十六年花费一百四十八亿美金,然而波士顿的古都风貌得以回归,整座城市脱胎换骨彻底改观!曾被高架遮住的传统建筑一一重见天日,人们终于可以从市政大厅出发沿着老街古道轻松到达港口而不用在高架公路下徘徊;地面上星罗密布的绿地和公园让在此休憩的城市居民个个引以为傲;穿越波士顿城的平均时间由十九分钟缩短至三分钟。今天的波士顿,地上古风依旧、地下车流滚滚,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黄有杨顿了顿。波士顿这个美国的古都、最老的古迹是五个世纪前的街道叫“自由的足迹”蜿蜒曲折三公里,沿途的建筑教堂、独立战争遗址、旧州议会厅、南部会议厅等大多是十八世纪建造的,波士顿公园建于一六三四年就算是很古老的,这些遗迹让波士顿人无比自豪,说是蕴藉了历史时光和古代文化。我们南都呢?二三百年的算什么,我们动辄是几百上千年的遗迹和文物!都历经了千百年岁月的磨砺!而如今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太快、快得远远超过我们十几年前的设想规划,原因其实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把很多国家上百年甚至更长的经济增长过程压缩到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这不应该烦恼、应该骄傲珍惜!所以南都城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前瞻性地预想未来的交通需求,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到处打补丁、必须规划好有发展余量的道路,让现代化城市与古代遗存相依相显,市区交通以隧道为网络彰显古都风貌,历史内涵与现代生活和谐统一、有底蕴更有未来。我们南都、一定是比波士顿更经典的历史文化名城!

    掌声雷动。为纽约建筑师的翩翩风度和直言不讳。但鼓掌的大多是专家,不用管实际问题的学者专家。望望东首的一排人,沉闷又沉重。

    “所以总结下来,隧道和高架相比有几大优势,不占绿地不会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而高架所到之处则商业萎缩、地价下降,通行量远远少于隧道、并且下雨下雪都受影响,更不用说汽车噪音和尾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建康!唯一的好处就是造价低、建得快、另外维修成本较少。所以如果是想迅速解决问题,拉几条高架是最快的办法、眼前的交通拥堵一下子解决、我们这个任期内没问题了嘛。”郑得瑞总结发言,眉头紧皱。

    张局长咳嗽一声目光扫过屋中满是诚恳:“最主要的,高架它严重破坏道路。比如今天的这个第二干道,如果搞高架桥,桥面二十六米宽,地上竖两长排柱子,整条大街就完了。大家想象一下这一块会变成什么样?老城的街道肌理都不见了,下面还藏污纳垢,南都的不明车辆和流浪汉,不比波士顿少!”

    吴局长也开口说:“当年鼓楼高架遭到大家反对没建就是这个原因,曹书记建议时讲的原话我记不清了,意思差不多。”

    黄有杨笑出了声:“鼓楼高架?那还是鼓楼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当年在城中央建这个报时机构、不知道算没算到啊?”人群一阵哄笑,气氛顿时轻松很多。

    “没有钱,能怎么办?”只有赵副市长脸还是板着,**地说:“讲讲容易,隧道好!保护老城原有的道路骨架和街巷格局!钱不够啊!造价差两个多亿呢!哪儿去弄?我也知道什么政绩观要眼光放长远一些、什么哪怕少做做就要做好,但是道路就这么长,难道建到一半停工?”

    “搞工程当然该省要省,隧道是会多花钱,但钱花在老百姓身上,该花要花。”郑得瑞的神情益加凝重、语气温和:“资金我们一起再想办法。比如出城几条道上的收费站,再收个半年吧。”

    赵副市长愣了愣立刻反对:“不好吧?中央正在清理乱收费,检查小组这几天正到处转呢!要收你去和他们说。”赵副市长满脸烦恼,显然为这个事已经愁了不少日子,那些政绩观长远什么的估计都是接连受的教育,一肚子委屈窝火渐渐控制不住。xdw8

    “我去说。”没想到郑得瑞简短干脆地回答:“修隧道是为了老百姓,收来的钱用在老百姓身上,他们会理解的。”

