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1章 渔阳鼙鼓(上)

作者:江中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渔阳城南门,一队队的百姓携家带口在官差的护送下井然有序的离开渔阳转移到后方各县。这些原本是燕国子民的百姓,见惯了胡人肆虐燕军无能,也曾经携家带口离开渔阳避难,但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官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撤离百姓。大秦的官差做事有板有眼,渔阳百姓不论富庶在离家之前都由官府文吏陪着庆典自家房屋田产,最后双方确认后签字画押,一式两份。

    官府承诺百姓,战后回归时若有损失双方核定确认后由官府赔偿。除此之外,离开渔阳的百姓每人都能领到干粮和路费,这一路还有渔阳和各县官差护送,百姓到了新的安置地那里的官差必须在渔阳官差确定这些百姓安然无恙后才能进行交接。

    诸如此类的律令执行得很到位,这让渔阳百姓虽然是被迫离家但却一点也没有惊慌和愤恨,反而有不少青壮自愿入伍保卫渔阳。

    白宣立马渔阳城南门,看着一队队的百姓在城门东侧官府支起的桌案那里领了钱粮按了手印,随后那些老头老太和幼童身子不便的媳妇被官差士伍安排上了马车、牛车稳稳当当的离开了渔阳,白宣不住的点头。

    “做得好,萧何,你这个渔阳长史做得好。”

    一身官服的萧何恭敬地说道:“弟子都是按照师尊教导去做的。师尊有言,民不轻扰,扰必有方。捉鹿兵进渔阳之前弟子就把渔阳边地百姓迁入渔阳,渔阳附近百姓迁往他县,空出边疆地带随后坚壁清野,只留下一些疲敌的物资牛羊。按照韩师弟的计策,我们留的物资很少,而那些牛羊基本都是体弱带病的。现在天气还冷看不出来,一旦天气转暖定会爆发疫情,东胡最好别把这些牛羊带回去,若是带了回去那可就嘿嘿嘿。”

    白宣:“你一向宽厚仁义颇有君子风范,可刚才那番表现确让为师看到一个阴险小人的影子。为师劝你别跟韩信那厮学,因为你永远也成不了韩信,可若是你一心跟他学,那么你连萧何也做不成。不行,等此战结束为师定要把你和韩信分开,那小子太闹腾了,会把你这个好孩子带坏的。”

    白宣的话让在他身边的白震、章邯、王离以及渔阳的文武官员们禁不住笑出声来。

    萧何憋着笑答到:“弟子谨受教。”

    韩信:“师尊怎可厚此薄彼,弟子也是君子来着。”

    白宣:“你是君子?呵呵。”

    韩信脸一红说:“我是师尊弟子,始终以师尊为楷模。师尊若说弟子是小人,弟子也无话可说。不过听王离师兄说以前冯太尉(冯去疾)身为镇北军军司马的时候,似乎总是对师尊的君子风范嗤之以鼻。可弟子以为冯太尉太过矫情,弟子觉得师尊的风范才是不折不扣的君子风范咧,嘿嘿。”

    白宣盯着韩信看,嬉皮笑脸的立即换了一副乖宝宝的表情识趣的闭上了嘴。白宣随后对萧何王离说:“你二人镇守渔阳,为师领着那阴险小人去坑捉鹿。”

    没等王离、萧何作答,韩信兴高彩地说道:“弟子谨遵师命,师尊咱们立刻回营吧,弟子有很多奇思妙想和师尊切磋。”

    白宣瞪了一眼韩信,继续把具体事务一桩桩一件件的交待给王离和萧何。要不说白宣喜欢王离、萧何呢,这哥俩现在一身沉稳老练的气度,白宣说一这俩立刻能想到三,最主要的是白宣说啥这哥俩都会立刻从怀里掏出竹简和炭笔飞快地记录。不仅是他俩就连周围的文武官员都和他俩一样掏出竹简炭笔记录,只有韩信跟个剁了尾巴的猴子一样抓耳挠腮。

    白宣知道韩信有了妙计特别想在白宣面前显摆一下,这心情就和考了好成绩的孩子都想迫不及待的跟爹妈报喜一样。但是,白宣就是不能如韩信所愿,韩信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在历史上韩信的战术谋略可谓天马行空令对手捉摸不定,由此也屡建奇功。但天才不是全才,某一方面的突出是以其他方面的短缺为代价的,韩信最大的毛病在于不善于控制自己。也就是说一旦他的身份地位彻底改变之后,他性格上的弱点就会井喷式的爆发出来。白宣之所以压制韩信,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弥补韩信的不足。

    这种天性很难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压制、疏导,让韩信对白宣形成依赖,让他的自信心不爆棚。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若想让韩信功成名就而且一直保持谦谦君子的做派,那就要求白宣必须时刻盯着韩信,时不常的在关键时刻敲打他一下,否则真不知道这家伙会干出啥惊天动地的事来。

