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 雁门之围

作者:蒙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公元615年已经是隋炀帝统治的第十一个年头,此时的大隋王朝内部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两大乱象,真可谓众叛亲离。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隋炀帝做出的一个惊人的决定,让他颜面尽失,甚至差点性命不保。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它给隋炀帝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一、再巡突厥

    因为三征高句丽失败,隋朝国内已经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的两大乱象,隋炀帝也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做了一件蠢事,一下子让隋朝的国际关系也紧张了起来。

    就在大业十一年(615)八月,诛杀李浑、李敏一族之后没多久,隋炀帝又率领后宫女眷、文武百官、侍卫部队、僧尼道士、鱼龙百戏等一共十几万人,离开东都洛阳,途经太原、雁门,准备进入草原地区,再次巡幸东突厥!

    当时隋朝国内局面乱成一团,正该静下心来,整理内政。隋炀帝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出巡东突厥?有三个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东突厥对于稳定隋朝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隋炀帝讨伐高句丽失败后,国际威望空前下降。而东突厥在隋朝所有的邦交国中是老大,对周边民族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隋炀帝希望通过巡幸东突厥,再次强调隋朝在整个东亚的霸主地位。

    第二,隋炀帝想要游说东突厥帮助他讨伐高句丽。隋炀帝三次出兵高句丽,东突厥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参战,这也是隋朝难以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高句丽的国王高元仍然不肯朝觐,隋炀帝也不肯善罢甘休,还准备再打第四次。所以,此次出巡,也有敦促东突厥助力出兵的意思。

    第三,这也是隋炀帝的施政风格。自从登基以后,他一直四处巡游,很少老老实实地待在都城。特别是这个时候,因为三征高句丽失败,国内一团乱象,他更加觉得烦躁。在这种情况下,巡游也是一种解压的手段。

    就这样,隋炀帝不顾国内的政治危局,又一次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隋炀帝巡幸漠北,自然也提前通报了东突厥方面。这一次,东突厥的可汗是否还会像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巡游时候那样,专门为隋炀帝开辟一条御道,再亲自给隋炀帝铲除营帐前面的杂草呢?

    这时候,东突厥的可汗已经不是当年由隋朝扶植起来的那位启民可汗,而是他的儿子始毕可汗了。始毕可汗对隋朝可远远没有他爸爸那么恭顺,事实上,他对隋朝还颇为怨恨。因为这些年来,始毕可汗逐渐强大,隋朝开始对他进行防范,颇闹出了几桩不愉快事件。

    第一件,扶植西突厥的处罗可汗。自从突厥分裂后,东、西两部一直是对头。当年,东弱西强,隋朝扶持东突厥的启民可汗;现在,眼看着东突厥逐渐强大,隋朝又转而支持西突厥的处罗可汗,还把宗室女嫁给他,这让始毕可汗相当不满。

    第二件,隋朝还试图在东突厥内部搞分裂,扶持始毕可汗的弟弟。这其实是隋朝的国际问题专家裴矩的主意。还是在第三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裴矩就向隋炀帝提出来,始毕可汗近来势力大增,羽毛逐渐丰满,为了避免日后坐大,不如现在开始分化他的势力。怎么分化呢?裴矩建议,把一个宗室女儿封为公主,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再拜他为南面可汗,让他和始毕可汗分庭抗礼,这样就分化瓦解了东突厥的力量。

    隋炀帝一听觉得挺好,就让裴矩跟叱吉设沟通。没想到叱吉设比较有自知之明,既不敢要公主,也不敢当南面可汗,让隋炀帝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更糟糕的是,这件事后来还被始毕可汗知道了,当然更加怨恨隋炀帝。

    这两件事,其实都执行的是当年隋文帝时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时移世易,彼时的蜜糖,已经成了此刻的砒霜而已。

    第三件,设计诛杀东突厥的谋臣。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裴矩出的主意。裴矩向隋炀帝汇报说,突厥人是很纯朴老实的,比较容易对付。但是,现在东突厥部落里有很多胡人,非常狡猾奸诈,始毕可汗的好多主意都是他们出的。

    裴矩这里所说的胡人,其实就是粟特人,在当时又叫昭武九姓、九姓胡,是活跃在中亚地区,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业民族,粟特人因为从事国际贸易,往东一直走到隋朝,往西一直走到东罗马,眼界比较开阔,人比较精明,所以很受突厥人的信任,不光把外贸工作都包给了他们,还让他们进入决策层,充当突厥人的军师。