    会议室中一时没了声音。常务副市长为了隧道资金不惜亲自去和中央检查小组交涉、要求顶风收费!政治上太不成熟了!是不懂?是决心?还是情怀?姚秘书觉得眼眶热热地掩饰着低头喝茶,黄有杨似懂非懂地望望这个又看看那个。交通局的卫局长咳嗽一声摆了摆手:“隧道要多花五个月时间,意味着多五个月的交通压力。我们想办法。”城管局的蔡局长跟着表态:“我们城管配合。保证不添乱不添堵。”建委的肖主任说那就赶紧立项招标,园林局的李局长说树该种了……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讨论逢路下穿隧道方案的切实问题。

    之后的会议气氛渐渐轻松起来,黄有杨热心参与专家和建设者们的讨论,ppt中一幅幅画面对比鲜明,很容易地有了共识:再也不能见缝插针到处盖得满满得不像个城市,必须控制;不能再胡乱挖山填河破坏生态平衡;上元河河两岸不能再搞过多开发;要多建广场,规模不宜大;机关办公要集中,以便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减少市中心机动车流量……

    张局长忽然小声提醒,媒体那里不会有问题吧?隧道的事。

    实事求是不行吗,郑得瑞皱了皱眉。赵副市长和十几位局长主任对望了望也都面露担心。大多数时候,哪里敢求什么“政绩”?不理解和责难诘问每天都有,被揪住一点问题不放、渲染夸大的舆论攻击是家常便饭,痛心愤慨众口铄金的谴责更是一帮好事者乐此不疲的游戏,而且现在还多了不少无拘无束的自媒体。

    “黄有桑说她们今天报道。”听到姚秘书的这句话,一群人都松了口气。黄有杨远远望着嘴角扬起笑了。说实话说真话,树立自己的公信力,她做到了。

    汽车继续奔驰,播着新闻的收音机忽然被驾驶员悄悄扭大了声音,原来是“有桑话今天”的节目,姚秘书不再回头聊天专注地竖起了耳朵,连郑得瑞也往前倾了倾。黄有杨怔了两秒,不由自主坐直了身体。

    “明天将是南都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为什么会设立这个公祭日?”收音机里的声音不再如少时细致清脆,多了沉郁厚重多了风雨沧桑,语速也变得缓慢沉着、比起以前的严峻指责更倾向商讨启发。黄有杨常收到东晓亮发来的照片,姐姐的眼角已经有了不少皱纹,并不如别的中年女性那样急于掩饰,若无其事地照样眯眼照样说笑、一道道纹路反倒显出了蕴藉的知性。可是,她剪了短发呢。她小时候总嫌头发太长太多太麻烦,扎马尾是因为最省事省钱一根橡皮筋就对付了,不过每次洗头发是个大工程,夏天在院子里洗要先烧满几暖瓶的热水,冬天自明光厂工人浴室出来湿漉漉的会结冰、亮晶晶地挂着冰珠子,那时候没有电吹风连干毛巾都很奢侈,黄有杨到现在也不明白姐姐顶着一头冰渣渣怎么能看书睡觉的,临睡前总笑眯眯地喊一声“有杨晚安”,有时还在两人之间的墙壁上敲几下。

    车轮滚滚、追逐着时光,黄有杨的眼睛湿润润的,扭头望向了窗外。

    “你们知道吧?收音机里的是你们俩的姑姑。”郑得瑞回头笑着对两个孩子说。姚秘书更是夸耀“有桑话今天”是南都人全省人甚至很多中国人最喜欢的节目,原来每天早上七点半播一次,那个点听不到收音机都捉急!后来就应观众要求在傍晚六点加了一次重播。

    “是如一九三七年即惨案发生时《大公报》社评说的要为匹夫报仇吗?是为了延续仇恨吗?是为了宣扬得让日本成为世界公敌吗?”收音机里黄有桑的声音不疾不徐:“南都的一位恩人拉贝先生说‘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宽厚的中国人放弃了战争赔款、宽恕了同样受到战争磨难的日本人民。我们有个成语叫‘不计前嫌’,注意这中间的‘计’是计较的计而不是记得的记,我们记得前仇只是我们不计较!为什么不计较?为了中日两国彼此的将来。所以公祭日的意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能记得多远的过去,方能抵达多远的未来!”