    换句话说,白宣收韩信做弟子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个总也长不大的宝宝,而且这个宝宝随时会变身小恶魔。白宣最好盼着自己活的比韩信长,否则的话在白宣快咽气之前要么就杀了韩信要么就尽早培养出一个能让韩信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接班人接替白宣继续压制韩信。

    这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工作,耗费精力不说时间还长,不过总算有点成效了。韩信在东胡兵进渔阳以后的表现其实很令白宣满意,韩信就是一个为战场而生的人,东胡大军压境韩信不惊反喜,他和王离、萧何师兄弟三个商量之后,自己领着一万骑兵在渔阳大地上游走,抽冷子给东胡兵来一下狠的。从开始到现在,韩信的一万骑兵历经大小百余战杀敌二万余人己方无一人伤亡,由此韩信一下爱上了这个血腥而刺激的游戏。

    可以说,只要白宣不在韩信身边,那韩信绝对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奇思妙想层出胡不穷。如今白宣一到,韩信虽说依旧是奇思妙想不断但却不敢自作主张了,这就是白宣长期约束韩信的成效。

    白宣布置完毕之后,对韩信一招手说到:“为师的教导你是一点都没记住,已经身为大将了怎么还是沉不住气,抓耳挠腮的成何体统。跟为师回营去,哼!”

    韩信:“弟子遵命!嘿嘿,师尊您累不累呀,饿不饿呀。”

    韩信围着白宣嬉皮笑脸的套近乎,白宣哼哼哈哈的应付着后来不知韩信说了啥终于把白宣逗笑了。

    章邯悄悄对白震说:“我咋觉得韩信那厮更像是君侯的儿子呢?”

    白震:“我也有这个感觉,是不是那厮其实是我爹在外面的那啥呢?”

    章邯:“这可是你说的,和我没关系。”

    白宣伸手勾住章邯的脖子说:“和你没关系?这天大的隐情都没你知道了你还说和你没关系。现在你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和我拜把子结成兄弟,二是我让我爹把你送回咸阳交给魏缭直接让你成为黑冰卫。两条路任你选!”

    章邯用手掌拍着自己的脸说:“以前只知道你家白庆是个阴险小人,未曾堤防最阴险的其实是你。我跟你拜把子。”

    白震:“不怕我坑你?”

    章邯:“你坑我?嘿嘿,不瞒你说,我是故意的,而且这主意是白庆给我出的。嘿嘿。”

    白震:“别高兴,我这主意也是白庆出的。”

    章邯和白震对视一眼同时骂到:“那个阴险小人!”

    三万旄头骑悄无声息的进入了早就空置的军营内,诺大的军营上空的大纛和将旗依旧没变。中军大帐内,众将围着沙盘跪坐随着白宣的手势双眼在沙盘上移动。韩信在一旁不停地补充完善外带详细解释,将每一个关键点仔细交待给众将。

    白宣放下长棍低声问一脸兴奋的韩信:“可有遗漏?”

    韩信立刻低下头去仔细看着沙盘,十息之后韩信抬头看着白宣说到:“回师尊,没有遗漏。”

    白宣满意的拍拍韩信的头说:“胜不骄败不馁,为将之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汝今妙算周全,此战胜算十之四五也。”

    韩信:“弟子以为至少十之六七。”

    白宣摇头说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捉鹿下定决心攻占渔阳,必然对各部许以重利,东胡各部此时定是用倍增。所以,渔阳之战第一重任在王离、萧何二人肩上。你二人务必顶住东胡雷霆一击,要打的他们兵无士气,将无战心。故此渔阳原有将士全部进入渔阳城,本君和韩信只领三万旄头骑决战东胡!”

    王离:“师尊,弟子知道旄头骑为大秦精锐,可东胡共计十五万人马,经过数次战斗消耗到现在至少还有十万左右,三万对十万,这仗不好打。不如。”

    韩信:“师兄不必多虑,东胡不会全军压上,我预计东胡至少要留一直两万人马守卫大营充作后援并押运粮草。所以能围攻渔阳的最多八到九万人马。东胡之前也曾攻克过燕国的渔阳,可那时候的渔阳哪能和现在的渔阳相提并论。再说,经过多次和东胡交锋,我发现东胡擅长的还是马战,攻城不是他们的长项。而我军以逸待劳准备充分,定会重创东胡。师尊之所以把所有将士布置在渔阳就是为了让你们最大限度的消耗敌军,你们打得越狠我和师尊就越轻松。”

    白宣笑着说:“韩信说的不错,渔阳不可失,若被攻克整个东部防线既告崩溃,所以理应重兵防守。王离萧何,此次是秦军首次对战东胡,你俩务必告诉兄弟们,别给咱大秦儿郎丢脸!”

    王离萧何起身大喊:“遵命!”

    白宣:“诸君,渔阳就交给你们了,大胜之后本君当与诸君把酒同庆!”

    众人:“大秦万胜!君侯威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