    裴矩说,在这些胡商之中,有一个叫史蜀胡悉的人尤其奸诈,算是始毕可汗的谋士,不如把他杀掉,以后始毕可汗就好对付了。隋炀帝一听不错,就同意让裴矩去谋划。

    裴矩派人给史蜀胡悉传话说:“天子大出珍物,今在马邑,欲其蕃内多作交关。若前来者,即得好物。”我们大隋天子现在拿出了好多珍宝到马邑跟你们互市,谁要是先来,谁就先得,来得越早,得到的宝物越多。

    史蜀胡悉是商人,一听说有这样的事,动了私心,觉得机不可失,根本没告诉始毕可汗,就直接带着自己的部落,赶着牛羊到马邑来交易了。没想到,刚一到马邑关下,埋伏好的隋朝士兵就一拥而上,把他和他的部落连窝端了。

    算计了史蜀胡悉也就罢了,裴矩还用隋炀帝的名义给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信,说:“史蜀胡悉忽领部落走来至此,云背可汗,请我容纳。突厥既是我臣,彼有背叛,我当共杀。今已斩之,故令往报。”史蜀胡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背叛可汗,领着部落转来投靠我了。可汗你是我的臣子,你的臣子背叛你,我绝不能容忍。所以我替你把他杀了,现在跟你通报一声。这不是倒打一耙吗?

    这种鬼话始毕可汗才不信,他固然纯朴,可也不是傻子,隋炀帝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从此始毕可汗对隋炀帝恨之入骨。

    现在,听说隋炀帝要来巡幸塞北,始毕可汗笑了:既然你自己送上门来,可别怪我不客气。接到隋炀帝的诏书之后,他就率领着几十万兵马,杀气腾腾地往南扑过来了!

    隋炀帝一行往北走,始毕可汗一行往南来,是不是双方就要遭遇上了?并没有。因为始毕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给隋炀帝送信了。义成公主是隋朝的宗室女儿,隋文帝把她嫁给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去世后,她又依照突厥的习俗,嫁给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和亲的女儿总是心向母国,现在她一看到始毕可汗率领大军南下,赶紧派人给隋炀帝送信,告诉他,情况有变,再也不要往前走了!

    义成公主这封密信一送到隋炀帝手里,隋炀帝真是吓了一跳。他虽然也有十几万人,但是,因为开始的目的是巡幸,不是打仗,所以真正的战斗部队没多少,哪里打得过始毕可汗的几十万骑兵!怎么办呢?幸好当时他们离雁门郡(今山西石玉县南)还不远,就赶紧退回雁门郡了。

    二、雁门之围

    这时候,形势已经相当危急了。隋炀帝一行在八月十二日退守雁门,到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三日,突厥的骑兵已经包围了雁门郡,很快,雁门郡下属的四十一城就被攻克了三十九座,只剩下雁门郡城和崞县(今山西原平)还在隋朝手里。而且,就这两个硕果仅存的城池,形势也是相当危急。

    突厥围城之后,一时间箭如雨下,其中,有些箭头甚至就落在隋炀帝脚下,隋炀帝这时候也失去了往日的骄傲,抱着小儿子赵王杨杲泪如雨下,而且哭得“目尽肿”,帝王威仪荡然无存。

    军事不利还不是全部问题,更要命的是,雁门的粮食也不够吃。小小一座城池,一下子涌进来十多万人,再加上原有的军民,总人口达到十五万,储存的粮食只够吃两旬(20天),就算省着吃,也绝不会超过四十天。如果四十天之内不解围,就算不被杀死,也得被饿死了。这可怎么办?

    危急时刻,隋炀帝赶紧把身边的亲信大臣召集起来,让他们发表意见。第一个说话的当然是隋炀帝最信任的宰相宇文述。他说:在这里待着就是死路一条,所以,皇帝应该带领几千精锐骑兵赶紧突围。

    这个意见刚一提出来,老臣苏威马上表示反对。他说:“城守则我有余力,轻骑乃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动!”我们擅长守城,突厥人擅长野战,怎么能用我们的短处去拼敌人的长处呢?陛下是万乘之主,怎么能冒这种险!