    两个孩子激动万分。爸爸!爸爸!姑姑怎么这么了不起?她怎么做到的?她从小就要做记者吗?她说话都这么好听吗?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她噼里啪啦一万个问题轰炸在车里,黄有杨往后缩了缩不知如何回答匆忙望着窗外急急岔开话题:“你们看那是什么?”姚秘书诧异地望望,大马路啊,能有什么?

    “那几排树吗?光秃秃的只有树干的?”黄维行找来找去以为找到了:“是特意修枝修这样的吗?”

    “好丑啊。”黄维莘小脸贴在玻璃上张望、跟着附和。

    “那个我们南都人叫它‘秃头树’,不是修枝、就是小心保护着树不死。”姚秘书回头笑着接过话题看出了黄有杨的顾左右而言他,“这是当年不能砍树又想显出道路两旁店面的一个招数,以为把树枝砍了店面露出来了、顾客就会上门生意就会兴隆。你们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黄维行黄维莘对望了望,小男孩抢着说:“秃头树边的商店不会兴旺吧?夏天很热吧?下雨天又没遮雨的?”小女孩则转着乌黑的眼珠认真地思考:“也有些人买东西不想那么公开啊、**嘛。”

    “对啊,你们两个说的都对。”姚秘书大力夸奖:“所以实际上牺牲了树头不但没促进繁荣还影响了繁荣。经过那一段教训现在再没人锯树头了,这一排秃头树留给南都人一个提醒。”

    “我知道我知道,大树是南都的宝贝啊。”“我也知道,南都有三宝:古城、大树、与吾民!”两个孩子清脆响亮倒豆子似的话语混着嘻嘻哈哈的笑声,黄有杨侧身听着,时光恍恍惚惚倒流、回到了三十年前。

    转弯就到了应天饭店,郑得瑞姚秘书告辞离去,黄有杨领着一双儿女办好入住手续、进房放下行李安排兄妹俩洗漱更衣好,看看腕表距离与东晓亮约的七点半还有二十多分钟,便吩咐他们玩一会儿,自己进卫生间冲了个澡。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加上转机差不多整整一天在路上、又扯着两个孩子,真的是风尘仆仆又累又乏,黄有杨任哗哗的热水冲着身体脑中又冒出了老问题:怎么办?还是不理她、不见她吗?穿好衣服出卫生间,两个孩子却不见了。黄有杨喊了几声没人答应不禁焦急起来,虽说应天饭店是五星级酒店安保很好,可毕竟是七岁的儿童什么也不懂啊。黄有杨袜子也顾不上穿,赤着脚就急忙冲出房间,一出门就愣住了。

    柔和的灯光照着轩敞华美的走廊,四下里静悄悄地,远处隐约飘着三个稚嫩的声音又笑又闹地:“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抄一抄。问你吃桔子吃香蕉?”

    熟悉的童谣让黄有杨瞬间不知身在何时何地,呆呆地愣在门口望着。远远地黄维行黄维莘兄妹两个眉花眼笑地拉着个男孩唱着歌谣跳跳蹦蹦地益行益近:“城门城门鸡蛋糕,三个绿豆糕。骑花马,坐轿轿,城门底下走一遭!”男孩看起来差不多年岁,面容似曾相识,浓眉大眼、举手投足间透着自信自傲。黄有杨心中一动,走近了两步。

    走廊拐角处,落地高的粉彩大花瓶之旁静静立着熟悉的身影,那个从不曾忘记、从不曾停止挂念的人啊,笑容和小时候一样温柔可亲、宽广额头下清澈的双目望着三个孩子、爱怜横溢。

    “有杨你看,维行和朝阳一般高呢。”

    亲密的话语响起,仿佛这中间多年的分别从没有过,仿佛一切悲凉凄惨都不曾发生,仿佛还是那时候跳进家门就喊“姐!姐!饿死了,有什么吃的?”她便端过一碗馄饨一碟煎饺,爱怜的目光和此刻一模一样。

    黄有杨再也忍耐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笑着说,“姐,晚上吃馄饨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