    两相对照,谁的意见更好?当然是苏威的更合理。所以,苏威话音刚落,曾经在杨玄感叛乱期间坚守洛阳城的民部尚书樊子盖马上表示支持。他说:“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入援。”陛下现在如果轻易地跑出去,一旦人家大军来追,那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我建议,咱们不如坚守雁门城。先挫伤敌军的锐气,再征召天下援军,让他们赶紧救援。

    紧接着,另一个大臣虞世基也表态同意厚赏士卒,坚守雁门。

    这样一来,三比一,坚守的意见占了上风。

    问题是,只靠死守也不行,还要想一些办法,争取主动。这时候,萧皇后的弟弟——内史侍郎萧瑀又贡献了一条意见:“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高(句)丽,若发明诏,谕以赦高(句)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

    什么意思?他其实提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萧瑀说,按照突厥的风俗,可贺敦是可以参与军机的,所以,我们应该赶紧派出使者去找始毕可汗的可贺敦义成公主,让她想办法叫可汗退兵。她是我们大隋派出的和亲公主,她在突厥的地位要靠大隋的支持,所以,她肯定得帮娘家的忙。

    这其实是汉朝初年,刘邦困白登山时候的故技。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人围困,万般无奈之际,就是靠贿赂匈奴单于的阏氏(相当于皇后),才得以脱身的。萧瑀熟读史书,对这个故事了然于心。

    另外一件事,萧瑀认为,现在将士们之所以态度不十分坚决,是因为害怕陛下从突厥这里脱身之后还要去征讨高句丽,如果陛下明确下诏,赦免高句丽的罪状,专心对付突厥,那么,将士们的心安定下来,也就会力战到底了。

    萧瑀这个主意非常得体,内外兼顾,远愁近虑,体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谋臣风范。

    既然如此,那就照这个主意办吧。隋炀帝雷厉风行,马上采取了三个措施。

    第一步,派人突围出去,给义成公主送信,让她想办法劝始毕可汗退兵。

    第二步,下诏书招募天下诸郡发兵勤王。

    第三步,激励士卒,请他们务必坚守。

    尤其是这第三步,隋炀帝做得太卖力了,不仅像萧瑀所说的那样许诺不再征讨高句丽,还亲自巡视守城士兵,对他们说:“努力击贼,苟能保全,凡在行陈,勿忧富贵,必不使有司弄刀笔破汝勋劳。”诸位都努力打仗,只要能够保全我的性命,我一定许你们大富大贵。倘若那些刀笔吏想凭借笔杆子把你们的功劳抹杀掉,我一定替你们做主!

    守城士兵到底能得到怎样的奖赏呢?隋炀帝狮子大开口,说:“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只要守城有功,如果你现在是一介白丁,一点官职都没有,解围以后直接升六品官,还要赐布一百段;如果你现在已经有官职了,没关系,从这六品的基础上再往上加就是。

    皇帝亲自出面封官许愿还不够,隋炀帝还派出使者,替他慰劳士兵,一天派出去若干批次,后面一个都能望见前面一个的背影,可见频度之高。

    这三个步骤都十分打动人心,因此效果也非常明显。

    首先,城里守卫的士兵都觉得隋炀帝挺有诚意的,许诺的奖赏也让人满意,所以,士气顿时高昂起来。个个摩拳擦掌,人人奋勇杀敌。这样一来,内部就稳定多了。再看外部。义成公主接到隋炀帝的告急信后,马上做出了积极反应。按照突厥人的惯例,始毕可汗率众南下,她便留守在大帐。这时候,她从大帐派人给始毕可汗报信,说“北边有急”,让始毕可汗赶紧回去救火。她这么一说,始毕可汗心里当然不踏实起来。

    再看援军情况。隋炀帝不是下诏全国救援吗?这时候,各地的援军也都纷纷赶来了。在所有的勤王军队中,有两个人表现非常突出。

    第一个,江都的王世充。此人可是在隋末唐初叱咤风云的人物。王世充家族本来也有胡人血统,本姓支,后来辗转来到中原,才改成姓王。王世充当时担任江都宫监,因为擅长给隋炀帝兴修亭台楼阁,镇压江都周围的农民起义也非常得力,所以,很讨隋炀帝的喜欢。隋炀帝的征兵诏书一到,王世充马上行动起来了。根据《隋书·王世充传》中的记载:“世充尽发江都人将往赴难,在军中蓬首垢面,悲泣无度,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卧。”王世充一听说皇帝有难,马上把江都所有能动员的人都动员起来了,动员之后,他自己也穿上一身戎装来到军营,头也不梳,脸也不洗,就大哭起来,直哭得昏天黑地。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他根本就不脱下甲胄睡觉,实在累极了就靠在草堆上歇一会儿。

    王世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表现对皇帝的忠诚和热爱。一个大臣,对皇帝忠诚到这个程度,隋炀帝能不感动吗?从此,王世充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第二个,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王世充的突出之处还只是救援态度好。李世民比王世充还出色,不光态度好,能力也强。当时,李世民只有十六岁左右,一看到隋炀帝的诏书,马上应征入伍,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麾下。

    云定兴就是废太子杨勇的宠妃云昭训的爸爸,后来杨勇一家倒霉,云定兴又巴结隋炀帝的宠臣宇文述,转而投靠了隋炀帝,这时候已经升为屯卫将军了。可云定兴是个手艺人出身,让他设计一件衣服、做一顶帽子都没有问题,但是行军打仗,其实并不是他的长项。将军水平不高,整支部队都会吃大亏。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凸显出李世民的英雄本色了。他对云定兴说:“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引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这其实是出了一条疑兵计。

    这条计策的大意是说,始毕之所以敢于围困天子,就是觉得咱们不可能这么快就去救援。所以,我们一定要昼夜兼行。但是,我们人少,而始毕可汗人多,如果让他们知道虚实,必定不怕我们,来和我们打,而我们肯定打不过。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实打实地来,而是应该故布疑阵,白天让士兵都拿上旗帜,走长蛇阵,搞出个几十里旌旗不断的声势来;晚上再敲锣打鼓,闹得动静越大越好。这样一来,始毕可汗以为救援大军到了,肯定会望风逃窜。

    云定兴一听,有道理,马上照办。照办之后的效果据说相当好,始毕可汗果然乱了阵脚,后来《新唐书》等官修史书也都浓墨重彩地书写这件事,把这条计策作为李世民英雄天纵的一个证据。但是,千年之后,也有一些当代学者认为,这只是李世民后来当了皇帝之后给自己涂脂抹粉,不一定是事实。

    到底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觉得,若说云定兴这支军队对始毕可汗有什么决定性的打击或者影响,这恐怕谈不到,因为毕竟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援军。但是,若说李世民曾经给云定兴出过这样一个主意,应该也假不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因为从李世民后来东征西讨的功业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是一个胆大急进、喜欢冒险的军事统帅。这一次的献计正符合他的作战风格,算是牛刀小试。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够有这样的眼界和胆识,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既然三条举措都发挥了作用,形势对始毕可汗就逐渐不利起来了。雁门郡的守军誓死抵抗,他一时半会儿攻不进去;各路勤王大军又纷纷赶来,其中最近的已经到达忻口(今山西忻州市北),马上就会兵临雁门城下;可贺敦又报称草原有变,后院起火。三种因素加起来,始毕可汗决定,教训一下隋炀帝就算了,撤兵!

    这样,到九月十五日,始毕可汗解围而去了。眼看着突厥大兵滚滚北走,隋炀帝提了一个多月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又因为知道援军很近了,他的精神也振奋了不少。有了后盾,就不能这么轻易放过始毕可汗了,隋炀帝下令,赶紧派骑兵出去,追着突厥人的尾巴打!结果竟然俘虏了突厥的老弱病残两千多人,算是小胜。

    到九月十八日,隋炀帝正式离开雁门,前后算起来,被围困了整整三十七天。真是受够了惊吓,也丢尽了颜面。本来想着靠北巡突厥给自己长长威风,改善一下国际形象,没想到又是事与愿违,隋炀帝真是郁闷透了。

    三、内外交困

    离开雁门之后,往哪里走?按照一般想象,现在里里外外都一团糟,应该回老家,回大兴城。因为关中是关陇贵族集团的老巢,也是隋朝的根基所在。既然外面乱了,那至少应该把家守好。不光我们这么想,老臣苏威也趁机劝隋炀帝:“今盗贼不息,士马疲弊,愿陛下亟还西京,深根固本,为社稷计。”现在外面兵荒马乱,军队也已疲惫不堪,请陛下赶紧回西京大兴城,把我们的根本保住。

    面对老臣的劝谏,隋炀帝点头答应了,但是,答应得不情不愿。为什么?因为他有英雄情结。

    当年,项羽兵败乌江,有人劝他渡过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说,我率八千子弟出来,现在就剩我一个人,我没脸回去。现在,隋炀帝其实也不乏这种想法,当年在大兴城登基的时候,那是何等的豪迈,一心想当个功追汉武的好皇帝。可是现在家里乱了,外头输了,这时候回去,怎么见关中父老?

    宇文述虽然在雁门被围的时候没出过什么好主意,但这时候,他可看出隋炀帝的态度来了。怎样才能让皇帝满意呢?宇文述说:“从官妻子多在东都,宜便道向洛阳,自潼关而入。”我们确实应该回大兴城,但是文武百官的妻子、儿女都在洛阳,所以我们不如先去洛阳把他们接上,然后再从潼关回大兴城,这也不晚。这个建议,等于给隋炀帝缓了一步,隋炀帝马上欣然接受了。

    就这样,一行十多万人又来到了东都洛阳,总算是能够休整一下了。休整之后应该干什么事?按照一般道理,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论功行赏。这可是隋炀帝当初承诺的,士兵们也都眼巴巴地盼着呢。事实上,一到洛阳,隋炀帝也确实召集大臣讨论这件事了。那么,大臣是什么态度呢?

    老臣苏威先打了头炮。他说:“勋格太重,宜加斟酌。”当初设的赏格太重了,怕是国家承受不起,还是再斟酌一下吧。

    这不是言而无信吗?一听苏威这么说,亲自指挥打仗的老将樊子盖坐不住了,他愤然道:再怎么困难,也不能失信于将士。人无信则不立,何况是皇帝呢!陛下难道忘了当初危难之际自己对将士的承诺了吗?

    苏威和樊子盖的意见哪个更有道理?当然是樊子盖的,因为这是一个政治信誉问题。那么,隋炀帝到底听谁的呢?他听苏威的。樊子盖再想争执几句,隋炀帝眼睛一瞪,威吓道:“公欲收物情邪!”你想拿我的国库去收买人心吗?吓得樊子盖再也不敢说话了。

    从这点来看,隋炀帝很像项羽。当年,韩信曾跟刘邦分析过项羽的弱点,他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对待将士恭敬慈爱,语言温和,将士生病了,项王会心疼得流泪,甚至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但等到有人立下战功,按规章制度应该加官晋爵时,他却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磨得失去了棱角,也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谓的妇人的仁慈了。也就是说,项羽只有小算计,不讲大原则。这不是和隋炀帝一样吗?

    那么,隋炀帝到底是怎么奖赏将士的呢?

    当初他说,只要参战就当官,现在改了,一共一万七千立功将士,真正授勋官的只有一千五百人,还不到十分之一。

    当初他说,起家就给六品官,现在也改了,以前如果是白丁,只给立信尉,这是从九品官。

    当初他说,每人赏一百段布,现在也一笔勾销,一毛不拔。这三项重赏都落了空,士兵可就炸锅了,纷纷骂皇帝过河拆桥。

    更要命的是,雁门被围的时候,隋炀帝信誓旦旦地说,以后一定不再征讨高句丽了,将士都觉得这是最后一次拼命,所以才奋勇杀敌。可是现在,刚刚从雁门回来,隋炀帝又发话了,明年还要讨伐高句丽!这样言而无信,以后谁还敢再相信他说的话!所以,“将士无不愤怨”。这样一来,隋朝的禁军也跟隋炀帝离心离德了。

    光是对士兵过河拆桥还不够,隋炀帝居然又拆到大臣头上了。雁门被围的时候,谁出的主意最管用?当然是萧瑀。可是,隋炀帝大概觉得自己居然沦落到让萧瑀指点,很丢面子吧,一回到东都洛阳,就对群臣说:“突厥狂悖,势何能为!少时未散,萧瑀遽相恐动,情不可恕!”突厥人悖逆犯上,有什么了不起的?刚围了雁门几天,萧瑀就在那儿耸人听闻,恫吓寡人,这样的人我怎么可能饶恕呢!

    怎么处理他?隋炀帝干脆把萧瑀贬为河池(今陕西凤县)郡守,让他从自己身边走人了。

    又是打压樊子盖,又是贬走萧瑀,官员的心也都凉了。

    事已至此,应该怎样评价雁门之围呢?我觉得,因为这次冒失的北巡,隋炀帝又有两大损失。

    第一,跟突厥关系恶化。因为雁门之围,隋朝跟突厥的矛盾公开化了,突厥也就再次成为大隋边境的最大威胁,这可比跟高句丽失和厉害多了。为了防范突厥,隋炀帝被迫加强太原、马邑等地方的边防,任命表兄弟李渊担任太原留守。后来,恰恰是李渊利用了手中的权力,拉起造反的大旗,隋朝也最终变成了唐朝。

    第二,因为雁门之围后对将士和谋臣处置失当,隋炀帝又进一步失去了军心,也失去了正直的大臣,更加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本来国内形势已经乱成一团,现在,又加上了糟糕的四夷形势和难以收服的人心,隋炀帝可以说是一错再错。那么,下一步,他准备怎样收拾局面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